第178頁
「李大人,您可能沒見過,我是林如海的女兒,林黛玉。」黛玉對於這位李大人還是很好奇的,也是有些好感的,畢竟這個時候胤禟能夠讓這人留在身邊,就能夠說明這位的人品應該是有保證的。
李光地一聽到這話很是驚訝,這就是如海的獨女?仔細看看這孩子的眉眼還真是有林如海和其妻子賈氏的影子,不過結合起來還真是個極為漂亮的姑娘。
他和林如海是一屆的進士,交情也是不一般,他很是欽佩林如海的忠心和才華,不過後來因為在不同的地方做官所以交往少了一些,不過交情並不會因為時間和空間的轉變而有所改變。
林如海死的時候他正是剛剛到直隸,這邊的事情很是棘手,所以他聽到他去世的消息很是傷痛卻沒能到場,他也是掛念著林如海留下的女兒,可是知道她被京城的外祖母接走的時候也就放心了,要是個男孩子他還是會將人接到自己身邊,一個女孩子還是不太方便的。
之後黛玉和榮國府的流言頻頻傳出來,他很是生氣,趕忙派了人去調查這段時間發生的事情,正想要伸手幫忙,就聽說她回了揚州,他只能在暗處針對賈家,沒想到兩人竟然會在這樣的情景下相見。
「好孩子,看樣子你是知道我和你父親相交莫逆的事情了,這一年多我不在京城讓你受委屈了。」李光地想起曾經的事情心裡還是有些愧疚的。
黛玉沒想到竟然聽到這樣一句話,她以為自己已經成長到現在的能夠面對風雨的程度,卻沒有想到因為這樣一句簡單的話有些破防,屬實是因為李光地的語氣中的真誠著實是有些打動人的。
她明明不覺得委屈的,這都是自己的命運,而且她也靠著自己的能力為自己和父親討回公道了,可是聽到這句委屈了她竟然是有些動容。
「李伯伯言重了,倒是沒有什麼委屈不委屈的,對了,我父親去世之前留給您一封信,現在也是時候交給你了。」黛玉本來還猶豫是不是有必要將父親當初那封信拿出來,現在看到他的態度,黛玉這麼些年也看了不少人,知道他對待父親還真是有些情誼的,所以還是將那封信拿了出來。
李光地接到信的時候沒有太驚訝,這說明林如海是把自己當做朋友的,所以他當著黛玉的面拆了信看了起來,信上的內容正是如自己所想的託孤還有希望在賈家胡亂安排黛玉的婚事的時候出面插手一下,因為林如海太知道賈家現在是什麼樣子,李光地的官位勢必會讓他們顧忌一下。
看著這信中的內容,就像是林如海在對自己殷殷囑託,他只覺得心裡傷感,眼淚湧上眼眶,他強忍著才沒有掉下來,他聲音都有些嘶啞:「好孩子,李伯伯沒有在你父親去世之後就去見你,現在才看到這信,讓你自己獨自面對那麼多事情實在是李伯伯的錯。」
黛玉即便沒有看過父親信中的內容也知道他大概會說什麼,她對於李光地一直沒有出現倒是沒有什麼怨怪的情緒,不說人生本來就是自己的,這些事本來就是他們家自己的事情,這個時候他幫忙是情義不幫忙是本分,倒是沒有什麼要計較的。
「李伯伯不要這麼說,我也能夠理解,您一直在外面任職也不是自己想要回京城就能夠回去的。」看著眼前的人紅了眼眶她輕聲說道。
李光地看著黛玉這個懂事的樣子更是心酸,他即便沒有回京從手下調查出來的事情也知道她受了很多的委屈,不過她是一個有本事的孩子,終於是擺脫了賈家。
「以前是李伯伯沒有想的那麼遠,以為你在外祖母家已經住了那麼幾年,不會受什麼委屈,總以為來得及,後來才知道自己判斷錯誤卻是晚了,等著我想要派人去找你的時候你回了揚州,好在咱們現在相遇了,好孩子,以後你就留在直隸吧,你伯母一直遺憾家中沒有個女兒呢。」李光地看過林如海的信已經打算收黛玉為乾女兒了,既然他錯過了那麼多的事情,現在開始彌補也好。
黛玉看著李光地的態度就知道他是真的把自己父親當做好朋友,從兩人見面他那種自責已經表現的很明顯了,她心裡是很感動的,至少這個世間有人銘記著父親,願意為他的囑託做些事情就夠了。
不過對於李光地的提議,她雖然能夠領會他的好意,卻是不能同意,不說她好不容易獨立不想再把未來寄托在什麼人身上,就說自己要是留在直隸和胤禟之間的感情要怎麼辦,所以她親手倒了一杯茶遞給了李光地:「李伯伯,很感謝您願意照顧我,可是現在我已經自立了女戶,身邊也有家奴的照顧,我還是想要回到京城生活,對於您的好意我只能拒絕了,不過等著這邊的事情了了,我還要上門拜訪伯母的。」
李光地聽到黛玉的打算,想起了她突兀出現在這裡的事情,他意識到這個女孩子不是看起來那樣的簡單,至少剛剛看九阿哥的樣子,兩人應該是很熟悉了,而四貝勒的反應是不是也代表他知道自己弟弟身邊有這樣一個人?
他不由的猜想黛玉和胤禟的關係,畢竟京中當時也傳言說是黛玉是九阿哥的外室,雖然後來被證明是謠傳,可是,現在兩個人一處是不是代表那些並不是空穴來風?
若是真的像是自己猜的那樣,還真是有些糟糕。
李光地只要一想到這個可能,想起林如海在信中的囑託,不再顧忌兩人第一次見面,還是要試探一下她究竟是怎麼打算的。
李光地一聽到這話很是驚訝,這就是如海的獨女?仔細看看這孩子的眉眼還真是有林如海和其妻子賈氏的影子,不過結合起來還真是個極為漂亮的姑娘。
他和林如海是一屆的進士,交情也是不一般,他很是欽佩林如海的忠心和才華,不過後來因為在不同的地方做官所以交往少了一些,不過交情並不會因為時間和空間的轉變而有所改變。
林如海死的時候他正是剛剛到直隸,這邊的事情很是棘手,所以他聽到他去世的消息很是傷痛卻沒能到場,他也是掛念著林如海留下的女兒,可是知道她被京城的外祖母接走的時候也就放心了,要是個男孩子他還是會將人接到自己身邊,一個女孩子還是不太方便的。
之後黛玉和榮國府的流言頻頻傳出來,他很是生氣,趕忙派了人去調查這段時間發生的事情,正想要伸手幫忙,就聽說她回了揚州,他只能在暗處針對賈家,沒想到兩人竟然會在這樣的情景下相見。
「好孩子,看樣子你是知道我和你父親相交莫逆的事情了,這一年多我不在京城讓你受委屈了。」李光地想起曾經的事情心裡還是有些愧疚的。
黛玉沒想到竟然聽到這樣一句話,她以為自己已經成長到現在的能夠面對風雨的程度,卻沒有想到因為這樣一句簡單的話有些破防,屬實是因為李光地的語氣中的真誠著實是有些打動人的。
她明明不覺得委屈的,這都是自己的命運,而且她也靠著自己的能力為自己和父親討回公道了,可是聽到這句委屈了她竟然是有些動容。
「李伯伯言重了,倒是沒有什麼委屈不委屈的,對了,我父親去世之前留給您一封信,現在也是時候交給你了。」黛玉本來還猶豫是不是有必要將父親當初那封信拿出來,現在看到他的態度,黛玉這麼些年也看了不少人,知道他對待父親還真是有些情誼的,所以還是將那封信拿了出來。
李光地接到信的時候沒有太驚訝,這說明林如海是把自己當做朋友的,所以他當著黛玉的面拆了信看了起來,信上的內容正是如自己所想的託孤還有希望在賈家胡亂安排黛玉的婚事的時候出面插手一下,因為林如海太知道賈家現在是什麼樣子,李光地的官位勢必會讓他們顧忌一下。
看著這信中的內容,就像是林如海在對自己殷殷囑託,他只覺得心裡傷感,眼淚湧上眼眶,他強忍著才沒有掉下來,他聲音都有些嘶啞:「好孩子,李伯伯沒有在你父親去世之後就去見你,現在才看到這信,讓你自己獨自面對那麼多事情實在是李伯伯的錯。」
黛玉即便沒有看過父親信中的內容也知道他大概會說什麼,她對於李光地一直沒有出現倒是沒有什麼怨怪的情緒,不說人生本來就是自己的,這些事本來就是他們家自己的事情,這個時候他幫忙是情義不幫忙是本分,倒是沒有什麼要計較的。
「李伯伯不要這麼說,我也能夠理解,您一直在外面任職也不是自己想要回京城就能夠回去的。」看著眼前的人紅了眼眶她輕聲說道。
李光地看著黛玉這個懂事的樣子更是心酸,他即便沒有回京從手下調查出來的事情也知道她受了很多的委屈,不過她是一個有本事的孩子,終於是擺脫了賈家。
「以前是李伯伯沒有想的那麼遠,以為你在外祖母家已經住了那麼幾年,不會受什麼委屈,總以為來得及,後來才知道自己判斷錯誤卻是晚了,等著我想要派人去找你的時候你回了揚州,好在咱們現在相遇了,好孩子,以後你就留在直隸吧,你伯母一直遺憾家中沒有個女兒呢。」李光地看過林如海的信已經打算收黛玉為乾女兒了,既然他錯過了那麼多的事情,現在開始彌補也好。
黛玉看著李光地的態度就知道他是真的把自己父親當做好朋友,從兩人見面他那種自責已經表現的很明顯了,她心裡是很感動的,至少這個世間有人銘記著父親,願意為他的囑託做些事情就夠了。
不過對於李光地的提議,她雖然能夠領會他的好意,卻是不能同意,不說她好不容易獨立不想再把未來寄托在什麼人身上,就說自己要是留在直隸和胤禟之間的感情要怎麼辦,所以她親手倒了一杯茶遞給了李光地:「李伯伯,很感謝您願意照顧我,可是現在我已經自立了女戶,身邊也有家奴的照顧,我還是想要回到京城生活,對於您的好意我只能拒絕了,不過等著這邊的事情了了,我還要上門拜訪伯母的。」
李光地聽到黛玉的打算,想起了她突兀出現在這裡的事情,他意識到這個女孩子不是看起來那樣的簡單,至少剛剛看九阿哥的樣子,兩人應該是很熟悉了,而四貝勒的反應是不是也代表他知道自己弟弟身邊有這樣一個人?
他不由的猜想黛玉和胤禟的關係,畢竟京中當時也傳言說是黛玉是九阿哥的外室,雖然後來被證明是謠傳,可是,現在兩個人一處是不是代表那些並不是空穴來風?
若是真的像是自己猜的那樣,還真是有些糟糕。
李光地只要一想到這個可能,想起林如海在信中的囑託,不再顧忌兩人第一次見面,還是要試探一下她究竟是怎麼打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