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頁
「行,都聽你的。」元修語氣歡快,雖他更願意越早越好,但阿青說的都對,如果他想的和阿青想的不一樣,那一定是他想錯了,是他不夠周全。
見贏天青臉上漸漸泛起些疲憊,元修體貼的扶她重新躺下。給她掖了掖被角,就這麼守著她睡著。直到贏天青的呼吸變得平緩輕柔,皇帝陛下才不舍的起身,唯有臉色卻肅冷了起來。
阿青雖然性子大大咧咧,但是個有原則的人。皇帝陛下在內心反省。贏家被抄家就是因為當皇帝的可以不講道理,他怎麼能在阿青前面說這種話,惹她又想起傷心事來?
既是阿青要抓賊贓講證據,那就依著阿青的辦法做。皇帝陛下行到前頭正好想起一個人來,招招手讓侍衛前去傳喚。
半個時辰後,穆零出現在明光殿的偏殿裡。一身常服的皇帝陛下看了他一會兒,突然問他:「若是讓你去查與晉人勾結的逆賊,你準備從何處著手?」
穆零還是第一次進明光殿單獨面聖——他不過是個官職七品的副指揮使,今日之前與陛下最近的距離是去歲十月陛下狩獵時五成兵馬司負責開路和各處警戒,遠遠兒的望見過陛下的車架。
誰曾想世事難料,如今他不僅將成為首輔的女婿,還被陛下單獨拎來問策。官場上哪個男人沒有野心沒有抱負?他不會存心利用對他好的人,但機會就在眼前,他也絕不會錯過。
摁捺下激動的心情,穆零想了想便答道:「工部已在查那些兵刃的出處,刑部也在審問那些被抓的晉人,應能從口中審訊出些有用的信息。不過微臣以為當務之急是儘快找到潛逃的晉人,同時將與他們勾結之人一網打盡。以微臣愚見,晉人的藏身之處必在京郊附近,可派人暗訪京郊各處村落農莊,詢問有無一直招工或修整園林的人家,畢竟千餘生面孔就算是分批進入的大景也依舊容易被村民察覺,休整和招工正是最容易掩蓋人來人往的藉口。」
元修點頭。倒是與阿青想的差不多。
「既如此,就按你說的辦,暗查京郊莊子的任務就交給你了。」元修大手一揮,一塊令牌丟在穆零手裡:「御林軍和五成兵馬司隨你調動,只要此事做得好,五成兵馬司的總指揮使就是你的了。」
總指揮使官居正四品,這可不止是官升三級的待遇了。穆零毫不掩飾臉上的驚喜,端端正正的叩首道:「微臣定不辱使命,為陛下肝腦塗地死而後已!」
第59章 元珏
穆零一通明察暗訪, 果然查到了與北晉勾結之人的蛛絲馬跡。而在他拿到確鑿證據回稟陛下之前,元修已經先一步已經知道了到底是誰在背後謀算這一場陰謀。
「……所以你確定這全是管家與夫人所為,與你父親並無瓜葛, 甚至你父親對此全然無知?」皇帝陛下眼神陰鬱, 巨大的壓迫感撲面而來,直讓跪在他腳下的孩子臉色又煞白了幾分, 搖搖欲墜的強撐著沒有趴下。
這孩子姓元名珏, 正是趙相挑出的六位皇嗣預備役中的一員。他祖父是文帝元謹登基後才脫離北晉元氏投奔南景的元氏族人之一,因頗有才幹很受文帝重用,及明帝繼位後還當了一陣子宗正。他父親雖是祖父唯一的血脈, 但資質平庸又體弱多病實在不適合混官場,明帝看在同族的面上令他家三代內不必降爵, 依舊以侯爵之位發放俸祿薪水, 至少一家人衣食無憂也算體面。
趙簡在選拔過繼的嗣子時十分看重孩子們的心性, 這位元珏就是他看好的人選之一。元珏無論文武功課在幾個孩子裡並不算拔尖, 但是非分明而不刻板, 主意正執行力強, 凡事並不強求圓滿而知道兩其相害取其輕,在趙簡看來就是成為帝王必須有的權衡之術。
而今日, 這個九歲的孩子單獨找到陛下,誠懇的跪地向他告發自家管家勾結北晉元氏包庇晉人謀害忠烈王。他雖一時拿不出實證, 但已經旁敲側擊的問過家中下人並一一印證,基本確定管家收容晉人刺客所在的莊子是哪一個,請陛下派兵前去捉拿。
元修饒有興致的看著他。他自然分辨的出這孩子並未撒謊,但依舊好奇為何這孩子會直接找到自己和盤托出——哪怕當真是管家所為, 他就不怕皇帝盛怒之下遷怒他們全家, 讓他們全家都跟著遭殃麼?
畢竟元修可不是什麼好名聲的皇帝, 尤其是涉及贏氏一族,皇帝陛下抄的家斬的首可不在少數。
這孩子顯然不是愚守正義不懼生死的性子,他既然選擇如實相告,說明在他看來告知陛下的危險和後患至少比隱瞞和假作不知要小。甚至或許在他看來,他的行為幾乎算是戴罪立功,能夠得到陛下的寬恕?
可元修是什麼惡趣味的人。他實則也猜到此事大約和京中的元氏族人有關,畢竟能得到晉人的信任,在京郊有莊子能和晉人暗中往來,還能接納如此多晉人而不被發現的,元氏族人正是最好的選擇。
畢竟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人多了總是有些犯賤的狗才,哪怕跟著文帝這一支過上了好日子,本家只要勾勾手吹個口哨,那些狗腿子依舊會不計前嫌的撲向本家的懷抱。更別說其中應還有晉朝趙氏許諾的諸多好處,有二心者叛變也是不足為奇。
他只是不知道到底是哪一家,或者哪幾家,更想知道他們既然決定叛變,是不是也做好了承受他怒火的準備。
若是按照他的法子,大可以直接京中的元氏族人全部送進昭獄嚴刑拷打,其中無辜者就算要恨也不必恨他,而是該恨那個勾結晉朝引得他發瘋的人,最好是恨的咬牙切齒不死不休,也讓今後想要做此嘗試的族人好好掂量掂量這般冒險是不是值得。
見贏天青臉上漸漸泛起些疲憊,元修體貼的扶她重新躺下。給她掖了掖被角,就這麼守著她睡著。直到贏天青的呼吸變得平緩輕柔,皇帝陛下才不舍的起身,唯有臉色卻肅冷了起來。
阿青雖然性子大大咧咧,但是個有原則的人。皇帝陛下在內心反省。贏家被抄家就是因為當皇帝的可以不講道理,他怎麼能在阿青前面說這種話,惹她又想起傷心事來?
既是阿青要抓賊贓講證據,那就依著阿青的辦法做。皇帝陛下行到前頭正好想起一個人來,招招手讓侍衛前去傳喚。
半個時辰後,穆零出現在明光殿的偏殿裡。一身常服的皇帝陛下看了他一會兒,突然問他:「若是讓你去查與晉人勾結的逆賊,你準備從何處著手?」
穆零還是第一次進明光殿單獨面聖——他不過是個官職七品的副指揮使,今日之前與陛下最近的距離是去歲十月陛下狩獵時五成兵馬司負責開路和各處警戒,遠遠兒的望見過陛下的車架。
誰曾想世事難料,如今他不僅將成為首輔的女婿,還被陛下單獨拎來問策。官場上哪個男人沒有野心沒有抱負?他不會存心利用對他好的人,但機會就在眼前,他也絕不會錯過。
摁捺下激動的心情,穆零想了想便答道:「工部已在查那些兵刃的出處,刑部也在審問那些被抓的晉人,應能從口中審訊出些有用的信息。不過微臣以為當務之急是儘快找到潛逃的晉人,同時將與他們勾結之人一網打盡。以微臣愚見,晉人的藏身之處必在京郊附近,可派人暗訪京郊各處村落農莊,詢問有無一直招工或修整園林的人家,畢竟千餘生面孔就算是分批進入的大景也依舊容易被村民察覺,休整和招工正是最容易掩蓋人來人往的藉口。」
元修點頭。倒是與阿青想的差不多。
「既如此,就按你說的辦,暗查京郊莊子的任務就交給你了。」元修大手一揮,一塊令牌丟在穆零手裡:「御林軍和五成兵馬司隨你調動,只要此事做得好,五成兵馬司的總指揮使就是你的了。」
總指揮使官居正四品,這可不止是官升三級的待遇了。穆零毫不掩飾臉上的驚喜,端端正正的叩首道:「微臣定不辱使命,為陛下肝腦塗地死而後已!」
第59章 元珏
穆零一通明察暗訪, 果然查到了與北晉勾結之人的蛛絲馬跡。而在他拿到確鑿證據回稟陛下之前,元修已經先一步已經知道了到底是誰在背後謀算這一場陰謀。
「……所以你確定這全是管家與夫人所為,與你父親並無瓜葛, 甚至你父親對此全然無知?」皇帝陛下眼神陰鬱, 巨大的壓迫感撲面而來,直讓跪在他腳下的孩子臉色又煞白了幾分, 搖搖欲墜的強撐著沒有趴下。
這孩子姓元名珏, 正是趙相挑出的六位皇嗣預備役中的一員。他祖父是文帝元謹登基後才脫離北晉元氏投奔南景的元氏族人之一,因頗有才幹很受文帝重用,及明帝繼位後還當了一陣子宗正。他父親雖是祖父唯一的血脈, 但資質平庸又體弱多病實在不適合混官場,明帝看在同族的面上令他家三代內不必降爵, 依舊以侯爵之位發放俸祿薪水, 至少一家人衣食無憂也算體面。
趙簡在選拔過繼的嗣子時十分看重孩子們的心性, 這位元珏就是他看好的人選之一。元珏無論文武功課在幾個孩子裡並不算拔尖, 但是非分明而不刻板, 主意正執行力強, 凡事並不強求圓滿而知道兩其相害取其輕,在趙簡看來就是成為帝王必須有的權衡之術。
而今日, 這個九歲的孩子單獨找到陛下,誠懇的跪地向他告發自家管家勾結北晉元氏包庇晉人謀害忠烈王。他雖一時拿不出實證, 但已經旁敲側擊的問過家中下人並一一印證,基本確定管家收容晉人刺客所在的莊子是哪一個,請陛下派兵前去捉拿。
元修饒有興致的看著他。他自然分辨的出這孩子並未撒謊,但依舊好奇為何這孩子會直接找到自己和盤托出——哪怕當真是管家所為, 他就不怕皇帝盛怒之下遷怒他們全家, 讓他們全家都跟著遭殃麼?
畢竟元修可不是什麼好名聲的皇帝, 尤其是涉及贏氏一族,皇帝陛下抄的家斬的首可不在少數。
這孩子顯然不是愚守正義不懼生死的性子,他既然選擇如實相告,說明在他看來告知陛下的危險和後患至少比隱瞞和假作不知要小。甚至或許在他看來,他的行為幾乎算是戴罪立功,能夠得到陛下的寬恕?
可元修是什麼惡趣味的人。他實則也猜到此事大約和京中的元氏族人有關,畢竟能得到晉人的信任,在京郊有莊子能和晉人暗中往來,還能接納如此多晉人而不被發現的,元氏族人正是最好的選擇。
畢竟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人多了總是有些犯賤的狗才,哪怕跟著文帝這一支過上了好日子,本家只要勾勾手吹個口哨,那些狗腿子依舊會不計前嫌的撲向本家的懷抱。更別說其中應還有晉朝趙氏許諾的諸多好處,有二心者叛變也是不足為奇。
他只是不知道到底是哪一家,或者哪幾家,更想知道他們既然決定叛變,是不是也做好了承受他怒火的準備。
若是按照他的法子,大可以直接京中的元氏族人全部送進昭獄嚴刑拷打,其中無辜者就算要恨也不必恨他,而是該恨那個勾結晉朝引得他發瘋的人,最好是恨的咬牙切齒不死不休,也讓今後想要做此嘗試的族人好好掂量掂量這般冒險是不是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