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頁
溫李二人與袁成在外人看來是一條船上的人,袁成有罪鐵證如山無可辯解,此事又被朝堂上眾人盯著,溫李二人更不會保住袁成。
袁成死了,商戶出身的官員必定人人自危,到時溫李二人的處境便難了,但此事辦得漂亮,自然少不了升官嘉獎,只是這樣的賞落在他人眼中不知是何想法。
墨言還是不懂,只為大人可惜,這袁成可是個狡詐之人,要抓他的把柄不容易,更不提牽扯到的其他人,還有三朝老臣在列,這樣的利益鏈好不容易查清楚,卻又是做了個無用功。
「非也,你明日便跑一趟,將搜集到的罪證一一交到溫應淮手中。」
墨言並不樂意卻也只能點頭應下。
卿嘉述雖不喜溫應淮,卻不礙著他在此事上幫溫應淮一把,朝堂上結黨營私的亂象不止,大昭便一日不得安寧,還是早些懲治袁成才好。
李唯得了消息一大早便來到溫應淮府中,火急火燎便進了書房。
「溫大人想必已得了消息,知曉皇上要我等查明袁成之事,不知溫大人有何看法?」
溫應淮並未應答,而是指了指桌案上的一疊文書,示意李唯查看。
李唯翻開一看,竟全是袁成這些年向上級與同僚行賄的證據,不由得大吃一驚。
「這是今兒個一早卿大人便派人送來的。」
李唯並不知溫應淮與卿嘉述是舊識,還當這是卿大人對二人的幫助,心中思索一番,還是按下心中好奇並未發問。
「卿大人遠見卓識,想必早早看出袁成此人心術不正,這才留了心眼,有這些證據在手,你我二人倒省了不少功夫。」
可不是麼,溫應淮垂眸望向桌案上的紙張,如此一來只需審問羈押便可。
只溫應淮知曉卿嘉述此人絕非是個心善之人,這樣做定有他的深意。
細細想來其實不難猜,朝中黨群林立,商戶出身的官員更是難得的團結,說到底也是源於從前的商幫文化,只有抱團才能強大的觀念已經是根深蒂固,很難改變,皇家自然不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此事便是契機。
卿嘉述早早便盯著這些官員,就待有人露出馬腳,只是不知這是他自己的意思,還是皇上的意思。
李唯心中想是窺到事情背後並不簡單,下意識看向溫應淮,想從他這兒得到答案,「依溫大人之見,皇上將此事交由我們二人,又是如何作想?」
溫應淮搖了搖頭,示意李唯不要再說,聖意並非他們二人可以揣測。
只是二人一同辦事,溫應淮總得知曉李唯心中是如何想法,是以只隱晦說道:「你可知虎狼相比誰更可怕?」
見李唯不解,溫應淮接著說道:「狼群成群結隊出沒,殺一狼便有一族群等著,是以便有若是殺一隻便有殺一群的說法,若是沒了這族群,其餘狼便都能活下。」
李唯一驚,明白溫應淮的意思,當即開口道:「不若成這虎,雖是獨活,卻也能成大事。」
見李唯與自己心意相仿,溫應淮這才放心下來。升遷之路就在眼前,難道還要拱手讓人麼。
溫應淮心中有野心,對於袁成這樣送上門來的政績自然不會手軟,第二日便將袁成下獄。
此消息傳到卿嘉述的耳中時,他正陪著賀行舟議事,聽完太監的話,賀行舟點了點頭,顯然對溫應淮的辦事效率很是滿意。
一高興,當即便宣溫應淮與李唯覲見,二人來的很快,李唯在後,一相貌普通的青年在前,二人跪下行禮。
賀行舟此時正高興,跳下椅子,扶那相貌普通的青年,「溫大人此事辦得利落,朕可要好好賞你。」
第68章
賀行舟甚少與官員表示親近之意, 一時間也不知該說些什麼拉近與二人之間的關係,忽然眼角瞥見站在一旁的卿嘉述,似想到什麼, 緩緩說到:「溫大人與卿大人曾同在鳴山書院求學, 說來也算同窗, 如今能一同在朝為官也算是緣分。」
溫應淮一愣, 嘴角的笑意卻未變,「臣年少頑劣,在鳴山書院念書之時令先生頭疼不已,比不上卿大人天資聰慧,十二三歲之時才華天分已冠絕京城。」
聽言, 卿嘉述這才看了眼溫應淮, 溫應淮當年可是深得先生青眼,於詩文上甚有天賦,哪像他自己說的那般不堪。
同在朝中這些年,溫應淮從未向他人說過自己曾於鳴山書院念書, 李唯在殿中憋了許久,一出宣政殿便忍不住問他, 「怎麼從前從未聽你說過你與卿大人是同窗?」
「算不得什麼同窗,不過是在書院中偶爾見過幾面。」溫應淮一直不肯提鳴山書院的事,倒不是刻意為之, 只是一被人知曉便會有諸多麻煩, 便如現在這般。
李唯心中實在好奇, 瞧著四下無人,壓低聲音問到:「聽聞從前渝平公主也在鳴山書院進學, 你可曾瞧見過?」
溫應淮停下腳步, 心中思緒萬千, 終是說了句不曾。
李唯並未發現溫應淮說了假話,「也是,想來那時渝平公主不過幾歲,出行想是都由宮女嬤嬤們抱著,皇家威嚴想來溫兄也不敢大著膽子去瞧。」
經著袁成的事,他與溫應淮親近不少,還能說些打趣的話。
溫應淮沒再接話,抬步前行,「袁成一案還有些善後之事,今日儘快辦妥才好。」
李唯聽了簡直要哀呼,善後的事情才最繁瑣,他本想著今日還能歇一歇,待明日再做也不遲。
袁成死了,商戶出身的官員必定人人自危,到時溫李二人的處境便難了,但此事辦得漂亮,自然少不了升官嘉獎,只是這樣的賞落在他人眼中不知是何想法。
墨言還是不懂,只為大人可惜,這袁成可是個狡詐之人,要抓他的把柄不容易,更不提牽扯到的其他人,還有三朝老臣在列,這樣的利益鏈好不容易查清楚,卻又是做了個無用功。
「非也,你明日便跑一趟,將搜集到的罪證一一交到溫應淮手中。」
墨言並不樂意卻也只能點頭應下。
卿嘉述雖不喜溫應淮,卻不礙著他在此事上幫溫應淮一把,朝堂上結黨營私的亂象不止,大昭便一日不得安寧,還是早些懲治袁成才好。
李唯得了消息一大早便來到溫應淮府中,火急火燎便進了書房。
「溫大人想必已得了消息,知曉皇上要我等查明袁成之事,不知溫大人有何看法?」
溫應淮並未應答,而是指了指桌案上的一疊文書,示意李唯查看。
李唯翻開一看,竟全是袁成這些年向上級與同僚行賄的證據,不由得大吃一驚。
「這是今兒個一早卿大人便派人送來的。」
李唯並不知溫應淮與卿嘉述是舊識,還當這是卿大人對二人的幫助,心中思索一番,還是按下心中好奇並未發問。
「卿大人遠見卓識,想必早早看出袁成此人心術不正,這才留了心眼,有這些證據在手,你我二人倒省了不少功夫。」
可不是麼,溫應淮垂眸望向桌案上的紙張,如此一來只需審問羈押便可。
只溫應淮知曉卿嘉述此人絕非是個心善之人,這樣做定有他的深意。
細細想來其實不難猜,朝中黨群林立,商戶出身的官員更是難得的團結,說到底也是源於從前的商幫文化,只有抱團才能強大的觀念已經是根深蒂固,很難改變,皇家自然不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此事便是契機。
卿嘉述早早便盯著這些官員,就待有人露出馬腳,只是不知這是他自己的意思,還是皇上的意思。
李唯心中想是窺到事情背後並不簡單,下意識看向溫應淮,想從他這兒得到答案,「依溫大人之見,皇上將此事交由我們二人,又是如何作想?」
溫應淮搖了搖頭,示意李唯不要再說,聖意並非他們二人可以揣測。
只是二人一同辦事,溫應淮總得知曉李唯心中是如何想法,是以只隱晦說道:「你可知虎狼相比誰更可怕?」
見李唯不解,溫應淮接著說道:「狼群成群結隊出沒,殺一狼便有一族群等著,是以便有若是殺一隻便有殺一群的說法,若是沒了這族群,其餘狼便都能活下。」
李唯一驚,明白溫應淮的意思,當即開口道:「不若成這虎,雖是獨活,卻也能成大事。」
見李唯與自己心意相仿,溫應淮這才放心下來。升遷之路就在眼前,難道還要拱手讓人麼。
溫應淮心中有野心,對於袁成這樣送上門來的政績自然不會手軟,第二日便將袁成下獄。
此消息傳到卿嘉述的耳中時,他正陪著賀行舟議事,聽完太監的話,賀行舟點了點頭,顯然對溫應淮的辦事效率很是滿意。
一高興,當即便宣溫應淮與李唯覲見,二人來的很快,李唯在後,一相貌普通的青年在前,二人跪下行禮。
賀行舟此時正高興,跳下椅子,扶那相貌普通的青年,「溫大人此事辦得利落,朕可要好好賞你。」
第68章
賀行舟甚少與官員表示親近之意, 一時間也不知該說些什麼拉近與二人之間的關係,忽然眼角瞥見站在一旁的卿嘉述,似想到什麼, 緩緩說到:「溫大人與卿大人曾同在鳴山書院求學, 說來也算同窗, 如今能一同在朝為官也算是緣分。」
溫應淮一愣, 嘴角的笑意卻未變,「臣年少頑劣,在鳴山書院念書之時令先生頭疼不已,比不上卿大人天資聰慧,十二三歲之時才華天分已冠絕京城。」
聽言, 卿嘉述這才看了眼溫應淮, 溫應淮當年可是深得先生青眼,於詩文上甚有天賦,哪像他自己說的那般不堪。
同在朝中這些年,溫應淮從未向他人說過自己曾於鳴山書院念書, 李唯在殿中憋了許久,一出宣政殿便忍不住問他, 「怎麼從前從未聽你說過你與卿大人是同窗?」
「算不得什麼同窗,不過是在書院中偶爾見過幾面。」溫應淮一直不肯提鳴山書院的事,倒不是刻意為之, 只是一被人知曉便會有諸多麻煩, 便如現在這般。
李唯心中實在好奇, 瞧著四下無人,壓低聲音問到:「聽聞從前渝平公主也在鳴山書院進學, 你可曾瞧見過?」
溫應淮停下腳步, 心中思緒萬千, 終是說了句不曾。
李唯並未發現溫應淮說了假話,「也是,想來那時渝平公主不過幾歲,出行想是都由宮女嬤嬤們抱著,皇家威嚴想來溫兄也不敢大著膽子去瞧。」
經著袁成的事,他與溫應淮親近不少,還能說些打趣的話。
溫應淮沒再接話,抬步前行,「袁成一案還有些善後之事,今日儘快辦妥才好。」
李唯聽了簡直要哀呼,善後的事情才最繁瑣,他本想著今日還能歇一歇,待明日再做也不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