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頁
即便賀攸寧早知道今夜會發生何事攪亂這本就不正式的滿月宴,可她還是願意花這份心思。
他不由得想起自己,長到如今只在四歲時辦過生辰宴,那日他無比歡欣,穿著殿中省送來的新衣,第一次被景成帝牽起手,站在殿中面見群臣,那是他最幸福的時刻。
可如今細細回想,景成帝笑得敷衍,群臣毫不掩飾的打量與眼神中暗暗流出的輕視,都叫他如鯁在喉,那樣的大場面竟還不如小皇子的滿月宴,不過是用不用心的差別罷了。
每當他覺得自己離賀攸寧更近一步時,現實總會給他當頭一棒。
小皇帝似是喃喃自語道:「阿姐,若我是你一母同胞的親弟,你又會如何待我。」
桌上的飯菜早已變冷,賀攸寧盯著其中一道碧澗羹,這是小皇帝最愛吃的。
賀攸寧皺了皺眉,並未抬眼看小皇帝,只道:「出生無法改變,你並非與我一母同胞,事實已定無法更改,自然談不了如果。」
小皇帝點了點頭,冷笑道:「好一個無法改變,如今皇姐有了親弟,必不會像從前一般為著我想,怕是過不了多久,我便要退位讓賢,給我的好弟弟讓位。」
說了許多,這才是關鍵所在,小皇帝此刻也有些緊張,他無法料想賀攸寧接下來會如何做,亦或是說他其實並不怕今日失敗,因為他有肆意妄為的資本。
大皇子是個廢人,小皇子還是個只會吃奶的娃娃,偌大的江山只有他有坐上皇位的資格。
他只是怕賀攸寧會架空他,若是如此,再培養自己的勢力勢必要花上許多年,待小皇子長大,那他便真的毫無籌碼,只能任人宰割。
是以小皇帝想著要試探賀攸寧的心意。
只賀攸寧卻沒按他心中所想來,而是拿出一寫好的聖旨,讓年柯遞給小皇帝看,上面清楚寫著帝患重病,無力理朝,遂令渝平公主代為理政,待皇三子五歲,禪位於皇三子。
小皇帝猛地站起,「不可能!這不可能!這是朕的皇位。」又直指賀攸寧,怒聲問道:「難道皇姐要做女帝不成!」
「自然不會,聖旨上寫的明明白白,我只是代為理政,等到小弟長大,皇位自然是要還給他的。」賀攸寧招招手,讓宮人拿來筆與玉璽。
本該被好好安放在宣政殿的玉璽出現在這兒,小皇帝還有什麼不明白,賀攸寧早就知曉一切,就等著他自作聰明往她的圈套里跳。
「阿姐,我也是你的弟弟。」小皇帝搖著頭,一步步向後退,又勒令宮人不要向前,那宮人也不敢忤逆,捧著玉璽站在原地。
賀攸寧嘆了聲氣,她又何嘗想走到這樣的地步,小皇帝本就體弱,太醫曾言憂思過重必活不過十歲,小皇帝卻從不將此話當一回事,偏執地想要抓住手裡的一切,於他於大昭來說,都不是一件好事。
賀攸寧這段時間想得頗多,她身邊之人要麼因著權力死去,要麼被迫遠離,要麼便像是小皇帝這般已被權勢沖昏頭腦。
她從前總想著有權勢地位才可以改變自己想改變的一切,可卻沒料到這是一場有來有往的交易,獲得的越多就越被權勢所操控,自己在獲得中失去的東西遠比權勢地位重要得多。
她想要守住賀家的江山,可又不是賀家的江山,只不過想還百姓一個太平盛世,得以安居樂業罷了。
是以她給自己定下五年之期,五年之後天下安定,這皇位不過是要個守成之人坐便可,若小皇子不成器,那便在宗室中選個好的罷了。
只是這些還不能當眾說出,賀攸寧使了個眼色,年柯立馬會意,趁著小皇帝一個不注意用沾了迷藥的手帕捂住他的口鼻,不一會兒,小皇帝便軟軟倒在年柯懷中。
淑慧長公主一驚,又讓賀攸寧安撫住,「無礙,只是叫他睡一覺罷了。」
伺候小皇帝的老太監此刻緩緩走上前,從年柯懷中接過小皇帝。
「有勞公公,馬車早在宮門外侯著,出皇城後一路往南走,到了城外會有人接你們去南邊。」
地方是賀攸寧早就選好的,前些日子得了消息,那位雲遊四方的神醫在江南出現,被賀攸寧的人截住,選了一依山傍水的宅院好生伺候著,就等著小皇帝被送過去。
老太監點了點頭,向賀攸寧謝恩,抱著小皇帝向外走去,賀攸寧一人默默跟在身後,到了馬車旁,將懷中一封信遞於老太監,「待他不恨我了,再給他瞧瞧。」
老太監應下,坐上馬車緩緩離去,年柯帶著五六個人一路護送著。
賀攸寧轉過身,見大皇子站在殿門旁靜靜看著她,「夜裡風大,進屋去吧。」
賀攸寧一愣,點了點頭,幾步上前走到他身邊,同他一道回去。
第60章
一場宮變就這樣悄無聲息結束。
小皇帝已好幾日沒有上朝, 今兒個一早各官員卻接到消息早朝照常,可官員們在殿中左等右等也不見小皇帝人影。
剛忙完書院之事的崔大人,看了看站在前首的劉太傅, 邁著步子上前兩步, 低聲問到:「皇上最近身子不大好, 劉大人怎得不勸勸, 這國事重要,皇上龍體更重要。」
小皇帝三天兩頭便生小病,免去早朝已是常事,從未有過當日突然告知各位官員上朝的情況,又將人晾在殿中不出現, 崔大人怎麼想怎麼奇怪, 便想從劉太傅口中套出話來。
他不由得想起自己,長到如今只在四歲時辦過生辰宴,那日他無比歡欣,穿著殿中省送來的新衣,第一次被景成帝牽起手,站在殿中面見群臣,那是他最幸福的時刻。
可如今細細回想,景成帝笑得敷衍,群臣毫不掩飾的打量與眼神中暗暗流出的輕視,都叫他如鯁在喉,那樣的大場面竟還不如小皇子的滿月宴,不過是用不用心的差別罷了。
每當他覺得自己離賀攸寧更近一步時,現實總會給他當頭一棒。
小皇帝似是喃喃自語道:「阿姐,若我是你一母同胞的親弟,你又會如何待我。」
桌上的飯菜早已變冷,賀攸寧盯著其中一道碧澗羹,這是小皇帝最愛吃的。
賀攸寧皺了皺眉,並未抬眼看小皇帝,只道:「出生無法改變,你並非與我一母同胞,事實已定無法更改,自然談不了如果。」
小皇帝點了點頭,冷笑道:「好一個無法改變,如今皇姐有了親弟,必不會像從前一般為著我想,怕是過不了多久,我便要退位讓賢,給我的好弟弟讓位。」
說了許多,這才是關鍵所在,小皇帝此刻也有些緊張,他無法料想賀攸寧接下來會如何做,亦或是說他其實並不怕今日失敗,因為他有肆意妄為的資本。
大皇子是個廢人,小皇子還是個只會吃奶的娃娃,偌大的江山只有他有坐上皇位的資格。
他只是怕賀攸寧會架空他,若是如此,再培養自己的勢力勢必要花上許多年,待小皇子長大,那他便真的毫無籌碼,只能任人宰割。
是以小皇帝想著要試探賀攸寧的心意。
只賀攸寧卻沒按他心中所想來,而是拿出一寫好的聖旨,讓年柯遞給小皇帝看,上面清楚寫著帝患重病,無力理朝,遂令渝平公主代為理政,待皇三子五歲,禪位於皇三子。
小皇帝猛地站起,「不可能!這不可能!這是朕的皇位。」又直指賀攸寧,怒聲問道:「難道皇姐要做女帝不成!」
「自然不會,聖旨上寫的明明白白,我只是代為理政,等到小弟長大,皇位自然是要還給他的。」賀攸寧招招手,讓宮人拿來筆與玉璽。
本該被好好安放在宣政殿的玉璽出現在這兒,小皇帝還有什麼不明白,賀攸寧早就知曉一切,就等著他自作聰明往她的圈套里跳。
「阿姐,我也是你的弟弟。」小皇帝搖著頭,一步步向後退,又勒令宮人不要向前,那宮人也不敢忤逆,捧著玉璽站在原地。
賀攸寧嘆了聲氣,她又何嘗想走到這樣的地步,小皇帝本就體弱,太醫曾言憂思過重必活不過十歲,小皇帝卻從不將此話當一回事,偏執地想要抓住手裡的一切,於他於大昭來說,都不是一件好事。
賀攸寧這段時間想得頗多,她身邊之人要麼因著權力死去,要麼被迫遠離,要麼便像是小皇帝這般已被權勢沖昏頭腦。
她從前總想著有權勢地位才可以改變自己想改變的一切,可卻沒料到這是一場有來有往的交易,獲得的越多就越被權勢所操控,自己在獲得中失去的東西遠比權勢地位重要得多。
她想要守住賀家的江山,可又不是賀家的江山,只不過想還百姓一個太平盛世,得以安居樂業罷了。
是以她給自己定下五年之期,五年之後天下安定,這皇位不過是要個守成之人坐便可,若小皇子不成器,那便在宗室中選個好的罷了。
只是這些還不能當眾說出,賀攸寧使了個眼色,年柯立馬會意,趁著小皇帝一個不注意用沾了迷藥的手帕捂住他的口鼻,不一會兒,小皇帝便軟軟倒在年柯懷中。
淑慧長公主一驚,又讓賀攸寧安撫住,「無礙,只是叫他睡一覺罷了。」
伺候小皇帝的老太監此刻緩緩走上前,從年柯懷中接過小皇帝。
「有勞公公,馬車早在宮門外侯著,出皇城後一路往南走,到了城外會有人接你們去南邊。」
地方是賀攸寧早就選好的,前些日子得了消息,那位雲遊四方的神醫在江南出現,被賀攸寧的人截住,選了一依山傍水的宅院好生伺候著,就等著小皇帝被送過去。
老太監點了點頭,向賀攸寧謝恩,抱著小皇帝向外走去,賀攸寧一人默默跟在身後,到了馬車旁,將懷中一封信遞於老太監,「待他不恨我了,再給他瞧瞧。」
老太監應下,坐上馬車緩緩離去,年柯帶著五六個人一路護送著。
賀攸寧轉過身,見大皇子站在殿門旁靜靜看著她,「夜裡風大,進屋去吧。」
賀攸寧一愣,點了點頭,幾步上前走到他身邊,同他一道回去。
第60章
一場宮變就這樣悄無聲息結束。
小皇帝已好幾日沒有上朝, 今兒個一早各官員卻接到消息早朝照常,可官員們在殿中左等右等也不見小皇帝人影。
剛忙完書院之事的崔大人,看了看站在前首的劉太傅, 邁著步子上前兩步, 低聲問到:「皇上最近身子不大好, 劉大人怎得不勸勸, 這國事重要,皇上龍體更重要。」
小皇帝三天兩頭便生小病,免去早朝已是常事,從未有過當日突然告知各位官員上朝的情況,又將人晾在殿中不出現, 崔大人怎麼想怎麼奇怪, 便想從劉太傅口中套出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