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頁
一開始大家還說小程知青的斯文丈夫是個狠心人,現在看來,他們夫妻才是真正的一家人,只是可憐了那個小女嬰。
春華倒是疼那個小女娃,成日背著她進出幹活,夜裡把她放在被窩裡睡覺,再累也和小牛一起逗她笑,這陣兒孩子都養白淨了,粗看還是像她狠心的知青爸爸。
程菲走之前給這個小女娃取了名字,叫「勁草」,疾風知勁草,讓她如同野外的雜草一樣堅韌,風吹不倒,雪壓不斷,好好長大成人,過簡單順利的人生。
「春華總說,夜裡做夢,夢到小程知青回來把孩子抱走。可要我說,小程知青就算回來,也不會把孩子帶走了。」蔡大姐見過好幾個這樣的知青,生了孩子不想要,把孩子放在大家常去洗衣服的河邊,包塊破布,就什麼也不管了,孩子是死是活,有沒有人收留,全靠天意。
有人在外頭叫蔡大姐,讓她切一兩牛肉,蔡大姐應一聲,轉身就出去了。
回家的路上,江心走得小心翼翼,躲著地上的冰雪,忽然覺得冷,抬頭望了望頭頂上的太陽,眼前感到一片黑,暖陽這樣光明,又這樣刺目。
那日江心把自己衣櫃裡的一段紅布找出來,這是她和霍一忠結婚時,供銷社的同事送她的結婚禮物,已經略微有些褪色了,原來是想跟挖參人換人參的,後來沒有碰上合適的機緣,就一直自己留著。
江心拿出來,上手摸了一會兒,顏色沒有原來正,但手感柔軟,拿出剪刀,裁了一半布料,拿到集市去交給蔡大姐:「我和程菲也算是相識一場,這塊布就托你拿給春華,讓她給那個小女娃做身衣裳。」
自從給霍明霍岩當媽後,江心就聽不得孩子受苦,蔡小牛和春華家窮,他們的衣服一個摞一個補丁,給這樣小的孩子穿,還是穿身乾淨的好。
蔡大姐點頭,把手洗了好幾遍才接過拿塊紅布,小心疊放好:「江嫂子心好,等那孩子長大了,我告訴她,讓她提著肉去看你。」
江心只是搖頭,一個小女孩,不必記這樣的小恩,也不知道往後她會有什麼樣的命運,但願生活手下留情,善待她,讓她真正如同一顆勁草,活得有生命力。
霍明霍岩回到家,見江心坐著發呆,上前去抱住她,一左一右靠在她身邊,嘰嘰喳喳和她講今天學校和課堂上發生了什麼事,老師講了什麼課,一個比一個活潑,把江心心裡的那點寒冷驅趕走,她伸手抱住兩個孩子,忽然覺得上天待她不薄。
第148章
程菲的事情, 讓江心好一陣子都感覺束縛和恐懼,原來在不同的環境中,每個人都是會變的, 個人的努力抵抗不過內心的欲望, 身段也好, 姿態也好, 當人被困住時,為了自救,便一切都不值一提了。
這件事並不是什麼好事,江心沒有和霍一忠說,而是自己細細地回想, 自己回到七零年代走的每一步, 做的每一個選擇,走到今日的局面,她時常會感到孤獨,有時候是被推著走, 有時候是自己的選擇,生活以何種狀態呈現, 眼前的這一刻,都是天時地利人和的綜合,無論好壞, 她均無話可說。
這件事如同生活洪流中的一塊小石子, 投入水中, 盪起幾圈波紋,然後歸於平靜, 洪流依舊是洪流, 人們往前走, 不因任何人的行為而停止。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三月頭,師部出了一批轉業的名單,有的是到了年紀,有的是自行申請,還有的是配合上頭派發的任務,一定要有足夠的人數。
原先拖霍一忠欠款的章愛國也在這次的名單中,他是年紀到了,轉業回老家的縣武警隊,走的時候很灑脫,一家人收拾東西,退出得很利落。
但也有不好弄的,就是小周周水發家裡,他是怎麼上這個名單的,其實大家心裡都有數,但轉回原籍可以在鎮上的派出所當個不大不小的隊長,吃國家糧食,離家近,小周對於這個結果,是樂意的。
不樂意的人是他的媳婦玉蘭,得知丈夫要專業回老家,這幾日不是在家和小周吵鬧,就是想到師部去找人反饋意見,她不願意回老家,只想在家屬村一家三口過日子,可人的見識有限,做不了什麼,就到處說師部對小周搞針對,非要讓師部撤回這個決定。
這個名單公布前,其實姚政委跟這批人都開了會,說明了工作安排和組織對大家的相關補貼,名單上的人現場都沒有意見,簽字也很痛快,包括各級長官了解到的動態,也說大家思想上負擔不重,讓組織繼續往下走流程,畢竟每年都有人轉業或者退伍回去,又有新的一批人補充進來,往來進出,是一個很正常的事情,除非是一直往上升職級,還有往別的地方調動的,幾乎每個人都會有概率轉業回去。
玉蘭膽子也是大,鬧到姚政委家門口去了,好在思甜已經回首都上學,他家沒有孩子在,也沒嚇著其他人。
姚政委倒是沒有生氣,下了班,疲憊的嗓子中帶著沙啞,耐心地和她做思想工作,本以為像玉蘭這種沒受過多少教育的女性,面對丈夫的上司,理應很好說服,誰知道她脾氣硬起來,又犟又軸,竟跪在姚政委房子的門口,周水發和警衛員小曹下了好幾分力氣才把人給拖走,把見過不少生死關頭風浪的姚聰給折騰得夠嗆。
這些事情,還是黃嫂子和苗嫂子她們來家裡說的,其實最近大家都有些惶惶然,這回的名單人數比往年要多很多,在家屬村住了十來年,幾乎要把根兒都落在這裡了,孩子們在這兒出生長大,老人們在這兒老死,鄰居們互相都認識,再回老家或是到外頭去,都要不認識外面的世界了。
春華倒是疼那個小女娃,成日背著她進出幹活,夜裡把她放在被窩裡睡覺,再累也和小牛一起逗她笑,這陣兒孩子都養白淨了,粗看還是像她狠心的知青爸爸。
程菲走之前給這個小女娃取了名字,叫「勁草」,疾風知勁草,讓她如同野外的雜草一樣堅韌,風吹不倒,雪壓不斷,好好長大成人,過簡單順利的人生。
「春華總說,夜裡做夢,夢到小程知青回來把孩子抱走。可要我說,小程知青就算回來,也不會把孩子帶走了。」蔡大姐見過好幾個這樣的知青,生了孩子不想要,把孩子放在大家常去洗衣服的河邊,包塊破布,就什麼也不管了,孩子是死是活,有沒有人收留,全靠天意。
有人在外頭叫蔡大姐,讓她切一兩牛肉,蔡大姐應一聲,轉身就出去了。
回家的路上,江心走得小心翼翼,躲著地上的冰雪,忽然覺得冷,抬頭望了望頭頂上的太陽,眼前感到一片黑,暖陽這樣光明,又這樣刺目。
那日江心把自己衣櫃裡的一段紅布找出來,這是她和霍一忠結婚時,供銷社的同事送她的結婚禮物,已經略微有些褪色了,原來是想跟挖參人換人參的,後來沒有碰上合適的機緣,就一直自己留著。
江心拿出來,上手摸了一會兒,顏色沒有原來正,但手感柔軟,拿出剪刀,裁了一半布料,拿到集市去交給蔡大姐:「我和程菲也算是相識一場,這塊布就托你拿給春華,讓她給那個小女娃做身衣裳。」
自從給霍明霍岩當媽後,江心就聽不得孩子受苦,蔡小牛和春華家窮,他們的衣服一個摞一個補丁,給這樣小的孩子穿,還是穿身乾淨的好。
蔡大姐點頭,把手洗了好幾遍才接過拿塊紅布,小心疊放好:「江嫂子心好,等那孩子長大了,我告訴她,讓她提著肉去看你。」
江心只是搖頭,一個小女孩,不必記這樣的小恩,也不知道往後她會有什麼樣的命運,但願生活手下留情,善待她,讓她真正如同一顆勁草,活得有生命力。
霍明霍岩回到家,見江心坐著發呆,上前去抱住她,一左一右靠在她身邊,嘰嘰喳喳和她講今天學校和課堂上發生了什麼事,老師講了什麼課,一個比一個活潑,把江心心裡的那點寒冷驅趕走,她伸手抱住兩個孩子,忽然覺得上天待她不薄。
第148章
程菲的事情, 讓江心好一陣子都感覺束縛和恐懼,原來在不同的環境中,每個人都是會變的, 個人的努力抵抗不過內心的欲望, 身段也好, 姿態也好, 當人被困住時,為了自救,便一切都不值一提了。
這件事並不是什麼好事,江心沒有和霍一忠說,而是自己細細地回想, 自己回到七零年代走的每一步, 做的每一個選擇,走到今日的局面,她時常會感到孤獨,有時候是被推著走, 有時候是自己的選擇,生活以何種狀態呈現, 眼前的這一刻,都是天時地利人和的綜合,無論好壞, 她均無話可說。
這件事如同生活洪流中的一塊小石子, 投入水中, 盪起幾圈波紋,然後歸於平靜, 洪流依舊是洪流, 人們往前走, 不因任何人的行為而停止。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三月頭,師部出了一批轉業的名單,有的是到了年紀,有的是自行申請,還有的是配合上頭派發的任務,一定要有足夠的人數。
原先拖霍一忠欠款的章愛國也在這次的名單中,他是年紀到了,轉業回老家的縣武警隊,走的時候很灑脫,一家人收拾東西,退出得很利落。
但也有不好弄的,就是小周周水發家裡,他是怎麼上這個名單的,其實大家心裡都有數,但轉回原籍可以在鎮上的派出所當個不大不小的隊長,吃國家糧食,離家近,小周對於這個結果,是樂意的。
不樂意的人是他的媳婦玉蘭,得知丈夫要專業回老家,這幾日不是在家和小周吵鬧,就是想到師部去找人反饋意見,她不願意回老家,只想在家屬村一家三口過日子,可人的見識有限,做不了什麼,就到處說師部對小周搞針對,非要讓師部撤回這個決定。
這個名單公布前,其實姚政委跟這批人都開了會,說明了工作安排和組織對大家的相關補貼,名單上的人現場都沒有意見,簽字也很痛快,包括各級長官了解到的動態,也說大家思想上負擔不重,讓組織繼續往下走流程,畢竟每年都有人轉業或者退伍回去,又有新的一批人補充進來,往來進出,是一個很正常的事情,除非是一直往上升職級,還有往別的地方調動的,幾乎每個人都會有概率轉業回去。
玉蘭膽子也是大,鬧到姚政委家門口去了,好在思甜已經回首都上學,他家沒有孩子在,也沒嚇著其他人。
姚政委倒是沒有生氣,下了班,疲憊的嗓子中帶著沙啞,耐心地和她做思想工作,本以為像玉蘭這種沒受過多少教育的女性,面對丈夫的上司,理應很好說服,誰知道她脾氣硬起來,又犟又軸,竟跪在姚政委房子的門口,周水發和警衛員小曹下了好幾分力氣才把人給拖走,把見過不少生死關頭風浪的姚聰給折騰得夠嗆。
這些事情,還是黃嫂子和苗嫂子她們來家裡說的,其實最近大家都有些惶惶然,這回的名單人數比往年要多很多,在家屬村住了十來年,幾乎要把根兒都落在這裡了,孩子們在這兒出生長大,老人們在這兒老死,鄰居們互相都認識,再回老家或是到外頭去,都要不認識外面的世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