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頁
江心這才站起來,和他下樓做飯。
人的心思就是這樣奇怪,江心對江淮的電報鬱悶了一下午,自己在廚房做飯,等動起來的時候,又開始反省自己在中間的行為,這一反思,江心發現自己傲慢的毛病又犯了。
剛開始來家屬村,她一心想過舒適的田園生活,在這個低調老舊的村里改建了自己家的房子,花了大錢大力氣,引起許多不必要的流言和爭議,被人指指點點,陰差陽錯和玉蘭吵架後爆發出來,認清自己的處鏡,放低姿態,一日比一日收斂,這才慢慢融入這個環境中,過了兩三年好日子。
現在也是,她仗著自己曾經讀過不錯的學校,學了一定的專業技能,還知道未來的政策走向,有自己想做的事情,知道若是自己下決心去考試,總有辦法上個不錯的學校,誠然,捨不得霍一忠和孩子是個最大的因素,可這又何嘗不是一種傲慢和自以為是,偏偏這種自大對江家人有極大的影響,她所思所想所為,均是從江心的角度出發,卻沒有考慮過「江欣」的境地。
何況後面幾十年,不論是文化、財富,思想流動,整個國家的社會規則其實都是由這幾屆的大學生們修改、制定、完善起來,這幾年畢業的大學生走向各個工作崗位,對後面幾代人的影響極大,江心問自己,難道真的不想參與到這場時代大變革中去嗎?
江心頓住了,她對生活的野心和雄心也逐漸甦醒,事情不該是這樣的。
有一份光發一份熱,這才是她該做的選擇。
另外江家父母本身就擔心她沒有自己的親生孩子,費心費力養大霍明霍岩,萬一後頭吃力不討好,再沒有個穩定工作和收入,那不是讓父母兄長們操心得夜裡都睡不著嗎?
吃飯的時候,她就緩過來了,決定明天給家裡人寫信,解釋清楚自己的打算,現在雪大風大,郵遞員十天半月來一次,早上下午很不定時,得早點把信寄出去,江家人一直厚待她,不能讓家人做無端揣測和擔憂。
睡覺前,霍一忠和她說這件事,江心很誠懇地說了自己的打算,她只是今年不參考,並不是一直不去考。
霍一忠和她擠在同一床毯子裡,給她暖手暖腳,問:「要我一起回信嗎?」他總也該為自己澄清,不是不想江心離開,是現在大家對未來有顧慮,才不敢輕易下決定。
如果霍一忠調動了,江心去上學,孩子不論跟著誰,對他們家庭來說,都是一個很大的變動,何況異地夫妻,不溝通不見面,問題只會層出不窮。
江心本來想說自己回信就好,想想這是他們家庭的共同決定,又點頭:「這回是我任性了。」
難得見她這樣消極,霍一忠這個做丈夫的又把人摟緊些,給她一點支持,又低聲說:「裁軍的消息估計再過一年就要公布了,今天內部發了文章,提出目前國家不需要養太多兵力,應該集中力量辦大事。不過不會一下子來得太猛,而是緩慢滲透。姚政委猜測,這件事其實已經在慢慢進行了。」
江心立即坐直,看著他,可霍一忠的表情已經不似前陣子慌亂了,他終於是慢慢接受了這個既定的事實,不止他,姚聰和幾個團長怕也是各自有了打算。
「別怕,我是有職級在身上的,真要轉業回去,也有工作能養家。」霍一忠讓她稍安勿躁,「不過我的戶籍和檔案所在地是在西南,不是在延鋒,如果真要轉回去,那就只能去西南了。」
當初夫人做主,讓方秘書給他和另外幾個人把戶籍全落在了西南的某個小城市,他若是要辦事,也得回到西南去。
江心卻偷笑出來,不回長水縣更好,她巴不得,霍一忠如果真回了延鋒市,霍家的人估計三天兩頭要上他們家打秋風,以後光是應付這波親戚她就能煩死。
「那不急,等通知。」江心穩穩噹噹地靠在他胸口,嘴角的笑意沒落下去過。
霍一忠看著懷裡小女人「小人得志」的模樣,也笑了,他和林秀當初離婚,就是因為常年不在一起,而且父母兄嫂刻薄,讓林秀不顧一切想離開,撇下孩子也要走。
經歷使人成長,霍一忠不能讓重複的錯誤再一次碾壓在自己的人生和家庭上。
等到了提筆回信給家裡的時候,江心停停寫寫,寫了一整日才寫了半頁紙,還是有情緒在作怪,她就是想完全自主地應付自己人生,不想做過多的解釋,可又得抑制住自己不能太過放任。
霍一忠則是老老實實寫了好多,前因後果寫得清清楚楚,跟匯報工作一樣,丁是丁,卯是卯,還檢查了好幾遍,確保完全解釋明白才裝進信封里。
給新慶的解釋信寄回去,又聽到大家說要開始填志願了。
所有考生都估分開始填志願,江心等得著急啊,又托人特意發了電報回去給江淮,讓他隨時保持聯絡。
而霍一忠則說:「如果江淮考上了,咱們就從存款里拿出一百元,作為他新學期的生活費用。」大學免學費,但個人花費還是不能少的。
江心看自己丈夫一眼,這還差不多,但嘴裡又要說:「小哥是個單身漢,前兩年賣貨的錢一直沒花,又無家累,說不定比我們家還富裕,這個不用擔心他。」
「做妹夫的一點心意。」霍一忠可不敢說算了,他是女婿,也是妹婿,該表的態還是要說的,何況江河江淮對他兩個孩子都好,做人得知恩圖報。
人的心思就是這樣奇怪,江心對江淮的電報鬱悶了一下午,自己在廚房做飯,等動起來的時候,又開始反省自己在中間的行為,這一反思,江心發現自己傲慢的毛病又犯了。
剛開始來家屬村,她一心想過舒適的田園生活,在這個低調老舊的村里改建了自己家的房子,花了大錢大力氣,引起許多不必要的流言和爭議,被人指指點點,陰差陽錯和玉蘭吵架後爆發出來,認清自己的處鏡,放低姿態,一日比一日收斂,這才慢慢融入這個環境中,過了兩三年好日子。
現在也是,她仗著自己曾經讀過不錯的學校,學了一定的專業技能,還知道未來的政策走向,有自己想做的事情,知道若是自己下決心去考試,總有辦法上個不錯的學校,誠然,捨不得霍一忠和孩子是個最大的因素,可這又何嘗不是一種傲慢和自以為是,偏偏這種自大對江家人有極大的影響,她所思所想所為,均是從江心的角度出發,卻沒有考慮過「江欣」的境地。
何況後面幾十年,不論是文化、財富,思想流動,整個國家的社會規則其實都是由這幾屆的大學生們修改、制定、完善起來,這幾年畢業的大學生走向各個工作崗位,對後面幾代人的影響極大,江心問自己,難道真的不想參與到這場時代大變革中去嗎?
江心頓住了,她對生活的野心和雄心也逐漸甦醒,事情不該是這樣的。
有一份光發一份熱,這才是她該做的選擇。
另外江家父母本身就擔心她沒有自己的親生孩子,費心費力養大霍明霍岩,萬一後頭吃力不討好,再沒有個穩定工作和收入,那不是讓父母兄長們操心得夜裡都睡不著嗎?
吃飯的時候,她就緩過來了,決定明天給家裡人寫信,解釋清楚自己的打算,現在雪大風大,郵遞員十天半月來一次,早上下午很不定時,得早點把信寄出去,江家人一直厚待她,不能讓家人做無端揣測和擔憂。
睡覺前,霍一忠和她說這件事,江心很誠懇地說了自己的打算,她只是今年不參考,並不是一直不去考。
霍一忠和她擠在同一床毯子裡,給她暖手暖腳,問:「要我一起回信嗎?」他總也該為自己澄清,不是不想江心離開,是現在大家對未來有顧慮,才不敢輕易下決定。
如果霍一忠調動了,江心去上學,孩子不論跟著誰,對他們家庭來說,都是一個很大的變動,何況異地夫妻,不溝通不見面,問題只會層出不窮。
江心本來想說自己回信就好,想想這是他們家庭的共同決定,又點頭:「這回是我任性了。」
難得見她這樣消極,霍一忠這個做丈夫的又把人摟緊些,給她一點支持,又低聲說:「裁軍的消息估計再過一年就要公布了,今天內部發了文章,提出目前國家不需要養太多兵力,應該集中力量辦大事。不過不會一下子來得太猛,而是緩慢滲透。姚政委猜測,這件事其實已經在慢慢進行了。」
江心立即坐直,看著他,可霍一忠的表情已經不似前陣子慌亂了,他終於是慢慢接受了這個既定的事實,不止他,姚聰和幾個團長怕也是各自有了打算。
「別怕,我是有職級在身上的,真要轉業回去,也有工作能養家。」霍一忠讓她稍安勿躁,「不過我的戶籍和檔案所在地是在西南,不是在延鋒,如果真要轉回去,那就只能去西南了。」
當初夫人做主,讓方秘書給他和另外幾個人把戶籍全落在了西南的某個小城市,他若是要辦事,也得回到西南去。
江心卻偷笑出來,不回長水縣更好,她巴不得,霍一忠如果真回了延鋒市,霍家的人估計三天兩頭要上他們家打秋風,以後光是應付這波親戚她就能煩死。
「那不急,等通知。」江心穩穩噹噹地靠在他胸口,嘴角的笑意沒落下去過。
霍一忠看著懷裡小女人「小人得志」的模樣,也笑了,他和林秀當初離婚,就是因為常年不在一起,而且父母兄嫂刻薄,讓林秀不顧一切想離開,撇下孩子也要走。
經歷使人成長,霍一忠不能讓重複的錯誤再一次碾壓在自己的人生和家庭上。
等到了提筆回信給家裡的時候,江心停停寫寫,寫了一整日才寫了半頁紙,還是有情緒在作怪,她就是想完全自主地應付自己人生,不想做過多的解釋,可又得抑制住自己不能太過放任。
霍一忠則是老老實實寫了好多,前因後果寫得清清楚楚,跟匯報工作一樣,丁是丁,卯是卯,還檢查了好幾遍,確保完全解釋明白才裝進信封里。
給新慶的解釋信寄回去,又聽到大家說要開始填志願了。
所有考生都估分開始填志願,江心等得著急啊,又托人特意發了電報回去給江淮,讓他隨時保持聯絡。
而霍一忠則說:「如果江淮考上了,咱們就從存款里拿出一百元,作為他新學期的生活費用。」大學免學費,但個人花費還是不能少的。
江心看自己丈夫一眼,這還差不多,但嘴裡又要說:「小哥是個單身漢,前兩年賣貨的錢一直沒花,又無家累,說不定比我們家還富裕,這個不用擔心他。」
「做妹夫的一點心意。」霍一忠可不敢說算了,他是女婿,也是妹婿,該表的態還是要說的,何況江河江淮對他兩個孩子都好,做人得知恩圖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