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這一切都由他們兩個來改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三天後,曲連成一家子在水堂叔幾個人得幫忙下搬家了,村里其實不少人都來幫忙,自從曲小白說了把醫院剩下的錢給他們每家分一些,還錢的事情,大家心裡多少都有些感動。

  這孩子是個實誠的人,也講信用,其實原本這些借錢的人。也就沒打算這筆錢能拿回來。

  畢竟誰都知道曲連成那個情況,當時這筆錢很有可能就是打了水漂,人還救不過來。所有拿錢出來的人家,也是當做積德行善,但沒有當做曲小白能還錢。

  曲連成人回來了,還手腳齊全大家心裡難免會有想法,畢竟誰家日子都不好過,曲連成只要身子骨好了上山採藥掙錢那還是容易的,結果聽了那天曲小白的一番話,大傢伙才知道,曲連成看著身子好了其實還是烙下了毛病。

  這個家裡一個病秧子,再加上兩個小孩子,要是逼著人家還站就有點說不過去。可是沒等他們逼人家居然手裡剩下的錢。給每一家都還上一些,雖然不多,也就幾毛幾分,可那些是心意,這樣一想人們更覺得曲連成一家都是好人。

  所以曲連成搬家,居然村里多數人家都給送了一把菜兩個雞蛋,什麼的雖然都是小的心意,可是也夠暖灶。

  曲連成頭一次覺得被村里關注和關心,連自己家裡人取家一個人都沒有出現過,反而是村里人在關照他們一家子,光是這一份心意,已經彌足珍貴。

  趙建設更是直接把兩頭小豬仔直接給曲連成送到了後院兒豬圈裡,用的名義當然還是賒給曲連成,這一下倒是給趙建設賺足了名聲,村里人都夸村長是個仁義的人。

  曲連成一家都這樣村長居然還願意賒著出來,這在人們心裡絕對是大義。

  趙建設臉上有光被人們私底下傳的那些讚揚他的話也是,讓他飄飄然,這件事只有他心裡明白,曲連成的閨女是個人才,人家小豬崽兒的錢早就付過他,不光是小豬崽兒的錢就是欠全村人的錢,人家也都已經放在他村長這裡,寫明了字據讓村長每三個月給村里人發一次,算是還錢。

  趙建設這時候還能不明白這丫頭手裡,人家早就把這筆錢攢出來,只不過是秉著財不露白的想法,人家才沒有表現出來,再說趙建設多人精啊,這裡面的彎彎繞,層層關係,他還能想不透,這丫頭在防著曲家那一家子呢。

  於是大姑姥姥的這間破舊屋子裡居然,熱熱鬧鬧,人來人往,進進出出。

  終於人們差不多都散了,曲小白中午做了一頓酒席特意留下了趙建設水堂叔和水堂嬸子,還有那幾個特意來幫她們家收拾房子,收拾家的大叔,因為提前一天就知道要搬家。

  曲小白買了肉從園子裡拔了菜,借這個機會,也改善一下他爸在全村人心目中的形象。

  水堂嬸子要幫忙也被曲小白給攆出來,這丫頭居然整出來一桌,滿滿當當的酒席,所有人都沒想到。

  趙建設看著那一桌子菜,也是吃驚的不得了。

  這小丫頭時時刻刻都在,無處不在的震驚著他們。

  曲連成則是更是羞愧,在這一刻,他更加堅定了要好好護著,閨女和兒子的心思,這一頓飯更是殷勤的給在座的各位敬酒,往日裡話不多的曲連成今天居然和大家說說笑笑打成了一片,不少人更是對他有所改觀,以前都以為是個沉默木訥的人。

  現在才發現其實曲連成就是和村里人接觸的少。往日裡一有時間就是進山,一在山裡待哪還能遇到人和人說話,再加上十天半個月,村里人都不見他一次,也就沒什麼共同語言,只能是見面打個招呼的事情。

  曲小白看著臉上因為激動有著淡淡紅暈,說話越來越流暢待人接物,越來越有風度的父親曲連成,心裡也是高興,這輩子能有一個父親依靠,感覺還是真好。

  這一次,誰也別想打亂他們的生活。

  一個禮拜之後,曲小白和曲小江開學了。

  小學就在隔壁村子,名字叫做新旺小學,不過這個學校可是附近這十里八村唯一的一所小學。好多村子的孩子要翻過兩座山到這個學校來上學,比較起來小白和小江他們家已經算是離得很近。

  一個學校里有九個班,三個班是一年級和二年級,三個班是三四年級,最後三個班,當然就是五六年級高年級。因為這所小學是這附近唯一的一所小學,所以有三個老師,其中高年級的班主任老師既是他們的班主任代課老師,又是學校里的校長叫做李洪文。

  而曲小龍現在就是一二年級的班主任代課老師,曲小江就在曲小龍的班裡。

  另一位劉春梅老師也是這個學校唯一的女老師,已經40多歲,兩個孩子也在這個學校上學,是三四年級的代課老師。

  農村小學一個老師,可是所有課程都要帶的,語文,數學地理,歷史美術,音樂,體育,一個老師可是身兼數職。

  曲小白是今年六年級的學生,明年6月份就要參加中考,如果考得上初中,就要去鎮裡上學,因為附近的村子可沒有初中。只有鎮上有這麼一所,再其他的就要去縣城了。

  曲小白本來是想著跳級,提前參加中考,可惜她回來的時間正好誤過了這個時間段,所以只能老老實實再讀一年六年級。對於她來說就是浪費時間,讓一個研究生讀六年級,簡直是暴殄天物。

  可是她也知道這是沒辦法的辦法,文憑是必須拿到的,無論將來想要做什麼,這個是必備的一個條件。上輩子是那對老夫婦機緣巧合,宅心仁厚才對她施以援手,給了她一條不一樣的路。

  這輩子她不希望她和弟弟被人看不起,因為學習才是走出這裡的唯一的路,也是得到別人尊重的最大的資本,農村人讀書識字的沒幾個,對於這些上過學的有文化的人,還是會有一種莫名的尊敬和崇拜。

  這不是錢可以買來的,所以她會和弟弟好好的讀書,也會好好的鞭策弟弟,不就是所謂的光宗耀祖,這一切就由他們兩個來改寫吧。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