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大公子的報復5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你知道掖庭里有個陳公公嗎?」齊思奕卻不答反問。

  「我在問你,這是什麼?為什麼要給小苗用烏蠶索!」齊凌遠大聲質問。

  齊思奕仍是一派雲淡風輕,與在前廳時的暴戾與陰鷙判若兩人。

  「你聽說過宮裡有種刑俱叫坐天籠麼?陳公公今天就讓桑苗坐了一回。」齊思奕不緊不慢道。

  「坐天籠?聽說過,據說那籠子是特製的,鋼筋上全是倒刺,連個踩腳的地方都沒有……你說什麼?有人把桑苗送進那個籠子裡?誰?陳公公?我去問祖母。」齊凌遠一陣風似的跑來,又風風火火地跑了出去。

  仁壽堂里,齊凌遠拉著老太妃的手不斷地搖:「……桑苗是立了功的,太后憑什麼將她關進掖庭?姓陳的太監還讓她坐天籠,老祖宗您不知道天籠是什麼嗎?新制出來的見不得人的陰私東西,專門處罰犯了錯的妃子和宮女的,人在裡面不出半個時辰,就會全身肉被鉤爛,流血而死,桑苗犯了什麼錯?為什麼她要受這樣的極刑?怎麼說她也是咱們恭親王府的人吧,不就是她想法子抓住了趙尚書的兒子,讓太后不得不治了趙尚書的罪,把兵部尚書的位置給騰出來了麼?」

  老太妃素來不喜管宮裡的事,但不得不說,齊凌遠非常清楚老太妃在意什麼,什麼是她的逆麟,老太妃可以不喜歡王妃,不喜歡王妃生的齊思奕,但對外是很護短的,尤其是宮裡的人,不能欺負恭親王府的人。

  何況,還提到了兵部尚書這個極為重要的位子。在老太妃看來,自己的兒子應該手掌大權,兵部尚書就該讓恭親王當,沒得他堂堂一個親王,還不如定襄侯一個伯侯來得位高權重,宗親手中太沒有權,所以才讓個外姓許之懷在朝中作威作福。

  老太妃也是極看不起太后的,靠著美色起家,又靠著跟男人的暖昧手掌大權,偏生又於治國理家一竅不通,把個大梁國弄得烏煙障氣,民不聊生。

  那些老太妃都不管,兒子當不成兵部尚書也不是她能操得了心的,但宮裡的幾隻小蟲蝦竟然也敢欺負恭親王府的人?

  是時候給某些人一些警告和教訓了。

  「好啦,你別鬧了。」老太妃快被齊凌遠搖暈了,無奈的拂開他的手道:「你呀,平素可不是個愛管嫌事的,那個桑苗有什麼好?讓你們兄弟都這麼在意?若是傷的是別的下人,你也會這樣火急火燎大動肝火?」

  「自然不會,桑苗是誰啊,咱們府里的寶貝,不止大哥覺得她好,孫兒也喜歡她。」齊凌遠咧開嘴笑道。

  方才的表情還似六月飛雪吶,一提到桑苗就春暖花開了。

  老太妃無奈的拿手指戳孫子的腦門:「你呀,喜歡歸喜歡,要適可而止,不要忘了自個的身份,她到底只是個下人,再能幹,也不能寵上天去,知道了嗎?」

  齊凌遠癟癟嘴:「我倒是想啊,可大哥不讓呢。」

  這事讓他難受了好久,這些日子也卯著勁想從齊思奕那把桑苗要過去,無奈桑苗最近好忙,又忙得全是正事兒,連柳側妃最近也不再說她的不是,畢竟裕親王府也是宗親,兩家之間雖有嫌隙,但在對許之懷一事上,意見基本還是一致的,裕親王府有勢力,對恭親王府也不友善,卻一樣是反對許之懷的,不像福王,堂堂宗親,卻甘願成為許之懷的走狗。

  太后對於顧桑苗因傷不能進宮給皇上治病很是惱怒,正要下令到恭親王府要人,老太妃先進了宮。

  畢竟是長著一輩的,算是皇上的祖母輩,太后還是很尊重老太妃的。

  「您老人家怎麼進宮來了?哀家還說,等得了空,要去王府探望您吶。」太后笑著讓宮女上茶道。

  「哀家年歲大了,老眼昏花,有時在路上遇見個熟人,都會認不出來,哎呀,真真老了就不中用哦,太后您日理萬機的,就甭惦記哀家啦。」太后說著不痛不癢的場面話,老太妃也跟著打哈哈。

  「您今天特意進宮來是……」

  「哀家來,是有件小事,想請太后恩准。」老太妃道。

  「看您說的,什麼恩不恩准啊,您可是哀家的長輩,有什麼事情,您只管發下話來,哀家肯定照辦。」老太妃雖然在恭親王府霸道得很,卻是個很守規矩的人,從來不做逾矩之事,更很少談論政事,也少向太后提要求,太后也知道,老太妃不會提太過份的要求,老人家嘛,哄哄也沒關係。

  「哀家這些年在王府裡頭住著,就時常回憶過去,也想念當年在宮裡的日子,想先皇,想太皇太后,唉,他們都作古啦,就哀家這個老太婆還活在人世……」

  「老太妃您快別這麼說,您身體還健旺著吶,看著又年輕,一點也不像上了歲數的人。」太后道。

  「唉,比不得你呀,皇上都這麼大了,看著還象小姑娘一樣水靈。」

  老太妃的話讓太后很受用。

  「哀家這幾日在府里想起幾個故人來,當年的顧翰林,可真是一表人才呀,那文采,那樣貌,皆是舉世無雙,若非他早早的就成了親,哀家還真想把寧平公主嫁給他,可惜了,可惜了。」老太后道。

  太后聞言臉色一變,冷下臉來,鳳眸里卻有一絲黯然:「那個人早沒了,老太妃怎麼會想起他來。」

  「人老了就會懷舊呀,當初他與恭親王也是好友,明明就是幾代帝師,對皇宗也是忠心不二,到頭來,怎麼會……」老太妃嘆息著道。

  「誰也不知道的事,算了,說這些徒曾傷感,老太妃,您不是來特意提這些不開心的事的吧。」太后臉色微嗔道。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