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子還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大官船快要靠岸了,沐朝夕看著熟悉的港口, 頓時有種近鄉情怯之感。

  離開南京的時候, 他發誓一定要混個人樣來, 封妻蔭子, 衣錦還鄉, 一定要讓那些看不起他的、以為他為了富貴拋棄自家父母, 認第六代黔國公沐昆為爹、甚至污衊他是見不得光的私生子等人對他刮目相看。

  的確, 他現在回鄉,確實能夠讓人刮目相看——五分羨慕三分好奇兩分鄙視。

  兩分的鄙視就是娶了個二婚, 而是初婚還是個太監的老婆。

  這些族人私底下議論時說得很難聽,說沐朝夕是「穿太監不要的破鞋」。

  不過大部分人都覺得這門婚姻很實惠,本來嘛,在錦衣衛里升官發財,名譽什麼的不重要。

  桃葉渡碼頭上,沐家族人已經提前清場, 把碼頭給承包了,烏壓壓站了一堆人, 準備迎接沐朝夕和新婚妻子。

  之前,已經派親信坐快船回南京,通知族人他沐朝夕封皇上和太后之命,要回來祭祖了。

  這個親信不是別人, 正是北京錦衣衛最早對沐朝夕伸出援手、在他窮困潦倒的時候把馬借給他的周百戶——以前是周小旗, 自從沐朝夕飛黃騰達之後, 就把京城唯一熟悉的同僚給提拔上來了, 升為百戶。

  周小旗沒想到自己燒冷灶居然燒成功了,且沐朝夕心胸寬闊,根本不計較他畏懼東廠麥廠花而拒絕幫他那件事,只記住他的好,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短短三個月,周小旗就混成百戶了。

  其實沐朝夕就是看中了周百戶溜須拍馬,見風使舵的本領,拿出很能唬人。

  果然,周百戶先到南京打頭陣,來熱場子,造勢頭。到處宣揚沐朝夕如何得錦衣衛指揮使陸炳的賞識,舉薦到御前,屢次立下大功,二十出頭就封了指揮僉事的三品武官,前途無量云云。

  還有沐僉事的新婚妻子白氏,宮廷六品司藥,師從知名女醫談允賢,妙手仁心,深得皇上還有太后的信任。

  周百戶還頻頻暗示,沐朝夕升官那麼快,有白朮在宮廷搞關係的功勞。

  白氏是再婚,前夫是大明人人聞風喪膽的東廠麥廠公,還有個兒子,目前國子監在讀,小小年紀就封了千戶。

  總之,全家都是當官、吃皇糧的。

  周百戶這張能夠把稻草說成金條的嘴,簡直把沐朝夕吹上了神壇,有六品司藥的老婆,四品千戶的兒子,從此走向人生巔峰。

  這下不僅僅是沐家族人,整個南京城都轟動了。

  南京有頭有臉的大人物紛紛往沐府送帖子以及補送結婚禮物——沐朝夕然從小在沐府長大,已經負氣離開沐府,但是周百戶來到南京第一個報信的就是沐府。

  正德帝在南京的時候,是沐府接駕,菌子也是在這裡吃的,所以沐朝夕必須厚著臉皮去沐府蹭房子住,假裝忘記了以後絕對不踏入沐府半步的誓言。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沐府第七代黔國公沐紹勛佩鎮南將軍印綬,已經去了雲南掌總兵官,留下妻子黔國公夫人樊氏在南京沐王府伺候婆婆黔國公太夫人,替丈夫盡孝道。

  夫妻兩地分居是沐府的「傳統」。因為沐家是邊關大將,妻小老母留在老家,以表忠心。

  沐府里還有沐紹勛的弟弟沐邵貴和夫人周氏,以及幾個尚未成年婚配的弟弟妹妹。

  沐府當家人,也就是沐氏家族族長沐紹勛一直不喜歡沐朝夕,覺得他搶了父親的關愛,還企圖染指黔國公的爵位,但是沐紹勛遠在雲南當總兵,鎮守邊關,目前家裡支撐門庭的男人是弟弟沐邵貴。

  沐邵貴收到了南京各大人物的帖子和禮物,其中就有南京守備太監張允、孝陵神宮監谷大用,魏國公、南京中軍都督府都督徐鵬舉以及應天府尹等等。

  南京,本名是應天府,大明曾經的都城。

  永樂朝時,永樂大帝遷都北平,但是應天府依然保留了錦衣衛,國子監,六部等等全套中央領導班子,以及部分駐軍,且大明開國皇帝洪武帝以及馬皇后的孝陵也在這裡,所以應天府俗稱南京——意思是南方的京城。

  永樂帝的徐皇后就是魏國公徐達長女,且三個兒子都是徐皇后所生,所以永樂帝對徐家十分信任,在遷都時候,將魏國公府留在南京,命徐家世代鎮守在大明的大後方。

  這份信任,就像沐家世代鎮守雲南一樣,歷經一百多年,依然如此,所以歷代魏國公都執掌南京總兵,是中軍都督府的大都督,南京軍事最高將領。

  應天府尹是南京父母官,是最高行政長官。

  而南京守備太監張允,是天子眼線,負責監督南京所有大小官員,直達聖聽。

  孝陵神宮監谷大用,負責管理和保護大明開國帝後的陵墓。

  歷代的南京守備太監和神宮監都是上一代皇帝的心腹太監。

  張允是正德朝的司禮監掌印太監,太監里最高的官職了。也是正德帝的「老伴」,當年誅殺劉瑾,張允立過大功,也是當年唯一敢和劉瑾正面槓的太監。

  谷大用曾經是西廠的廠公——當年西廠的風頭壓過東廠,是大明最炙手可熱的特務組織。

  不過,無論張允和谷大用當年多麼風光,隨著正德帝去世,嘉靖帝登基,從潛邸帶來的太監們取代了他們的位置,他們這些「老人」被打發到南京來養老。

  所有高品級的太監都逃脫不了這個命運,就連因多次組織下西洋而聲名顯赫的鄭和太監,也是在永樂帝去世之後,被繼任的洪熙帝打發到南京當守備太監養老,遠離權力中心。

  當年正德朝的「老人」們,唯有麥廠花的乾爹麥福麥公公不退反升,得到嘉靖帝的重用,這讓張允和谷大用暗地裡各種羨慕嫉妒恨,聽說麥福的前兒媳白朮居然改嫁給了沐朝夕,這兩個老太監興奮得坐不住,連忙遞了帖子,想和白朮敘舊。

  白朮當年是宮廷里最囂張的人物,張允和谷大用都是舊相識了。

  如此一來,南京的軍界、政界、還有守備的太監們都關注沐朝夕和白朮夫妻,沐府想要低調都不能。

  沐邵貴犯了難,沐朝夕攜夫人衣錦還鄉祭祖宗,還有當今聖上以及蔣太后賜了祭品,這是光宗耀祖的好事,沐府作為族長和本宗,理應負責接待沐朝夕,好好配合祭祀。

  首先就是住處的問題,沐朝夕還在母親肚子裡的時候,就住在沐府,在沐府長大,理應安排他們夫妻在沐府暫住。

  可是當年哥哥沐紹勛和沐朝夕的矛盾人盡皆知,把沐朝夕弄到家裡,大哥會不高興,而且沐朝夕的夫人白氏嫁過太監,聽說是個火爆脾氣的潑辣婦人,會不會影響家中女眷的名聲?

  沐紹勛和大嫂、當家主母、黔國公夫人樊氏商量一番,決定將家中另一處豪宅收拾出來,安頓新婚夫婦,熱情接待,禮數周全,但不和他們住在一個屋檐下。

  大官船從城外龍江驛進入秦淮河,沿著河道進城,眾人得到消息,紛紛趕去桃葉渡迎接。

  桃葉渡除了沐邵貴代表的沐氏族人,還有父母官應天府尹、守備太監張允、孝陵神宮監谷大用,以及魏國公徐鵬舉派來的幕僚——徐鵬舉自持身份,沒有親自來迎,但是邀請沐朝夕夫妻去魏國公府的瞻園做客的帖子已經交給幕僚了,將由幕僚轉交給沐朝夕。

  十一月初一,天上飄起了細雪,南京城濕冷難忍,桃葉渡碼頭更是冷上加冷。

  但是沒有人離開,準備迎接遠道而來的貴客。

  老實說,沐朝夕沒有想到桃葉渡會是這個弘大的陣勢,烏壓壓一群人,還清場迎接,簡直要趕上當年正德帝南巡時候的排場了。

  而白朮還在床上。

  「白……」沐朝夕本要叫白司藥,硬生生頓住了,改口道:「娘子,快起來,要靠岸了。」

  南方的冬天太冷了,江上更冷,船艙跟冰窟一樣,白朮裹在被子裡,臥床看醫書,翻了幾頁手冷,就把沐朝夕叫來——專門給她翻書,美其名曰讓外頭誤會他們是恩愛夫妻。

  沐朝夕憤憤道:「我看你就是以權謀私。」

  話雖如此,沐朝夕還是照做。

  白朮穿上狐裘,戴著貂鼠皮做的昭君套,夫妻兩個手挽手的走出船艙,對著桃葉渡迎接的眾人揮手點頭示意。

  為了迎接這對新人,桃葉渡放起了鞭炮。

  兩人下了船,白朮假裝被鞭炮聲驚到,往沐朝夕身上一靠。

  當了一個月夫妻,沐朝夕立刻默契的伸手,替妻子捂住了耳朵。

  兩人相視一笑,雙目滿是愛意。

  這恩愛秀得眾人都酸倒牙齒。

  沐府當家人沐邵貴站在最前面,他只有十九歲,比沐朝夕還小三歲,但是沐朝夕先行了一禮,叫道:「二叔。」

  沐邵貴受了家禮,笑道:「賢侄和賢侄媳一路舟車勞頓,辛苦了,我已經為你們安排了住處,先回去歇息,晚上家裡擺了酒席,給你們接風洗塵。」

  這一上來就劃清了界限,你們住你們的,沐府是我家,你們去我家做客可以,蹭住不行。

  沐朝夕保持笑容,裝作聽不懂的樣子,跟著沐邵貴去見其他官員,寒暄聊天。

  白朮身為女眷,不好和外男相見,不過,張允和谷大用這兩個老太監是可以聊一聊的。

  張允幾乎熱淚盈眶,「白司藥,沒想到我們有生之年,還能再相見,本以為去年就是永別。」

  谷大用也一副激動的模樣,「白司藥越來越年輕了,我們兩個老傢伙老了哦。」

  的確,離開權力中心,張允和谷大用老的很快。

  去年白朮和麥廠花和離出宮之時,也是張允谷大用被嘉靖帝打發到南京的日子。

  這才過了一年,白朮有了「愛情」的滋潤,更加年輕了,臉上有少女般的嬌羞(其實是腮紅的效果),張允和谷大用則像放蔫的兩個蘋果,果肉乾癟、果皮褶皺得幾乎能夾死蒼蠅,就要腰身都不似以前挺拔了。

  當年權傾朝野的司禮監掌印太監、大明大小官員聞風喪膽的西廠廠公,就這樣被歷史的年輪拋棄了,在南京的角落裡慢慢風乾腐爛。

  他們甘心嗎?

  親眼見到兩個老太監的落寞,白朮很是震撼,她突然意識一個問題:嘉靖帝將他們拋棄,給自家人騰地方。他們想要重返權力中心,就必須要有從龍之功,擁護新帝登基。所謂百足之蟲。死而不僵,這兩個老太監對宮廷、對京城太熟悉了,要好好調查一番。

  ※※※※※※※※※※※※※※※※※※※※

  為慶賀晉江恢復評論區,本章就簡單粗暴的送200個紅包吧~感謝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

  草莓檸檬啊 30瓶;吃唇膏的小女孩 10瓶;酒窩 8瓶;桃紅柳素、小喵三千 2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