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應該在車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我常常覺得自己不夠變態而無法理解你們這對變態兄妹的行為。

  麥廠花聽到牛二複雜的身世差點崩潰。

  你的意思是說,這十年來, 大明太子天天都叫我乾爹?

  麥廠花想想就覺得可怕, 本能的拒絕, 「他必須不是, 他只是我兒子。」

  那就更不可能了, 他畢竟是個公公。

  白朮趕緊說道:「牛二的身份, 無論是不是, 對當今皇上而言,都是一大隱患, 所以他最好遠離京城。」

  效力過兩朝皇帝,麥廠花太明白皇權的殘酷了,嘉靖帝連正德帝遺體失蹤都坐立不安,就怕這位大堂哥死而復活,如今突然多出一個繼承權排在他之前的太子,嘉靖帝一定會殺了牛二的!

  對此, 麥廠花深信不疑。

  麥廠花指著人事不省的牛二,「他如今這個樣子, 連麥府都出不去,如何離開京城?你是大夫,能不能搞個滴血認親,看你和他的血是否相容?」

  白朮搖頭, 「滴血認親不靠譜, 基本上是個人的鮮血就會相融。有時候弄個雞血都有可能和人血融合。」

  這不科學!

  滴血認親被排除, 麥廠花坐著冷靜了一會, 舉著燈,細細照著牛二的臉龐,「他的相貌粗獷,不是你們老朱家的長相。」

  奉先殿裡有歷代皇帝畫像,明朝皇室經過數代美女的基因改良,皇帝的相貌越來越清秀,牛二的長相的確不符合老朱家的整體氣質。

  白朮說道:「他的確不像正德帝,也不像弘治帝,但是你看他圓臉粗眉大眼睛的樣子,像不像永樂皇帝?」

  永樂帝朱棣,是大明第三位皇帝。原本是燕王,靠著武力開始靖難之役,把侄兒建文帝趕下台,是史上獨一無二造反成功的藩王,奉先殿的畫像里,永樂帝人高馬大,孔武有力,頗有武將風采。

  麥廠花回憶奉先殿的畫像,牛二眉眼之間的確和永樂帝相似。

  永樂帝的下一任是洪熙帝朱高熾——一個體重達三百斤的胖子,所謂一胖毀所有,因而畫像沒有任何參考意義,下下任是宣德帝朱瞻基,相貌和永樂帝相似,但是從下下下任正統帝開始,相貌就從「偶像男團」方向發展了。

  白朮如果再胖一些,穿上男裝,就是典型老朱家人長相。

  麥廠花是著名的神顏。

  牛二如果真是正德帝的種子,那麼他如今形貌可以說是隔代遺傳,返璞歸真了。

  一家三口,牛二最「丑」。

  但是永福長公主就是喜歡他。

  麥廠花犯了難,深感無能為力——就連當年荒唐「三人行」的三大主角們都搞不清楚鄔景和到底是誰的種,麥廠花這個養父如何能知?

  白朮愁眉緊鎖,只怪兄長太荒唐。

  麥廠花見白朮一籌莫展的樣子,心下有些不忍,還反過來安慰她,「你想開一點,牛二若身世不複雜,我們也沒有機會收養他。這十年若是沒有他,我和你都會少多少樂趣和美好的回憶。我和你一直不和睦,總是吵架,但只要牛二在一起,生活大體還是很美的。」

  夫妻是塑料的,但母子和父子感情是真的。

  牛二的生父是誰,對白朮和麥廠花而言其實都不重要,他們前夫前妻的,並不會因牛二是正德帝的兒子而高看他一分,也不會因牛二是鄔軍官這個綠帽子之王的兒子而輕視他一分。

  牛二就是麥廠花和白朮的兒子,被他們這對塑料假夫妻保護得單純善良,快樂的長大。

  官場險惡,宮廷傾軋,牛二是他們唯一的安慰,心裡最柔軟的地方都給了他。

  生活就是玻璃渣里找糖吃,牛二就是他們的糖。

  兩人為了牛二的身世發愁,居然暫時擱下了爭執,不吵了。

  互相埋怨解決不了問題,兩人開始想法子,如何拆散永福長公主和牛二。

  可是才一開始,東廠和錦衣衛都齊齊來到麥府,說嘉靖帝緊急召見麥廠花和白司藥。

  居然這麼快要賜婚!

  兩人相視一眼,確認了眼神:實在不行,兩人就豁出去拒婚,皇家也不能強搶駙馬。

  反正牛二模稜兩可的身份一定要捂住的,否則丟的不是愛情,而是性命了。

  兩人忐忑不安。

  沐朝夕很少見白朮愁雲慘澹的樣子,說道:「牛二身體那麼壯,不會有事的。」

  這是……安慰我?

  白朮又動了心思,想要從沐朝夕這裡套話,「皇上找我們有何事?難道長公主受了驚嚇?」

  沐朝夕說道:「我也不知道,是陸大人得了什麼消息,然後進宮,接著就召見你們。」

  白朮看向麥廠花:難道陸炳看出了牛二的身世有疑?

  關鍵時刻,總算心意相通了一回,麥廠花讀出白朮的眼神,眨了眨眼睛:放心,陸炳沒這個智商。

  白朮:對哦。

  沐朝夕看這對前夫前妻在車廂里打著眉眼官司,一種被排斥的感覺油然而生,感覺自己是第三者。

  沐朝夕心裡很不舒服:怎麼不吵架了?難道牛二受傷,他們莫要為了孩子破鏡重圓?

  沐朝夕心中鬱悶,白朮又和麥廠花眉眼交流,這種排斥感讓沐朝夕坐毯如針,乾脆藉口氣悶,去外頭車轅子那裡坐著。

  我不應該在車裡,應該在這裡。

  好巧不巧,又開始下雨,龍王爺好像要把夏天乾旱的雨水在秋天補償過來。

  車夫早有準備,隨身帶著斗笠和雨披,沐朝夕頭上的黑色大帽作用有限,冷冷的秋雨在他臉上胡亂的拍。

  一下下將他從不切實際的幻想里拍醒:我和白司藥的距離,相差的不僅僅是懸殊的身份,中間還隔著一個牛二以及堪比一萬個牛二的麥廠花。

  趕快停止幻想。

  秋雨拍醒了沐朝夕。

  剛好雨也停了,這就對了嘛,腦子有不該有的念頭,連老天都下雨示警,我收了念頭,立刻不下了。

  沐朝夕正思忖著,身後傳來白朮的聲音,「哎,自己拿著。」

  沐朝夕轉頭,正是白朮,撐著一把六十四根傘骨的油紙傘,正把紫竹傘柄遞過來。

  原來,雨一直下,從未停過,只是有人在後面給他撐著傘。

  沐朝夕舉著尚有白朮掌心餘溫的傘柄,心中不該有的念頭又又開始蠢蠢欲動了。

  真是該死啊,沐朝夕暗暗罵自己。

  白朮給了雨傘,回到車廂。

  麥廠花覺得外頭下的不是普通的雨,是酸雨。

  麥廠花酸道:「你對沐僉事真好,以前下雨的時候,也沒見你給我送過傘。」

  白朮說道:「他背著欺君之罪為我們保密,對他好點怎麼了。就憑你的地位,下雨還會被淋著?那裡需要我送傘。」

  麥廠花心道,需要,而且一直都期待著,可惜每次都沒有如願。

  高傲如他,這種心裡話是說不出口的。

  到了紫禁城,秋風秋雨,更添蕭瑟之意。

  白朮和麥廠花對視一眼,馬上兩人要聯手抗婚了,不曉得是什麼結果,反正必須豁出去所有。

  嘉靖帝在冬暖閣,地板下有地龍,室內溫暖乾燥,他剛剛大婚,封了陳氏為皇后,小和尚已經痊癒,也圓滿完成了洞房的任務,並沒有露出破綻。

  只是嘉靖帝毫無新婚的喜氣,臉色在燈光的閃爍下若明若暗。

  白朮和麥廠花暗暗握拳:要打一場硬仗了。

  然而,並沒有看到蔣太后和永福長公主。

  倒是陸炳一副小人得志、按捺不住、急於表現的樣子。

  陸炳看著白朮,還對她微笑點頭。

  白朮越發擔心病榻上的牛二,心想到底哪裡露出破綻了?連麥廠花都沒有覺察的事情,就憑陸炳的腦子猜的到?

  嘉靖帝對陸炳說道:「他們都來了,你可以說了。」

  陸炳問白朮:「白司藥,你還記得先帝屍變事發後,你建議我派人去摸清山東曲阜那對父子的底細,他們籍貫何處、家族如何、有無仇家、有無隱疾等,還說先帝和區區一個揚州行商,八竿子打不著的關係,卻出現同樣的病症,不可能只是巧合。東廠查刺客,我們錦衣衛暗中查行商這件事嗎?」

  原來是這個!

  白朮暗自鬆了口氣,當初只是想借著陸炳邀請心切的心理,把他拉到一條船上來,沒想到無心插插柳柳成蔭,看陸炳這幅躊躇滿志的表情,一定是查到什麼了,所以才會在她進門的時候,衝著她笑。

  白朮說道:「是的,我記得。看樣子,想必錦衣衛已經有眉目了。」

  厲害了,東廠查嘉靖帝的四個皇叔,至今沒有有價值的情報,而根本沒有寄予任何希望錦衣衛走在了前面。

  陸炳瘋狂點頭,「錦衣衛的行商父子的七大姑八大姨都查過了,我又從浩如煙海的情報中,和先帝生前的信息做過對比,終於發現了先帝和行商的共同處。」

  陸炳這廝在關鍵時刻故意一頓,引麥廠花和白朮發問。這個點斷的心裡痒痒,簡直和未來網絡小說作者們有的一拼了,迫使人問「然後呢」。

  麥廠花最煩陸炳這幅小人得志的樣子,沒有張口:我就靜靜的等你開口,我就不信你不說了!

  麥廠花保持高冷,陸炳一時下不了台,還是沐朝夕開口,給上司遞梯子,「陸大人查到什麼了?」

  還是自己人靠譜啊,陸炳趕緊順著梯子往下爬,「菌子,來自雲南的菌菇……」

  原來,行商終年四處走動做生意,在雲南的時候,愛上了吃菌子,從此欲罷不能,幾乎每餐都離不開菌菇類菜餚。

  雲南的菌子有千萬種,可以食用的有限,然而這根本阻攔不了菌子愛好者,用生命吃菌子,就像江南的人嗜好吃河豚一樣,每年都吃死一些人,菌子和河豚一樣受人追捧。

  行商就是嗜菌如命的人,山東沒有那麼多菌子,行商隨身帶著雲南乾燥之後便於保存的菌子,想要過把癮的時候,就拿出來吃。

  行商最後一頓飯,就是雞湯燉雲南雜菌。

  正德帝以平定寧王之亂為藉口下江南(其實王守仁在四十七天之內平定了叛亂,把寧王一家俘虜了),到了南京流連忘返,貪戀江南美景和美人,逗留一年都不肯回去,甚至提出把寧王釋放到江西,重新造反,他親手再平一次叛亂、把寧王再捉一次的瘋狂主意。

  諸大臣都快被這個皇帝逼瘋了。

  正德帝南巡的時候,經常去大臣或者公卿家去吃飯(敲詐),給錢給美人,吃飽喝足才肯走,到處混吃混喝。

  輪到黔國公沐家時,沐家用雲南特色的菌子招待正德帝。這些都寫入了正德帝的《起居注》裡頭。

  正德帝也喜歡上菌子獨特的味道,黔國公沐府是正德帝在南京的時候長去的府邸之一。

  正德帝終於不折騰,答應群臣返回京城,路過鎮江時釣魚落水,受了些風寒,點名要吃菌子鍋——這些菌子都是沐府進獻的,正德帝要在路上吃。

  正德帝大病一場,足足花了快三個月才到京城,從普通風寒到吐血,三十一歲就暴病而亡。

  「根據《起居注》的記載,先帝從南巡到結束,吃菌子的次數超過五十八次,都是雲南那邊的雜菌,江南並沒有此類菌種。」

  陸炳講完,眾人的目光都落在沐朝夕身上——他就是沐府的人。

  ※※※※※※※※※※※※※※※※※※※※

  看過我的青島往事系列之《了不起的唐伯爵》的同學應該曉得這是啥菌子,就是唐伯爵和劉頓去小山村墓室驚魂那段有過描寫,這本書已經出版上市了,感興趣的小天使可以支持一哈~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