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頁
那之後她又住院觀察了三天,確定沒有再發熱,就可以回家了。
出院之前,何冉又做了一次血常規。
各類血項都低得可憐,她心裡有數,也沒多說什麼。
出院後,他們沒有馬上回家,而是在縣城的旅館裡住了下來。
蕭寒大姐的公公是一名資深老中醫,退休之後在涪陵開了一家小醫館,每年從外地趕來找他看病的人不計其數。
蕭寒與何冉商量過後,決定也去上門拜訪。
古往今來,依靠中醫而起死回生的病例並不少,其中難免有誇大的成分,但功效也不是完全造假。
經過多次服用中藥和針灸治療後,何冉的雙腿漸漸有所好轉,一個月後甚至可以不依靠其他物體,站起來慢慢地行走了。
最高興的人自然是蕭寒。
他現在沒有工作,整天陪在何冉身邊照顧。
最近何冉的胃口好起來了,蕭寒開始變著花樣給她做好吃的,只想把她養胖一點。
他們住的旅館條件不太好,洗手間和廚房都是公用的,潮濕髒亂。
每逢大雨,屋頂還會漏水,滴個不停。
這幾夜何冉都是在時有時無的的滴水聲中入睡的,蕭寒一直抱著她,直到她閉上眼睛。
一周前,她又發了一次低燒,去醫院折騰了大半夜才退燒。
這裡的醫院設備還不夠完善,抗生素和消炎針也不比她在廣州用的那些好,成效欠佳。
半夢半醒間,何冉聽到蕭寒在自己耳邊低喃:「小孩,你應該回廣州去的,在那裡你能得到更好的治療。」
即使很困,何冉還是強迫自己睜開眼睛,她輕聲而堅定地說:「那不一定,你看我現在能吃能睡能走,還能跟你說話,這樣我就很滿足了。」
困意襲來,他打了個哈欠,才接著說:「總之,蕭寒,這是我自己選擇的路,無論走成什麼樣子,我都無怨無悔。」
蕭寒輕輕拍著她的後背,沒有再說什麼。
等天氣更暖和一些的時候,蕭寒旅行自己之前的承諾,帶她去旅遊。
他們去了雲南北部的永寧鄉。
恰如其名,這是一個遠離塵囂,能讓人的心靈安靜下來的地方。
五月氣溫適中,瀘沽湖的湖水比天更藍,靜如明鏡,遠處的景色被完整清晰地倒影在水中,亦真亦假。
對於長久生活在現代化大都市的人來說,這無疑是一處奇觀。
蕭寒和何冉入住在大村莊的古樸驛棧里,老闆娘是當地居民,一個叫阿宓爾的摩梭女孩。
阿宓爾生得細眉大眼,黑髮編辮,淺褐色皮膚,泛著酡紅的兩頰別具風情。
這裡的許多人家仍舊奉行著走婚的古老習俗,母系社會,女人當家,男人暮來晨往。
阿宓爾看著不比何冉大多少歲,卻已經是一家的主要勞動力了。
蕭寒和何冉在這裡逗留了一個星期之久,他們原本計劃下一站去大理看看蒼山洱海,何冉卻改變主意不想離開了。
這裡雲淡風輕的景色有一種能夠留住人的力量。
無憂無慮的日子裡,何冉不用再擔心自己體內的白細胞和骨髓象是否又在發生著惡劣的變化,她甚至忘記了自己是個病患的身份,只要每一天還開心地活著,就是給自己最好的交代。
午後的陽光懶洋洋的,蕭寒牽著何冉在長長的草海橋上散著步。
周圍山花開似錦,澗水湛如藍。
何冉停下步伐,靠在欄杆邊往下看,清澈的水面中倒映出她的臉龐。
那張臉不再面黃肌瘦,終於有了漸漸紅潤些的跡象。
她沒有戴帽子,停止化療三個月之後,她的頭髮又開始生長了,現在雖然只長了短短的一小截,但整個人看起來精神多了。
轉頭看向站在身旁的男人,何冉明白自己欠他一句謝謝。
如果三個月前蕭寒沒有答應帶她離開廣州,現在她面對的將仍舊是一成不變的灰白牆壁,而不是眼前這一片爛漫的風景。
視線飄向遠處,望著開得漫山遍野的杜鵑,何冉輕嘆道:「夏天快到了。」
「嗯。」蕭寒不高不低地應道。
何冉伸手輕輕環住他的腰,「這幾個月應該是你幹活最辛苦的時候。」
「是的。」
「還記得我第一次去中心湖找你嗎?」何冉將頭輕輕枕在他的手臂上,莞爾一笑:「那個時候我在想,你給我剪頭髮的時候是不是也把我當成植物了?」
蕭寒沒有接話,他摸著她頭頂剛冒出來的短髮,刺刺的還很扎手,過了一會兒才說:「下次給你剪好點。」
何冉點頭:「好。」
明媚的六月到來之時,蕭寒和何冉按照當地摩梭人的形式舉辦了一場同居婚。
納西族男女的婚戀通常自由結合,不受約束。
他們對愛情忠貞不渝,結合後即使沒有婚姻法的保障,也往往能相伴一生一世。
如果可以選擇,何冉願意將自己的後半生都在此地虛度。
吃完流水宴後,院子裡舉辦熱鬧的篝火晚會。
何冉行動不便,無法參加,只坐在外圍觀看。
蕭寒受到一群摩梭小姑娘的熱情邀請,被拉出來一起圍著火堆跳舞。
遠遠地看著那張受到氛圍感染、露出罕見笑容的臉,何冉一時心思低迷。
出院之前,何冉又做了一次血常規。
各類血項都低得可憐,她心裡有數,也沒多說什麼。
出院後,他們沒有馬上回家,而是在縣城的旅館裡住了下來。
蕭寒大姐的公公是一名資深老中醫,退休之後在涪陵開了一家小醫館,每年從外地趕來找他看病的人不計其數。
蕭寒與何冉商量過後,決定也去上門拜訪。
古往今來,依靠中醫而起死回生的病例並不少,其中難免有誇大的成分,但功效也不是完全造假。
經過多次服用中藥和針灸治療後,何冉的雙腿漸漸有所好轉,一個月後甚至可以不依靠其他物體,站起來慢慢地行走了。
最高興的人自然是蕭寒。
他現在沒有工作,整天陪在何冉身邊照顧。
最近何冉的胃口好起來了,蕭寒開始變著花樣給她做好吃的,只想把她養胖一點。
他們住的旅館條件不太好,洗手間和廚房都是公用的,潮濕髒亂。
每逢大雨,屋頂還會漏水,滴個不停。
這幾夜何冉都是在時有時無的的滴水聲中入睡的,蕭寒一直抱著她,直到她閉上眼睛。
一周前,她又發了一次低燒,去醫院折騰了大半夜才退燒。
這裡的醫院設備還不夠完善,抗生素和消炎針也不比她在廣州用的那些好,成效欠佳。
半夢半醒間,何冉聽到蕭寒在自己耳邊低喃:「小孩,你應該回廣州去的,在那裡你能得到更好的治療。」
即使很困,何冉還是強迫自己睜開眼睛,她輕聲而堅定地說:「那不一定,你看我現在能吃能睡能走,還能跟你說話,這樣我就很滿足了。」
困意襲來,他打了個哈欠,才接著說:「總之,蕭寒,這是我自己選擇的路,無論走成什麼樣子,我都無怨無悔。」
蕭寒輕輕拍著她的後背,沒有再說什麼。
等天氣更暖和一些的時候,蕭寒旅行自己之前的承諾,帶她去旅遊。
他們去了雲南北部的永寧鄉。
恰如其名,這是一個遠離塵囂,能讓人的心靈安靜下來的地方。
五月氣溫適中,瀘沽湖的湖水比天更藍,靜如明鏡,遠處的景色被完整清晰地倒影在水中,亦真亦假。
對於長久生活在現代化大都市的人來說,這無疑是一處奇觀。
蕭寒和何冉入住在大村莊的古樸驛棧里,老闆娘是當地居民,一個叫阿宓爾的摩梭女孩。
阿宓爾生得細眉大眼,黑髮編辮,淺褐色皮膚,泛著酡紅的兩頰別具風情。
這裡的許多人家仍舊奉行著走婚的古老習俗,母系社會,女人當家,男人暮來晨往。
阿宓爾看著不比何冉大多少歲,卻已經是一家的主要勞動力了。
蕭寒和何冉在這裡逗留了一個星期之久,他們原本計劃下一站去大理看看蒼山洱海,何冉卻改變主意不想離開了。
這裡雲淡風輕的景色有一種能夠留住人的力量。
無憂無慮的日子裡,何冉不用再擔心自己體內的白細胞和骨髓象是否又在發生著惡劣的變化,她甚至忘記了自己是個病患的身份,只要每一天還開心地活著,就是給自己最好的交代。
午後的陽光懶洋洋的,蕭寒牽著何冉在長長的草海橋上散著步。
周圍山花開似錦,澗水湛如藍。
何冉停下步伐,靠在欄杆邊往下看,清澈的水面中倒映出她的臉龐。
那張臉不再面黃肌瘦,終於有了漸漸紅潤些的跡象。
她沒有戴帽子,停止化療三個月之後,她的頭髮又開始生長了,現在雖然只長了短短的一小截,但整個人看起來精神多了。
轉頭看向站在身旁的男人,何冉明白自己欠他一句謝謝。
如果三個月前蕭寒沒有答應帶她離開廣州,現在她面對的將仍舊是一成不變的灰白牆壁,而不是眼前這一片爛漫的風景。
視線飄向遠處,望著開得漫山遍野的杜鵑,何冉輕嘆道:「夏天快到了。」
「嗯。」蕭寒不高不低地應道。
何冉伸手輕輕環住他的腰,「這幾個月應該是你幹活最辛苦的時候。」
「是的。」
「還記得我第一次去中心湖找你嗎?」何冉將頭輕輕枕在他的手臂上,莞爾一笑:「那個時候我在想,你給我剪頭髮的時候是不是也把我當成植物了?」
蕭寒沒有接話,他摸著她頭頂剛冒出來的短髮,刺刺的還很扎手,過了一會兒才說:「下次給你剪好點。」
何冉點頭:「好。」
明媚的六月到來之時,蕭寒和何冉按照當地摩梭人的形式舉辦了一場同居婚。
納西族男女的婚戀通常自由結合,不受約束。
他們對愛情忠貞不渝,結合後即使沒有婚姻法的保障,也往往能相伴一生一世。
如果可以選擇,何冉願意將自己的後半生都在此地虛度。
吃完流水宴後,院子裡舉辦熱鬧的篝火晚會。
何冉行動不便,無法參加,只坐在外圍觀看。
蕭寒受到一群摩梭小姑娘的熱情邀請,被拉出來一起圍著火堆跳舞。
遠遠地看著那張受到氛圍感染、露出罕見笑容的臉,何冉一時心思低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