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來源始末、過去現在未來,無盡景象在鴻鈞道人身後展開,卻又似以鴻鈞道人為起始, 在經過千千萬萬衍化與無窮變動之後, 再度復歸原點。而那趺坐雲床之上的鴻鈞道人, 便是萬物之始, 無盡之終。雖位於此世之中, 又離於此世之外。

  甚至玉鼎真人隱隱然有種直覺,若是鴻鈞道人繼續下去, 定可脫胎換骨,進入一個全新的境界。超越過去未來,無窮時空,得大逍遙大自在,便是他記憶中那位鴻鈞老祖,亦有所不及。然而這念頭只是一瞬,玉鼎真人便發現鴻鈞道人好似受到無名之中莫大阻礙,全身氣息如江河傾瀉般,無可抑制的衰落下來。

  目光微凝,冥冥中有大恐怖襲來,玉鼎真人思緒間有那麼一瞬間的空白,等到再度迴轉時,目光所及便是鴻鈞道人那雙淡漠無情、不含絲毫波動的眸子及隱隱迴蕩在耳邊的鐘磬聲響:「老道鴻鈞,今傳下大道三千,凡洪荒生靈,有緣者皆可聽之。」

  其聲悠悠,伴隨著莫名的道韻,遍傳此諸天萬界、洪荒大地。

  玉鼎真人在那失去意識的瞬間,突然間想到,這樣的景象,他似乎是見到過的。

  那是天地初開後不久,一縷孤魂機緣巧合之下,來到上古洪荒大地之中。借著崑崙鏡中奧妙無窮,隱藏其中,而後崑崙鏡被四處遍尋法寶、探究天地規則的鴻鈞道人所得。上古有神靈,神而自靈神而自明。但從另一方面說來,那些天生地養有大機緣大氣運的先天神靈,又何嘗不是天地規則之下的棋子?

  鴻鈞道人雖然同樣是天地所生的先天神靈,卻不甘於如此。於是另闢蹊徑,從那些先天神靈的伴生法寶入手,想要藉此將解析規則並和大道,脫離桎梏。卻不想功敗垂成,最終只能踏上傳道洪荒、以身合道的道路。而崑崙鏡中那縷孤魂,亦是於鴻鈞道人功敗垂成瞬間,落入崑崙山上一方先天玉石之中。而後又若干年,方在玉清元始天尊點化之下,化作人形,被收為弟子。

  真耶?幻耶?是耶?非耶?

  …… ……

  原本的封神戰場,周軍營地外百里所在,突然狂風大作,似是有白日星墜。等到被吹得東倒西歪的草木慢慢舒展,恢復原本的形態時,便見原本空無一人的空地上,現出羽衣鶴氅、清冷如玉的身影。卻正是那消失於周軍大營中的崑崙十二仙之一,闡教玉鼎真人。

  伴隨著手中斬仙劍出,於虛空中劈開幽深裂縫,那好似沒個正行模樣的陸壓道人亦是現身而出,出現在玉鼎真人身前不遠的空地上。

  第70章

  「你這人倒是好不講道理!」

  唇角含笑, 目中流露出幾分似笑非笑的意味,陸壓道人卻是先行一步控訴,似真似假道:「貧道好心助你, 怎知你竟是如此不講道理之徒。」

  「我是何等樣子, 道君莫不是不清楚?」

  冷冷回復了一句, 並不去做這些無謂的爭辯, 玉鼎真人卻是進而反問道:「只是不知道君此番又是何意?」

  花非花,霧非霧。昨日之日不可留,今日多煩憂。縱使是長生久視法力無邊的仙神, 亦有力有不逮之時。只要不曾超脫過去現在未來, 踏入那不可言說之境,那麼世間萬物, 終會走向歸墟寂滅。譬如蜉蝣之朝生暮死, 人之匆匆百年,抑或是仙神之千年萬載,只不過時間有長短, 力量有高低, 歲月有不同而已。

  天地不仁,眾生於此,並無太大區別。至少就玉鼎真人所知道的,那些所謂的仙妖神魔, 不管有著怎樣的出身根腳、神通修為, 在生死這樣的大恐怖面前, 所具有的定力或許並不如那些心性優質的凡人。

  蚍蜉撼大樹, 螻蟻之力, 亦可傾天。仙神絕跡的時代里,占據天地主角地位的凡人們所奉行的真理, 在這仙神顯聖妖魔亂舞的上古洪荒里,並不適用,但這並不意味著當中的一些道理便全然失去了任何效用。

  「貧道之意,總歸……能拉一個便拉一個」

  眼角眉梢浮起薄薄的譏誚,但見陸壓道人這位素日裡總是玩世不恭看似遊手好閒的散仙身上,似乎有那麼一瞬間,流露出一種深沉而又複雜難言到極致的感傷,及至下一刻,又轉化為冷冽到極致的殘酷:「至於爾等是否能夠及時醒轉,找回本身,又與貧道何干?」

  大道獨行,每個人所選定的道路不同,走向的終點亦不相同。凡世間有渴望超凡脫俗者,以大機緣大恆心大毅力,披荊斬棘,最終脫胎換骨白日飛升,成為世俗傳說中的一員。驀然回首,卻發現這一路行來,所謂的親人、朋友、愛人……如是種種者,皆化作一抔黃土。碧落黃泉,縱有餐風飲露上天入地之能,亦難尋過去半點時光。

  何以如此?

  只因在這天地之中,大家本就是彼此孤獨卻又彼此依存的存在。

  世間並無兩片完全一樣的葉子,這是怎樣的造化神奇都無法孕育的存在。然而這並不意味著,在無盡時空與漫長歲月中,你之所見所知,便是獨一無二。於凡夫俗子而言,時光如流水,一經流逝便再也無法追尋,可在這道法顯聖的時代,世間同樣有大神通者,可以於時間下游逆流而上,追溯過去。過去時空中的某一件小事,在現在或未來的時空中也許會發生莫大變故,並最終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但卻少有人知曉,下游時空中的某一點變動,同樣有可能給現在乃至過去的時空,造成極大影響。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