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頁
繼而一指玉清元始, 對著上清通天道:「不過元始所言,並非不無道理。若是真有那一天,那麼……」
…… ……
實則神靈天生,乃是盤古開天闢地, 身化萬物之後, 誕生於此天地之間的第一批生靈。生而為神, 神而自靈神而自明, 並不同於那些後天的、懵懂宛若一張白紙的生靈幼崽。早在化形誕生的那一日起, 對於自身職責命運,就隱隱然間有了一定脈絡。
三清為盤古正宗, 嫡系血脈,乃是盤古元神化生,生來便有大神通大威能以及大使命。三兄弟間理念思想不同,於一定程度上,恰是盤古三種不同思想的延續。
只是大道三千,並無高下優劣之分。三清之間的不同理念,同樣如此。且彼此之間,誰也無法說服誰,亦無法叫他們當中的哪一方,循著自己的理念去走。
便如通天所秉承的有教無類,以這位上清教主的智慧神通,又豈會不清楚,這樣的理念一經現世,又將會給自己樹立多少敵手。不說其他,單他這位兄長元始所要走的道路,便註定了同自身對立。
然而凡有大成就者,無不是心志堅定絕不會輕易為外物所動搖之輩。大道理念之爭,又豈容退縮規避?故而玉清元始也好太清老子也罷,都只是試圖說服通天,卻並不曾叫其放棄。甚至於三清兄弟之間,對日後下場,也早已有了預料。
…… ……
此刻尚在西方之地尋摸寶物的鴻鈞道人並不知曉,自己的動作雖說隱蔽,卻叫精修因果之道的接引道人,察覺到了幾分不妥。更不知道那崑崙山上,自己的三個未來徒弟,在一番爭執之後,審視自身深感現下實力不濟,已是掘地三尺,想要尋摸出一些個天材地寶,壯大自身。
不過鴻鈞道人就算知道了,一時半會兒也走不開。無他,此西方之地雖說較其他地界而言,林木稀少分外貧瘠,可那寶物卻是不少。且由於此地的地主接引道人想要等好基友化形之後再一起探索的緣故,諸般寶物,現下都處於蒙塵狀態。
自是叫那沉迷於搜刮天材地寶的鴻鈞道人欣喜非常,深感自己當真福緣深厚運勢非凡。大有暢飲一杯,長嘯一聲以此來抒發那天地之大,古往今來上下四方,皆可去得的豪情。
「尋寶使我快樂~」
似模似樣的感嘆一聲,揚手將那十二品功德金蓮和八寶功德池收入袖中。鴻鈞道人忽的心有所感,凝眉遙遙遠望,有鬱悶不甘等諸多情緒自面上透出。而後又如鏡花水月般,飛快斂去。繼而跨越空間,去往下一處地界。
「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
不周山在崑崙山之西北,為盤古脊柱所化,又被稱之為「天柱」。正是那共工與顓頊爭帝,怒而撞毀的不周。而鴻鈞道人此前目光所望,正是那天柱不周方向。
然而縱使是玉鼎真人再如何的天資聰穎,一時間也無法判斷,這位便宜師祖為什麼會浮現出這樣的情緒。那所望向的,又究竟是何處。
是天柱不周,還是崑崙,又或者是天外天紫霄宮?抑或者是,更為久遠的地方?
天上地下,宇宙洪荒萬古洪流之中,又有什麼,值得這位老祖露出這樣的神情?
…… ……
菩提樹下,點點靈光閃爍之間,接引道人忽的自入定中醒來。心潮湧動神思跳躍之下,卻是對那菩提靈根當中的靈識道:「道友,你我是不是忘記了什麼?」
「噫,有嗎?」
神靈歲月漫長,可那菩提樹身為天地間的第一株菩提靈根,從誕生靈識開始,就一直身處在這西方靈山之地,不曾離開。而准提道人雖然比菩提靈根化形更早,卻也是本著不拋棄不放棄的原則,一直守在小夥伴身邊,等候小夥伴化形成功。
因此,接引道人也好,未來的准提道人也罷,此刻漫長時光中的記憶里,充滿著千篇一律的論道修行內容,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亦無從遺忘。
但菩提靈根中的靈識對自家小夥伴向來信服,聽出接引道人語氣里的疑問與不解,當即審慎己身,意圖找出那被自己遺忘的地方。不成想心中忽然有大警兆生出,正待提醒自家小夥伴,卻忽的引動陣法,小心翼翼的將靈識隱藏起來,把自己偽裝成一株未曾生出靈識的菩提樹。
接引道兄曾經說過,如他這等先天靈根生出靈識者,少之又少。而天地間有大恐怖,保不准有過路的神靈生出歹意,抹去他的靈識,而後將那菩提靈根收為己用。故而若是有身份不明的神靈闖入,當以隱藏自身為重。
最開始,接引道人的告誡並未被菩提樹中的靈識放在心上。不過架不住接引道人是個「老實憨厚」的,一次又一次,一天又一天,一遍又一遍的在其耳邊告誡著。因此,雖然事出突然且沒有太多的準備,那菩提靈根中的靈識卻是在察覺鴻鈞道人到來的第一瞬間,便將自己偽裝成一株普普通通的菩提樹,即使做出應對。
「接引道兄果真是深謀遠慮見識深遠!」
菩提樹葉沙沙作響,恰如那菩提樹中,及時做出應對之後,方才有閒心打量外界,卻被鴻鈞道人那恐怖的氣機所驚嚇,進而瑟瑟發抖的某位未來西方教教主,准提道人。
例行在心裡吹了一發自家小夥伴的彩虹屁,未來的准提道人卻是不由得對自家小夥伴的命運,感到擔憂。並在心中默念著:「這個人這麼恐怖,他想要做什麼?應該不會想要對接引道兄不利吧。」
…… ……
實則神靈天生,乃是盤古開天闢地, 身化萬物之後, 誕生於此天地之間的第一批生靈。生而為神, 神而自靈神而自明, 並不同於那些後天的、懵懂宛若一張白紙的生靈幼崽。早在化形誕生的那一日起, 對於自身職責命運,就隱隱然間有了一定脈絡。
三清為盤古正宗, 嫡系血脈,乃是盤古元神化生,生來便有大神通大威能以及大使命。三兄弟間理念思想不同,於一定程度上,恰是盤古三種不同思想的延續。
只是大道三千,並無高下優劣之分。三清之間的不同理念,同樣如此。且彼此之間,誰也無法說服誰,亦無法叫他們當中的哪一方,循著自己的理念去走。
便如通天所秉承的有教無類,以這位上清教主的智慧神通,又豈會不清楚,這樣的理念一經現世,又將會給自己樹立多少敵手。不說其他,單他這位兄長元始所要走的道路,便註定了同自身對立。
然而凡有大成就者,無不是心志堅定絕不會輕易為外物所動搖之輩。大道理念之爭,又豈容退縮規避?故而玉清元始也好太清老子也罷,都只是試圖說服通天,卻並不曾叫其放棄。甚至於三清兄弟之間,對日後下場,也早已有了預料。
…… ……
此刻尚在西方之地尋摸寶物的鴻鈞道人並不知曉,自己的動作雖說隱蔽,卻叫精修因果之道的接引道人,察覺到了幾分不妥。更不知道那崑崙山上,自己的三個未來徒弟,在一番爭執之後,審視自身深感現下實力不濟,已是掘地三尺,想要尋摸出一些個天材地寶,壯大自身。
不過鴻鈞道人就算知道了,一時半會兒也走不開。無他,此西方之地雖說較其他地界而言,林木稀少分外貧瘠,可那寶物卻是不少。且由於此地的地主接引道人想要等好基友化形之後再一起探索的緣故,諸般寶物,現下都處於蒙塵狀態。
自是叫那沉迷於搜刮天材地寶的鴻鈞道人欣喜非常,深感自己當真福緣深厚運勢非凡。大有暢飲一杯,長嘯一聲以此來抒發那天地之大,古往今來上下四方,皆可去得的豪情。
「尋寶使我快樂~」
似模似樣的感嘆一聲,揚手將那十二品功德金蓮和八寶功德池收入袖中。鴻鈞道人忽的心有所感,凝眉遙遙遠望,有鬱悶不甘等諸多情緒自面上透出。而後又如鏡花水月般,飛快斂去。繼而跨越空間,去往下一處地界。
「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
不周山在崑崙山之西北,為盤古脊柱所化,又被稱之為「天柱」。正是那共工與顓頊爭帝,怒而撞毀的不周。而鴻鈞道人此前目光所望,正是那天柱不周方向。
然而縱使是玉鼎真人再如何的天資聰穎,一時間也無法判斷,這位便宜師祖為什麼會浮現出這樣的情緒。那所望向的,又究竟是何處。
是天柱不周,還是崑崙,又或者是天外天紫霄宮?抑或者是,更為久遠的地方?
天上地下,宇宙洪荒萬古洪流之中,又有什麼,值得這位老祖露出這樣的神情?
…… ……
菩提樹下,點點靈光閃爍之間,接引道人忽的自入定中醒來。心潮湧動神思跳躍之下,卻是對那菩提靈根當中的靈識道:「道友,你我是不是忘記了什麼?」
「噫,有嗎?」
神靈歲月漫長,可那菩提樹身為天地間的第一株菩提靈根,從誕生靈識開始,就一直身處在這西方靈山之地,不曾離開。而准提道人雖然比菩提靈根化形更早,卻也是本著不拋棄不放棄的原則,一直守在小夥伴身邊,等候小夥伴化形成功。
因此,接引道人也好,未來的准提道人也罷,此刻漫長時光中的記憶里,充滿著千篇一律的論道修行內容,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亦無從遺忘。
但菩提靈根中的靈識對自家小夥伴向來信服,聽出接引道人語氣里的疑問與不解,當即審慎己身,意圖找出那被自己遺忘的地方。不成想心中忽然有大警兆生出,正待提醒自家小夥伴,卻忽的引動陣法,小心翼翼的將靈識隱藏起來,把自己偽裝成一株未曾生出靈識的菩提樹。
接引道兄曾經說過,如他這等先天靈根生出靈識者,少之又少。而天地間有大恐怖,保不准有過路的神靈生出歹意,抹去他的靈識,而後將那菩提靈根收為己用。故而若是有身份不明的神靈闖入,當以隱藏自身為重。
最開始,接引道人的告誡並未被菩提樹中的靈識放在心上。不過架不住接引道人是個「老實憨厚」的,一次又一次,一天又一天,一遍又一遍的在其耳邊告誡著。因此,雖然事出突然且沒有太多的準備,那菩提靈根中的靈識卻是在察覺鴻鈞道人到來的第一瞬間,便將自己偽裝成一株普普通通的菩提樹,即使做出應對。
「接引道兄果真是深謀遠慮見識深遠!」
菩提樹葉沙沙作響,恰如那菩提樹中,及時做出應對之後,方才有閒心打量外界,卻被鴻鈞道人那恐怖的氣機所驚嚇,進而瑟瑟發抖的某位未來西方教教主,准提道人。
例行在心裡吹了一發自家小夥伴的彩虹屁,未來的准提道人卻是不由得對自家小夥伴的命運,感到擔憂。並在心中默念著:「這個人這麼恐怖,他想要做什麼?應該不會想要對接引道兄不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