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好啊,多謝娘娘。」王臻華自然笑納。

  「昨兒個鄰家姜娘子來上門拜訪,知道婧娘跟陳家的親事告吹後,還挺熱心地說要給婧娘介紹人家呢……」李氏坐在王臻華身邊,絮絮說道。

  「爹爹的喪事剛辦完,大娘恐怕要等上一年才能說親了。」王臻華舀起一塊南瓜,輕輕一咬,入口香滑軟甜,讓她不禁眯了眯眼,李氏熬羹湯的手藝確實堪稱一絕。

  「婧娘年紀還小,等上一年也還來得及。」話雖這麼說,但李氏還是嘆了口氣,喪父長女日後要尋門好親只怕不容易,不過再發愁也是一年後該操心的事了,她將注意轉到兒子身上,「臻華,你以往讀書都由你爹爹教導,如今他過世了,你總不能就憑自學……」

  「娘娘這話倒是提醒我了。」 王臻華不由停下舀湯的手,慢慢露出一個笑容來,「我這樣閉門造車,既耽誤時間,又浪費精力,真是天字第一號的蠢材。」

  作者有話要說:

  ☆、第六章

  去書院讀書和請先生單獨授課,兩種方法各有利弊。

  吃小灶固然全面具體有針對性,但目前王昱不在了,李氏的人脈都在後宅婦人里打轉,要尋一個博學大儒來當她的授業講師,難度實在不低。

  去書院讀書,王臻華最怕的一點是跟別人混住。

  祝英台是碰上一個超級粗線條的梁山伯當舍友,才沒有在三年求學中暴露女兒身份,王臻華能不能有這個好運氣就說不定了。

  當然,去書院讀書的好處也是現成的。一來前世上了十幾年學,王臻華更熟悉這種教學模式;二來書院結識的同窗好友,是她在守孝期間所能結識的唯一人脈。

  「汴梁哪個書院比較好?」王臻華問道。

  「除了國子監,汴梁城裡大大小小的書院有十幾個,其中最聞名的就是白羽書院和明山書院。」李氏對這個也算了解一二,平日交際時,很多夫人都會提到自家子侄在哪讀書,「不過這兩家書院的入學考試很難,去報名的十之七八都要刷下來,只有一小部分頂尖的能入學。」

  「考試很難?」王臻華嘴裡有點發苦。

  「你爹中秋時不就說過嗎?以我兒的程度,足以應付那些書院的入學考試了。」李氏對王臻華很有信心,一點都不擔心這個,「其實最好的應該是國子監,但那裡名額有限,你爹在或許還能活動活動,給你弄個名額,如今……咱們也只能瞄準其他書院了。」

  王臻華隨手翻了一下桌上的書,原主已經學到《中庸》了。

  這麼看來,想要自學並過了書院的入學考試,少說要學透這四本書。幸好原主是個勤奮紮實的,每一本都注經釋義,王臻華就算從頭學起來,也不至於抓瞎。

  「娘娘可知道,這些書院平時吃住都在哪裡?」王臻華又問。

  李氏仔細回憶了一下,才慢慢道,「外地的學子大都住在書院,住宿伙食因各書院的條件而異。像明山書院,就是幾人擠在一間號舍;像白羽書院,條件稍好一些,是幾人合住一個院子。不過,這些書院都不允許帶僕役伺候,凡事都要自己動手。」

  王臻華不由鬆口氣,也有心情開玩笑了,「這白羽書院,看來還挺財大氣粗的。」

  李氏卻有點發愁。

  這個兒子來得艱難,自落地就被官人當眼珠子一樣捧在手心裡,從小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比個小娘子都夭深居簡出。這下突然離家求學,身邊還一個伺候的人都不能帶……李氏幾乎可以預見自家兒子在書院吃盡苦頭,可憐巴巴,瘦得不成人形的前景了。

  「臻華,其實還有幾家書院也不錯,而且都離家近,平日你早上去書院,晚上回家休息,娘給你燉羹湯補身體,也不用你事必躬親,受那些下等人的罪,你看……」李氏極力遊說。

  「娘娘,我能照顧自己。」王臻華哭笑不得,看李氏還是不放心,索性直言,「不知這些書院與明山白羽相比,考中秀才者幾何,考中舉人者幾何,考中進士當朝奏對者又有幾何?」

  「是沒幾個……」李氏耳根軟,一看王臻華主意已定,長長一嘆,「罷了,你如今主意也大了,倘若日後在書院吃到苦頭,可千萬別逞強,托人捎個信回來,娘自會派人來接你。」

  「瞧你說的,就好像明山白羽已經是我的囊中之物了。」王臻華不由失笑。

  「你爹可是探花郎,他的學問就連聖上都稱讚過,他說你行,你就絕對能行!」李氏對亡夫信心十足,看不得王臻華這副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的樣子。

  王臻華看著李氏容光煥發的樣子,深覺肩上重擔好大。

  本來王臻華還想跟李氏打個預防針的,不過現在看來,就算她說了,李氏也只當她謙虛低調。王臻華只好下定主意,拿出對付高考的勁頭,來應對自到古代後的第二場挑戰!

  「白羽書院入學的考試範圍及歷年來的策題,你有沒有渠道弄來?」王臻華悄悄問道。

  「這我就不清楚了。」李氏為難道。

  「咱家的故交好友里,誰有可能有這些東西?」王臻華又問。

  「讓我想想。」李氏擰著眉頭,在屋裡繞了一圈又一圈,突然眼中一亮,「我想起來了!你江伯父的族兄曾在白羽書院做過幾年先生,若去尋他,必能給你找些往年的策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