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頁
到了高聳入雲的地字碑前,“我”前行一步,端手舉起五穀釀成的新酒,復手灑下。金黃的酒液堪堪落在地上,突然一人從百官之中霍然走出,大聲道:“此女並非我大晉皇太女!太女殿下早已在數月之前遇刺時便已遇害身亡,這是亂臣賊子紀琛找來的假冒之人!”
百官頓時譁然一片,不論真假,不論演技,各人的表情真真是精彩至極。驚訝者,有之;茫然者,不少;更多的是“你開玩笑吧”的荒唐。
灑酒的“我”似是為這一出□□為怔住,尚沒有反應。紀琛閒閒托住雙臂,淡淡一笑,並未著惱:“陳大人是昨夜宿醉未醒?青天白日下說什麼渾話?”
那一笑里不見溫度,只有寒芒,令投來探詢目光的諸人紛紛一滯,不少人已畏懼的低下頭去。在什麼時候,他已積威如此,我竟全然不知……
出言者,不是他人,正是揭發言喻之人,兵部尚書陳曉生!
☆、第四十六章
陳曉生膽敢在這樣的場合揭穿紀琛,手上沒有證據我是不信的,果然見他從容不迫地冷冷道:“我看沒醒的是攝政王殿下而非微臣!臣請問攝政王,如果此女真是太女殿下,你可敢當著這天地之面,在這滿朝文武面前與我對質?”
紀琛眯起眼來,捻著音調一字一慢道:“陳曉生,你是老糊塗了吧。你算個什麼東西,竟在太女與太后面前放肆至此。御史台的人呢,就坐看朝官對太女不敬?”
此言一出,大部分人皆或多或少流露出些不平難看。陳曉生是什麼東西?是當朝刑部尚書,官居一品,除了宰相外朝里就他說話最算數。他要再不算什麼東西,其他人那就真不是東西了……
佇立一旁,引導祭典的蕭四可能是在場最平靜的一個。今日這一出他應是早收到了風聲,否則也不會帶我來看戲。
“慢著。”台上的“我”將酒杯放回盤中,微微笑道,“陳尚書想與本宮對質,那便對質就是了。”
猥瑣圍觀的我小小地驚訝了一下,隨即又淡定下來,如果她真是紀琛做出來的,那麼紀琛有多了解我,她就有多了解我。並不值得稀奇,但她處變不驚的淡然倒是令已經起疑的百官又恍惚了一下,嗡嗡的細語聲一層一層從頭蔓延到尾。
孰真孰假,一時難辨。
陳曉生似也為她的坦然稍稍一怔,眼中堅冰卻未消融:“既是如此,臣就不妨問了。”
如我所料,陳曉生所問出的皆是紀糖從小到大種種相關,從已去世皇后的生辰祭日到哪一年哪一月統領哪一司事宜。這些問題別人可能看起來繁瑣異常,但我知道對於紀琛來說,這可能比一加一等於二還要熟稔於心。
那個“紀糖”的應對也在我意料之中,眼睛都不眨一下脫口而出,仿佛就是她親身經歷一般……
隨著陳曉生的發問,百官的態度也漸漸有了傾向,從一開始的懷疑揣測到現在看向陳曉生的莫名其妙。紀琛臉上慢慢掛起了冷笑,看著陳曉生向看一個跳樑小丑一般。他可能正在洋洋自得,而躲著的我卻是心焦如焚,十分煎熬。
從我個人利益出發,我肯定是希望陳曉生一舉揭發那個假紀糖的面目。但我也知道陳曉生與我從來不對付,甚至說極可能也是我的敵人,所以……我萬分糾結地使勁抓了抓頭髮,決定暫時還是坐山觀虎鬥,最好鬥得兩敗俱傷,你死我亡!
陳曉生亦是面容微微失措,仿佛沒有料到她竟對答如流。他的驚慌讓紀糖本就含笑的嘴唇翹得更高,還偏過頭來去看了紀琛一眼,像一個討糖吃的小孩。而紀琛也是沖她溫柔一笑,這兩人還真是配合默契哪……
“咯吱!”一聲脆響驚動旁邊站崗的守衛,他用一種很驚恐眼神看著我手裡。我狠狠扔掉樹枝,唾罵道:“一對狗男女!”
不知道為什麼,守衛的眼神既敬佩又同情……
就在眾人皆以為陳曉生大概真的是喝多了沒睡醒鬧了這麼一出時,我將將瞥見陳曉生眼底一閃而過的精光,尚不及回味其中含義,就聽他不疾不徐拍了兩巴掌:“既然太女殿下已答了如此之多,不妨再回答臣最後一個問題,請問太女殿下,您認識這兩人嗎?”
這才是大招哪……我心中感慨,就見護衛押著一對灰頭土臉的中年男女進了地壇。台上的“我”看清這兩人面容時突地臉色一變,十分生硬道:“這二人是誰,本宮不認識!”
陳曉生冷笑一聲,突地拔出護衛鞘中長劍架在男人脖頸之上,朝著上面大聲喊話:“當真不認識?”
那男人立時嚇得渾身哆嗦,卻是哀傷無比地了看一眼台上,口裡哀求:“大人,你殺了小的吧!小的只是一介平民,萬萬不會和太女殿下有所牽連。”
古語有云,成大事者不拘小節,也不能婦人之仁!這一點對紀琛來說自不成問題,我只覺陳曉生所作所為可笑至極,且不說假冒我的女子究竟是不是人,退一萬步就算那兩人與她真有關聯,你以為紀琛會在意兩條人命嗎?
就在我為陳曉生的天真自信嘆氣時,下一瞬發生的一幕讓我的眼珠子都差點掉在了地上。祭壇前本八風不動,穩如泰山的“我”眼含熱淚,就那麼地在中眾目睽睽之下噗咚跪在地上:“莫、莫要傷我爹娘!”
百官頓時譁然一片,不論真假,不論演技,各人的表情真真是精彩至極。驚訝者,有之;茫然者,不少;更多的是“你開玩笑吧”的荒唐。
灑酒的“我”似是為這一出□□為怔住,尚沒有反應。紀琛閒閒托住雙臂,淡淡一笑,並未著惱:“陳大人是昨夜宿醉未醒?青天白日下說什麼渾話?”
那一笑里不見溫度,只有寒芒,令投來探詢目光的諸人紛紛一滯,不少人已畏懼的低下頭去。在什麼時候,他已積威如此,我竟全然不知……
出言者,不是他人,正是揭發言喻之人,兵部尚書陳曉生!
☆、第四十六章
陳曉生膽敢在這樣的場合揭穿紀琛,手上沒有證據我是不信的,果然見他從容不迫地冷冷道:“我看沒醒的是攝政王殿下而非微臣!臣請問攝政王,如果此女真是太女殿下,你可敢當著這天地之面,在這滿朝文武面前與我對質?”
紀琛眯起眼來,捻著音調一字一慢道:“陳曉生,你是老糊塗了吧。你算個什麼東西,竟在太女與太后面前放肆至此。御史台的人呢,就坐看朝官對太女不敬?”
此言一出,大部分人皆或多或少流露出些不平難看。陳曉生是什麼東西?是當朝刑部尚書,官居一品,除了宰相外朝里就他說話最算數。他要再不算什麼東西,其他人那就真不是東西了……
佇立一旁,引導祭典的蕭四可能是在場最平靜的一個。今日這一出他應是早收到了風聲,否則也不會帶我來看戲。
“慢著。”台上的“我”將酒杯放回盤中,微微笑道,“陳尚書想與本宮對質,那便對質就是了。”
猥瑣圍觀的我小小地驚訝了一下,隨即又淡定下來,如果她真是紀琛做出來的,那麼紀琛有多了解我,她就有多了解我。並不值得稀奇,但她處變不驚的淡然倒是令已經起疑的百官又恍惚了一下,嗡嗡的細語聲一層一層從頭蔓延到尾。
孰真孰假,一時難辨。
陳曉生似也為她的坦然稍稍一怔,眼中堅冰卻未消融:“既是如此,臣就不妨問了。”
如我所料,陳曉生所問出的皆是紀糖從小到大種種相關,從已去世皇后的生辰祭日到哪一年哪一月統領哪一司事宜。這些問題別人可能看起來繁瑣異常,但我知道對於紀琛來說,這可能比一加一等於二還要熟稔於心。
那個“紀糖”的應對也在我意料之中,眼睛都不眨一下脫口而出,仿佛就是她親身經歷一般……
隨著陳曉生的發問,百官的態度也漸漸有了傾向,從一開始的懷疑揣測到現在看向陳曉生的莫名其妙。紀琛臉上慢慢掛起了冷笑,看著陳曉生向看一個跳樑小丑一般。他可能正在洋洋自得,而躲著的我卻是心焦如焚,十分煎熬。
從我個人利益出發,我肯定是希望陳曉生一舉揭發那個假紀糖的面目。但我也知道陳曉生與我從來不對付,甚至說極可能也是我的敵人,所以……我萬分糾結地使勁抓了抓頭髮,決定暫時還是坐山觀虎鬥,最好鬥得兩敗俱傷,你死我亡!
陳曉生亦是面容微微失措,仿佛沒有料到她竟對答如流。他的驚慌讓紀糖本就含笑的嘴唇翹得更高,還偏過頭來去看了紀琛一眼,像一個討糖吃的小孩。而紀琛也是沖她溫柔一笑,這兩人還真是配合默契哪……
“咯吱!”一聲脆響驚動旁邊站崗的守衛,他用一種很驚恐眼神看著我手裡。我狠狠扔掉樹枝,唾罵道:“一對狗男女!”
不知道為什麼,守衛的眼神既敬佩又同情……
就在眾人皆以為陳曉生大概真的是喝多了沒睡醒鬧了這麼一出時,我將將瞥見陳曉生眼底一閃而過的精光,尚不及回味其中含義,就聽他不疾不徐拍了兩巴掌:“既然太女殿下已答了如此之多,不妨再回答臣最後一個問題,請問太女殿下,您認識這兩人嗎?”
這才是大招哪……我心中感慨,就見護衛押著一對灰頭土臉的中年男女進了地壇。台上的“我”看清這兩人面容時突地臉色一變,十分生硬道:“這二人是誰,本宮不認識!”
陳曉生冷笑一聲,突地拔出護衛鞘中長劍架在男人脖頸之上,朝著上面大聲喊話:“當真不認識?”
那男人立時嚇得渾身哆嗦,卻是哀傷無比地了看一眼台上,口裡哀求:“大人,你殺了小的吧!小的只是一介平民,萬萬不會和太女殿下有所牽連。”
古語有云,成大事者不拘小節,也不能婦人之仁!這一點對紀琛來說自不成問題,我只覺陳曉生所作所為可笑至極,且不說假冒我的女子究竟是不是人,退一萬步就算那兩人與她真有關聯,你以為紀琛會在意兩條人命嗎?
就在我為陳曉生的天真自信嘆氣時,下一瞬發生的一幕讓我的眼珠子都差點掉在了地上。祭壇前本八風不動,穩如泰山的“我”眼含熱淚,就那麼地在中眾目睽睽之下噗咚跪在地上:“莫、莫要傷我爹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