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九章光芒萬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在打扮妥當之後,衛泱便從內室走了出來,而徐紫川已經在外室等了很久。

  衛泱走上前,一臉不確定的問徐紫川,「如何?」

  「好看,很好看。」徐紫川答。

  儘管徐紫川從不吝對她的誇獎,但驟然得了徐紫川的稱讚,衛泱還是多少有些害羞。

  她微紅著臉又問:「不覺得我這樣打扮有些怪嗎?」

  「衛泱,真的很好看。」徐紫川一臉認真的說。

  衛泱知道,徐紫川絕對不會對她說謊,既然徐紫川說她這樣好看,那她就是真的很好看。

  若是在別的時候被徐紫川如此稱讚,她一定會高興到飄飄然。

  但眼下,她卻有些高興不起來。

  不止徐紫川的讚美不能讓她覺得歡喜,這世上的其他好事也無法讓她覺得高興起來。

  因為她即將要去完成一件事,而這件事必將讓她遭到許多不理解她為什麼要做這件事之人的唾罵。

  所以她心裡很壓抑,很掙扎,很痛苦。

  但為了大計,為了最終的勝利,她今天必須要完美的完成這件事。

  衛泱想著,沒再繼續與徐紫川探討她美還是不美這個問題,她抬手正了正頭頂的大鳳冠,問趙興:「瀾皇兄與漓皇弟何在?」

  趙興躬身應道:「回長公主,二位王爺已經在福熙宮外。」

  衛泱點頭,又抬眼望向身旁的徐紫川,「那我走了。」

  徐紫川沒有說什麼,只是一路將衛泱送到了殿外。

  衛泱在殿外的雨檐下站定,「我不會去太久,就回來。」

  「衛泱,你來。」徐紫川說。

  衛泱只當徐紫川是有什麼悄悄話要對她說,於是立馬依著徐紫川的話湊上前。

  不想她的耳朵沒能等到徐紫川囑咐的話音,下巴卻等來了徐紫川修長好看的手指

  徐紫川輕輕的端起了衛泱的下巴,這個動作要多曖昧有多曖昧。

  衛泱原本跳的還算正常的心臟,忽然狂跳起來。

  她的臉瞬間通紅,紅到蓋過了臉上塗的胭脂。

  紫…紫川該不會是想當著這麼多人的面親她吧?

  她從來都不知道紫川的骨子裡竟然也有如此狂野的一面。

  儘管覺得這樣不大合適,可既然紫川那麼想親她,那就親吧。

  衛泱想著,羞羞怯怯的閉上了眼,等待著徐紫川的吻落下。

  誰知,徐紫川的吻卻遲遲沒有落下。

  就在衛泱有些納悶的時候,她的嘴忽然被徐紫川的手輕輕擠開,接著她就感覺到有什麼東西被塞進了她的嘴裡。

  是……糖?

  衛泱睜開眼,一臉不解的望著面前的徐紫川。

  「吃甘甜的東西可以讓人覺得愉悅,也可以讓人凝神靜氣。我知道你即將要去完成的事,是你很不想去做的事,但我卻不能阻止你去做,也無法代替你去做,我只有這塊糖果。」

  衛泱知道紫川疼她,疼進骨子裡的那種疼。

  只要有紫川陪著疼著,無論她在外間受到多少誤解和委屈,她都不覺得難過。

  因為她有這世上最好的藥,因為她身邊有個一笑就能治癒她全部傷痛的人。

  衛泱望著徐紫川,本來想說點兒什麼。

  可徐紫川塞進她嘴裡的那粒糖塊實在太大了,大到她說話都說不利索。

  衛泱醞釀了半天,只含糊的用鼻子發出了一個「嗯」字,便沖徐紫川揮揮手,轉身向福熙宮外走去。

  剛走出福熙宮,衛泱就見衛瀾和衛漓侯在門外。

  今日,衛瀾和衛漓也是盛裝打扮,身穿吉服,頭戴金冠。

  在晨光的照耀下,衛瀾和衛漓都是閃閃發光,恍若神子,卻不知在這兄弟倆眼中,衛泱才是真正的光芒萬丈。

  衛泱細細打量了衛瀾和衛漓幾遍,心想,果然是人靠衣裝。

  儘管衛瀾臉上的傷疤依舊猙獰,儘管衛漓還是一臉的稚氣。

  但在華服與金冠的映襯下,沒人會懷疑這兩位氣質卓絕的男子就是才得封的溫王與順王。

  只是,衛瀾和衛漓看起來卻明顯有些精神不濟,眉眼間堆滿了疲憊之色。

  其實這也難怪,昨日午後,衛瀾和衛漓才剛從皇陵趕回來。

  一路幾乎不眠不休,快馬加鞭的趕路,都是血肉之軀怎麼吃的消。

  衛泱原本是想讓衛瀾和衛漓好生休息一下,等兩人養足了精神再隨她一道來做那件事。

  但樊太后那邊實在太過急不可耐,若衛瀾和衛漓是在昨日一早就回了宮,衛泱可以肯定,她今日要做的事,昨日應該就做了。

  衛泱瞧瞧衛瀾,再望望衛漓,既抱歉又心疼。

  「你們辛苦了。」衛泱對衛瀾和衛漓說。

  因為嘴裡含著糖,衛泱說話有些含糊,但衛瀾和衛漓都聽清楚了。

  「皇姐,攆轎已經備好,請皇姐上轎。」衛漓極恭敬的對衛泱說。

  衛泱偏頭望了一眼身後的攆轎,並沒有要坐上去的意思。

  「一起走吧。」衛泱對衛瀾和衛漓說。

  這是一起走去正大光明殿的意思,也是往後都要一起走下去的意思。

  衛泱說完這句,便邁開腳步向前走去。

  衛瀾和衛漓趕忙追上衛泱的腳步。

  ……

  自四月初九,逼宮之事發生以後,早朝之上人就再也沒齊過。

  而今日,朝堂之上烏泱泱的全是人,原先告病,甚至那些欲高老的朝臣今日都來了。

  宗室貴戚,國之肱骨,悉數到場,可以說這是自樊太后攝政以來,人最齊的一次早朝。

  之前告病和欲告老的人到場,並不讓人覺得意外和驚奇。

  真正叫人覺得驚訝的是,因幫助已故的皇上逼宮,後因逼宮失敗被太后軟禁在府上的樊氏兄弟,以及安國公寧琛今日也到了。

  儘管對樊氏兄弟與寧琛的到來甚感驚奇,但仔細一想眾人便覺得這三人的到來其實很合情合理。

  樊氏兄弟與寧琛之前雖然遭太后軟禁,也暫時免了官職,但卻沒有被削爵。

  既然還是輔國公,也還是安國公,那麼樊氏兄弟和寧琛在今日,在這要決定大夏下一任君王的絕對會被載入史冊的這次早朝上,絕對有資格占據一席之地。

  就憑他們國公的身份,他們便有資格發出自己的聲音,提出自己的意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