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章誰敢有異議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奴婢不怕。」福來嘴上說著不怕,但從神情來看,分明就是怕的要命。

  「在我這兒,你無需勉強。」衛泱勸道。

  「奴婢想陪長公主去。」福來堅持。

  衛泱看的出,福來之所以堅持要隨她去景和宮,絕不是抱著什麼故地重遊的心思。

  除非是瘋子或變態,否則誰閒來無事會想要去自己的夢魘之地故地重遊。

  福來如此,究竟是不放心她,怕她一氣之下在景和宮鬧出事來,還是想要借重遊景和宮,來試著打敗困擾自己三年之久的心魔。

  但無論福來是怎麼打算的,衛泱都很讚賞福來的勇氣。

  「好丫頭,你就隨我一道過去吧。」

  ……

  聽說衛泱在殿外求見,坐在案後的樊昭不禁嘆了口氣,揉著她發痛發脹的太陽穴。

  樊昭心裡清楚,衛泱一定是為衛沁的事而來的。

  樊昭可以發誓,這回在衛沁生病的這件事上,她真真是冤枉的。

  她會派人直接去用弓弦勒死衛沁,卻不屑用不叫人給生病的衛沁治病這種手段來對付衛沁。

  這都是底下那些自作聰明的人,胡亂揣測她的心意而做出來的傻事。

  她也是才聽說衛沁病重,而原因是尚宮局的人剋扣了衛沁的用炭,而太醫院的人則有意怠慢對衛沁風寒之症的治療。

  這一切都不是她的屬意,她真心冤枉。

  但衛泱一定不肯相信她與這些事無關。

  即便她與衛泱解釋,衛泱也不會信她的話,反而會罵她虛偽,從此更加的討厭她這個母后。

  樊昭心裡氣,氣那些自作聰明的奴才。

  她總要讓那些奴才,為他們做的「好事」付出代價。

  見樊昭只顧著揉太陽穴,也不說話,梁來喜忍不住問了一句,「太后,要不要把靈樞長公主請進來啊?」

  樊昭輕嘆一聲,沖梁來喜說:「叫她進來吧。」

  原以為衛泱一定會是怒氣沖沖的闖進殿來,張口就要質問她些什麼。

  沒想到衛泱卻是一臉平靜安詳,壓根就不像是來興師問罪的。

  樊昭很納悶,而更叫樊昭納悶的是衛泱竟然還恭恭敬敬的沖她行了一禮,道了一聲安好。

  樊昭意外至極,不該是這樣的。

  泱兒這孩子究竟葫蘆里賣的什麼藥?

  「我今日來景和宮是想求太后一件事。」衛泱與樊昭說,口氣不冷也不熱。

  原是因為有求於她,衛泱對她的態度才會這樣和氣。

  衛泱究竟要求她什麼?想來應該不是輕而易舉就能辦到的事。

  但只要衛泱開口求她,就算是再不容易辦的事,她也會儘量想想辦法。

  「說吧,什麼事?」樊昭問。

  「我想求樊太后給漓皇弟的生母劉太美人晉晉位份。」

  衛泱如此鄭重其事的來求她,就是為了區區一個劉太美人?

  這事兒也太簡單了。

  「劉氏眼下是正七品的美人,若要晉升,便該晉升為從六品的貴人。」樊昭說,這就算是答應衛泱的請求了。

  但衛泱並未謝恩,「請太后將劉太美人晉升為從五品的嬪。」

  樊昭就知道衛泱來求她辦的事一定沒那麼簡單,將正七品的劉太美人晉封為從六品的劉太貴人是很輕而易舉的事。

  可是一下子將劉太美人提拔為從五品的劉太嬪,這樣越級晉升,還一越就是數級,是有違宮規和祖制的。

  泱兒這孩子,還真是給她出了個難題。

  衛泱自然曉得越級晉升後宮妃嬪有違祖制和禮法,大夏的歷代君王沒有一個敢輕易這樣做,但樊太后一定敢。

  樊太后辦事一向雷厲風行,很多時候都會視禮法和祖制為無物。

  正因了解,衛泱才敢來求樊太后。

  「太后不答應,難道是心懷顧慮?」衛泱望著樊昭說,「眼下,無論是在前朝還是後宮,只要是您下達的旨意,有哪個敢提出異議?」

  樊昭聽了衛泱的話,並未覺得得意。

  她覺著衛泱這分明就是話裡有話,在嘲諷她獨斷專行。

  樊昭不悅,卻捨不得與衛泱生氣。

  「這件事母后應下了,稍後就會命人擬旨晉封劉氏為太嬪,並曉諭後宮。」

  衛泱得了這話,還是未與樊昭道謝,「有一件事,我覺得需要向太后回稟。」

  樊昭點頭,示意衛泱說。

  「我已經請劉太美人,不,眼下應該稱劉太嬪了。我已經請劉太嬪遷到靜安宮的正殿住,去照料我身患重病的三皇姐衛沁。」

  樊昭聽了這話,心中方才瞭然。

  她原本以為衛泱求她給劉氏越級晉封,是為撫慰即將外出遊學的衛漓,卻不想衛泱這樣做,還是為了衛沁。

  「太后可知衛沁患病的事?」衛泱問。

  衛泱終究還是與她扯到了衛沁的事。

  樊昭無奈又委屈,「哀家也是才聽說。」

  衛泱聽了這話,沒有應聲,只是滿臉嘲諷的沖樊昭笑了笑,便退身告辭了。

  樊昭失落,極其失落,她原以為衛泱會藉此與她爭執幾句,指責她說謊,並堅稱衛沁會患病一定是與她脫不了干係。

  而衛泱卻沒有。

  難道這孩子已經恨她恨到連話都不願再與她多說一句了?

  樊昭氣衛泱總是沒大沒小的頂撞她,可相比之下,她更怕衛泱不理她。

  形同陌路可遠比爭執不休要扎心。

  樊昭長嘆一聲,她與衛泱母女似乎一日比一日更加疏離陌生了。

  ……

  聽說衛泱出了靜安宮以後就直接去了景和宮,徐紫川料想,以衛泱脾氣,就算沒在景和宮大鬧,也必定與樊太后起了齟齬。

  於是,徐紫川便特意命小廚房給衛泱燉了一盅百合銀耳羹。

  這湯羹不但清甜可口,最要緊的還是有疏肝解郁的功效,正適合剛從景和宮回來的衛泱吃。

  然而令徐紫川意外的是,衛泱並不是氣沖沖的回來的,而是喜滋滋的回來的。

  「你不是去了景和宮嗎?」徐紫川問。

  衛泱點頭,「我是去了景和宮一趟。」

  「那你怎麼……」

  「臨走前你不是一再叮囑我,讓我無論遇上什麼事都要心平氣和嗎?」

  徐紫川笑笑,「你何時這麼聽我的話了?」

  「我不是一向都很聽你的話嗎?」衛泱反問一句。

  「沒有大發雷霆,沒有去景和宮大鬧一場。衛泱,你今天做的很好。」徐紫川誇獎說。

  衛泱聽了這話,顯得很不好意思,她覺得她做的根本就沒有徐紫川夸的這麼好。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