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六章江山繁華與他無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漓皇弟這是做什麼,地上涼,可仔細凍壞了。」衛瀾趕著說趕著將衛漓從地上扶起來。

  「弟弟唐突,可只要一想到明年不能再與皇兄一同守歲,心裡就難過。」衛漓一臉愁苦的說,「弟弟聽說,過了十五皇兄就要啟程去同州了。弟弟原以為皇兄最快也要出了正月再啟程,誰知……」

  「重修邊牆是關係到邊境安定的大事,自然是越早展開越好。」衛瀾應道。

  「皇兄這一走,只怕得有兩三年回不來吧。」

  何止兩三年,若無太后或皇上的召令,在同州一待五六年,甚至七八年都有可能。

  想到這兒,衛瀾心中也是惆悵。

  但衛瀾卻不願在衛漓這個弟弟面前露怯,只得故作坦然的說:「在其位,就要謀其事。既然太后將我放到工部歷練,我就一定要做好分內之事。修築邊牆是利國利民的好事,能為咱們大夏的江山穩固,百姓們的安居樂業獻上微薄之力,皇兄覺得很欣慰,也由衷覺得光榮。皇兄只是有些不放心皇弟你,皇兄不在宮裡的這段日子,漓皇弟一定要保重。」

  「瀾皇兄不必牽掛弟弟,皇兄您出門在外,才應該更加珍重自己。」

  衛瀾聞言,沒有應聲,只是微微的點了點頭。

  衛瀾自問,他已經夠珍重自己了。

  在這宮裡,他謹小慎微,每走一步都是小心翼翼。

  不想到頭來,他還是落到這步田地。

  這一切都是拜翟清那個張狂又陰險的小人所賜。

  若不是翟清在背後搗鬼,太后怎麼會忽然派他去修什麼邊牆。

  那可是僅次於戍邊的苦差。

  僅僅只為那日在長街上他一時口快,稱呼那翟清為男寵,翟清就要這般報復他?

  如此心胸狹窄,還比不上個姑娘。

  翟清敢說自己不是太后的男寵嗎?

  既是,又為何不敢認?

  他也知道羞恥?

  如今衛瀾總算明白,衛泱為何那樣厭惡翟清,非要除之才痛快。

  衛瀾也想要了那翟清的命,卻恨自己沒那能耐。

  不止是他,眼下整個宮裡恐怕都沒人能做到。

  夜風驟起,清寒無比,卻遠不及心寒。

  天上又開始飄起了雪,有道是瑞雪兆豐年,想來今年應該也會有個好年景。

  但任這大夏的江山再繁華,也與他這個被捨棄的先帝庶子無關。

  從今以後,宮中、前朝那些爭權奪利的事也再與他無關。

  能卸下這一身包袱,他本該覺得如釋重負。

  但此刻,衛瀾心裡丁點兒也不覺著輕鬆,反而充斥著憤怒與不甘。

  就像他皇妹衛泱遲早會回來一般,他早晚也會回來的。

  ……

  無論是在宮裡還是民間,正月總是一年之中最忙碌的月份。

  民間忙著串門走親戚,宮裡則是大宴小宴不斷。

  從前在宮裡的時候,衛泱只管看著旁人忙,自個常以身子不適為由,忙裡偷閒。

  然而眼下,作為長公主府的一家之主,衛泱再不能像從前那般隨性了。

  可望著眼前那一大疊各家送來的請帖和拜貼,衛泱真心頭大。

  邀約眾多並不可怕,挑出必須得出席的就好。

  但令人抓狂的事,許多重要的邀約竟然會撞日子。

  究竟是去赴甲的約還是接受乙的邀請呢。

  厚此薄彼可是會招人閒話的。

  甚至會招來仇恨。

  到頭來極有可能會鬧的里外不是人。

  衛泱一把捧起那一大疊請帖,恨不能將這些麻煩東西都扔到炭盆里燒了乾淨。

  可衛泱明白,眼下不是她任性的時候。

  坊間已有傳言,說靈樞長公主為人清高孤傲,很難親近。

  倘若她將這各路邀約全部婉拒,一個都不去。

  那傳言只怕會鬧的更凶。

  衛泱並不在意人家在背後怎麼說她,卻不願那些有關她不好的流言傳到宮裡去。

  沒的叫樊太后以為,她在江中過的有多不如意呢。

  而除了不想被樊太后看扁以外,衛泱更不願叫衛渲和寧棠那些惦念她的人為她擔心。

  因此,她必須要在正月里露露面,告訴那座皇城裡的人,她在江州過的很好,至少比在皇宮裡過的好。

  衛泱是打算要露臉,卻沒說一定要出門露臉。

  在一番謹慎的思量之後,衛泱決定這個正月她哪兒都不去,就留在府上。

  她要故技重施,再在府上設宴,一氣兒解決所有的問題。

  只是請人來府上做客,總要有個由頭。

  賞梅踏雪的太俗氣,總要想點兒有新意的。

  鬼主意衛泱有的是,卻怕主題太新奇,會把大伙兒給嚇著。

  如此,坊間就不會再有人傳靈樞長公主清高,而會改傳靈樞長公主是個瘋子。

  看來,還是要走穩妥的路線才好。

  衛泱記得,樊昭命人送來的年禮中有兩大箱子花燈,是供她上元燈節時掛起來賞看的。

  那些宮燈足有二十多盞,每一盞燈都形態各異,極具巧思。

  在民間,這種規格的花燈可是難得一見的。

  衛泱想,不如就以賞燈為由,將該請的達官貴人一同請到府上來熱鬧熱鬧。

  至於日子,就定在正月十四這天。

  為何不選在十五當天呢?

  那是因為十五上元節她想與親近的人一起過。

  想必那些貴胄們也不願在那一日巴巴的跑來應付她一個黃毛丫頭。

  與人方便,便是與己方便,這點兒人情世故衛泱還是懂的。

  衛泱心裡是這麼盤算的,但作為一個以民主治家的人,她總要問問大伙兒的意見。

  在無人提出異議的情況下,此事便敲定,並即刻就緊鑼密鼓的籌備起來。

  ……

  賞燈大會這日,時辰還未到,載著各路貴人的馬車便接踵而來。

  長公主府門前發生了不小的擁堵。

  而堵在門口的不獨前來赴宴的賓客,還有特意趕來看熱鬧的百姓。

  那人山人海的場面,竟比廟會還熱鬧。

  今日受邀前來賞燈的,不只有江州布政使和江州按察使等高官,亦有當地很有聲望的家族代表,圖的就是個君民同樂。

  大家不分貴族和庶民,也不分官員和百姓,其樂融融。

  正所謂一回生,兩回熟。

  之前第一回在府上主持宴會,衛泱還不得要領。

  而在吸取了之前的經驗以後,再應付起這種場面,衛泱不能說已經得心應手,那也是比頭一次有所長進。

  至少她自己不會覺得如坐針氈。

  不過席間的氣氛還是多少有些冷清,作為主人,她總得想法子叫氣氛熱絡起來才好。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