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章不願意,不甘心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徐紫川想怪衛泱急躁任性,即便再氣也不該做出傷害自己的事。

  可見衛泱低著頭,紅著眼,都到了嘴邊的責怪之言,卻說不出口了。

  他只管默默的替衛泱包紮手腕上的傷口,一舉一動都是格外的小心翼翼,生怕再弄疼衛泱。

  衛泱偷瞧了徐紫川幾回,終於繃不住先開了口,「我錯了。」

  瞧衛泱那一副楚楚可憐的樣子,徐紫川心疼還來不及,怎麼捨得再說責備的話,「下不為例。」

  衛泱點頭,望著徐紫川,口氣堅決的說:「我們儘快離開這兒吧。」

  衛泱已經到了極限。

  她太累了。

  徐紫川挽過衛泱的手,「我聽你的。」

  ……

  衛泱不肯見樊昭,惹得樊昭在福熙宮大鬧一場的事,很快就在宮裡傳開了。

  而這一消息也很快傳到了東宮,衛瀾和衛漓耳里。

  兄弟倆本就為衛渲忽然賞賜衛泱封地,要衛泱遷出京都的事極度震驚和不安。

  在又聽說了這個消息以後,兄弟倆哪還按捺的住。

  衛漓在去找衛瀾商量的路上,正好就撞見同樣打算來找他商量對策的衛瀾。

  兄弟倆一拍即合,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找來了福熙宮。

  原以為樊昭都在衛泱這兒碰壁,他們兄弟倆只怕未必能如願見到衛泱。

  不想,一切竟出乎意料的順利。

  兩人隨接引宮人進來福熙宮後,發現殿內殿外,太監宮女都忙慌慌的。

  進進出出,搬搬抬抬,這是要搬家?

  皇上那邊才下了聖旨,就開始收拾行裝,未免有些太急了吧。

  兄弟倆瞧著眼前這情形,心裡的彷徨與不安又徒然加重了幾分。

  看來衛泱這是去意已決,真要離宮遷去那千里之外的江州了。

  這還沒進屋見到衛泱,兄弟倆就頹了。

  「皇妹真要去江州?這也太突然了。」衛瀾剛一進屋坐定,就問衛泱。

  「不瞞瀾皇兄,其實渲皇兄一早就有送我去江州養病的打算,是我一直犟著不肯去。眼下我也是沒法子了,才答應的。瀾皇兄不知,我這病近來有加重的勢頭,就連徐郎中那邊也已經開始有些力不從心,我必須得去江州安養。去到那裡以後,我的病興許就會有轉機。」衛泱如此解釋說,她是無論如何都不能將事實的真相與衛瀾和盤托出的。無論衛瀾信與不信,她只能說她此番突然決定離宮,就是為了去養病。

  衛瀾見衛泱的臉色實在很差,蒼白如紙,幾乎沒有血色。

  他看的出,衛泱的病情似乎真的又惡化了。

  衛瀾不免想起那件衛泱被斷言活不過十六歲的事,心口一陣鈍痛。

  可生病的人不是靜養為宜嗎?以衛泱如今的身子,能經的起連日的舟車勞頓嗎?

  去江州,究竟是養病,還是去送命?

  衛瀾不傻,他看的出來,所謂去江州養病,並不是衛泱要即刻動身前往江州的全部理由。

  一定還有其他什麼更重要的理由。

  毫無疑問,衛泱必走的原因,必定與樊太后有關。

  難不成是母女之間生了什麼嫌隙,衛泱一氣之下才要負氣出走。

  應該不能吧。

  誰人不知樊太后寵愛衛泱,那是放在心尖上,又疼進了骨子裡。

  樊太后怎麼捨得叫衛泱受委屈。

  而衛泱呢,也不是個任性妄為的姑娘。

  天大的事值得她鬧出這麼大的動靜,一副本公主要離開皇宮,一輩子都不回來的架勢。

  可能導致衛泱決意離宮去江州的原因,衛瀾幾乎都猜了一遍。

  但這些原因,都有說不通的地方。

  衛瀾是真想直言不諱的問衛泱一句。

  然而衛泱明擺著無意向他透露更多。

  衛瀾焦灼又無奈,只能試探性的問衛泱,「皇妹一定要走?」

  得此一問,衛泱並沒給出模稜兩可的回答,而是很乾脆的應了一個字,「是。」

  見事情已無轉機,衛瀾徹底頹了。

  他是無論如何都捨不得衛泱離宮的。

  論情分,在一眾兄弟姊妹中,他與衛泱最親。

  最疼愛的妹妹即將遠行,興許這一走就是後會無期,他心裡怎麼可能好受。

  而拋去情分不講,單講利益,衛瀾也不希望衛泱離開。

  若日後沒有衛泱的鼎力提攜,憑他想在樊太后跟前冒頭,實在是太難了。

  他原還指望著衛泱能一路幫扶,但眼下……往後沒了衛泱,樊太后大概再也不會把他這個庶子放在眼裡了。

  不被樊太后待見的他,還有什麼前程可言。

  他也有野心,有抱負,可沒有機會施展的野心與抱負,全都是空談。

  來日,他不免要成為世人口中庸懦無能,白吃皇糧的廢物。

  衛渲尋思著,真想即刻去昭陽殿求見衛渲,請求衛渲也一併賞他塊封地,叫他與衛泱一同遷出皇宮,遷出京都城得了。

  但轉念一想,在衛渲面前,他可有衛泱這麼大的臉面。

  除非是活膩了,否則怎麼敢主動去與皇上提出請賜封地的事。

  一個不好,便會被誤以為懷有謀逆之心。

  那可是要掉腦袋的。

  端王就是前車之鑑。

  要知道,端王可是先帝的小叔叔,是宗室中最舉足輕重的人物。

  像這樣有權有勢的人物,太后抓住把柄便說殺就殺。

  而如他這般無權無勢又無靠山的庶出皇子,太后和皇上若要殺他,大概就像碾死一隻螞蟻那般輕而易舉。

  縱使他再衝動,也不敢真去太后和皇上那裡說封地的事。

  退一步說,即便太后和皇上答應賞賜給他封地,許他離開京都。像江州那樣富庶豐饒的好地方,也落不到他手裡。

  當年,他三皇兄衛淵不就被發配到了距京都城有數千里遠的幽州苦地。

  那裡不僅土地貧瘠,還終年苦寒。

  若真被分封到那種地方,倒不如不要什麼封地,留居京都城得了。

  總之,身為庶出的皇子,又是那種無權無勢無靠山的庶出皇子,大都前途渺茫。

  對衛泱要走的這件事,衛瀾心裡是一千個不願意,一萬個不贊成。

  衛漓那邊也是。

  他在宮裡忍辱負重,苦挨了這麼多年,在好不容易尋到了衛泱這座靠山後,對來日才生出那麼一點點期待。

  若他泱皇姐真的走了,他只怕又要過回從前那樣的憋屈日子。

  他不願意,也不甘心。

  「皇姐若走了,是不是就不會再回來了?」衛漓問。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