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七章時隔十年的「傑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衛泱終究沒鬆口答應衛渲的提議。

  衛泱想,若衛渲在昨夜向她提出這件事,她在頭腦發熱的情況下,應該會一口答應。

  而眼下,她心裡雖亂,但已經基本冷靜下來了。

  一走了之,她也想,可她卻不能這麼做。

  她要留下,不只是想為徐紫川達成查清當年忠勇侯府謀反一案的夙願,也是因為不忍,不忍將衛渲拋下,獨自面對眼前的殘局。

  再有,她還答應過她姨母樊昕,要照顧寧棠,不要讓寧棠變的孤苦伶仃。

  衛泱更記得那日傍晚在清河橋上,她親口許諾寧棠,往後只要寧棠想見她,她就一定會出現在寧棠身邊。

  答應的事怎麼能反悔?

  而除了被這些承諾和責任牽絆,在這宮裡,也還有許多人叫她放心不下。

  對於衛瀾,衛漓,還有沈識珺來日的前程,她無法置之不理。

  她要是走了,誰來周全這些人呢。

  一天是宮裡的人,一輩子都是宮裡的人。

  這話聽來沒什麼邏輯,甚至還有些可笑,卻是事實。

  她終究是走不出這個皇宮的。

  即便人走了,心卻依舊無法得到真正的解脫。

  悲哀,真是悲哀。

  她是不是不夠狠心吶。

  但凡她能自私一點……不可以,一個人的快樂不叫快樂,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旁人的痛苦之上,她做不到。

  「衛泱?」

  衛泱回神,望向坐在床邊的徐紫川。

  自打衛渲走後,兩人就各自沉默著。

  衛泱既慶幸徐紫川肯率先打破沉默,但心裡卻又忍不住為難,她大概能猜到徐紫川要跟她說什麼。

  「你說吧,我聽著。」

  「方才在皇上面前,我雖然說我是站在你這邊的,但我心裡的想法與皇上一樣,我想讓你離開皇宮,離開京都城,即便不去江州那麼遠也好。總之為了你好,你必須遠離皇宮這個地方。」

  「徐紫川,我是不會走的。」

  「是,你只是不會走,而不是不想走。」

  「我也不想走。」

  「你敢看著我的眼說,說你不想離開皇宮隨我去江州?」

  衛泱不敢,她不敢去看徐紫川的眼。

  她說謊了。

  她想離開皇宮,應該比誰都想。

  她已經厭倦了這充斥著欺騙與爾虞我詐的地方。

  她無比的想要遠離這裡的是非爭鬥,去尋一片淨土,過恣意瀟灑的日子。

  「江州是個四季分明的地方,就如皇上之前說的,江州的夏天不會太熱,冬天也不會太冷,是個很適宜將養身子的地方。若能在那樣的環境下養病,對你身體的恢復一定會大有益處。」徐紫川說著,輕輕挽過衛泱的手。

  衛泱心頭一震,徐紫川很少會這樣主動。

  「衛泱,我想帶你去江州,帶你去我長大的地方看看,去朱雀山上的山居小住,一起上山採藥,看日出日落。你難道不想嗎?」

  想,她瘋狂的想!

  徐紫川勾勒的那個未來太美好,太具誘惑力。

  衛泱險些就點頭答應了。

  「渲皇兄是當今天子,也是我的兄長,身為天子,更身為一個哥哥一個男人,他必須要學著獨當一面。我相信離了我,我皇兄也能靠自己從我母后手中奪回本應屬於他的一切,我可以放下我皇兄。至於我瀾皇兄和漓皇弟,他們一個圓滑,一個聰穎,若兄弟二人肯守望相助,他們的前程也不必我來費心。而識珺那邊,我也可以在離開之前,想辦法為她安排好一切。徐紫川,我可以放下這裡的人和事瀟瀟灑灑的離開,但你可以嗎?你放的下還生死未卜的賀蘭姑娘?你放的下查清當年忠勇侯府謀反一案的夙願嗎?」

  「衛泱,我曾與你說過,且不只一次。在徹底將你的病治好之前,其他的事我都不會去想,也不急於去做。在我心裡,你永遠都排在所以人和事的最前頭。你不是說相信我嗎?那就請你一直深信下去,信我一定能把你的病治好。一輩子那麼長,就算我要用二十年才能將你的病治好,那咱們不是還有餘下的數十年時間來為我完成夙願嗎?你別裝傻,你知道的,我心裡最大的夙願不是別的,就是把你醫好。當我求你,隨我一同離開皇宮離開這裡,完成我的夙願吧。」

  衛泱回握住徐紫川的手。

  她被徐紫川說動了。

  她要跟徐紫川走,她恨不能立刻動身隨徐紫川奔赴江州。

  但是,「徐紫川,我跟你走。可最終能不能走成,我必須問過一個人,只要那個人點頭,我就跟你走。」

  「你是要問寧將軍?」

  「是,我是要問他。」

  「好。」

  「你就不問我,為何一定要寧棠答應我才肯離開嗎?」衛泱問。

  「你與寧將軍有青梅竹馬的情分,我懂的。」

  「吃醋了?」

  「有一點。」徐紫川很誠實的回答說,「但我信你,深信不疑。」

  聞言,衛泱立馬撐起身子湊上前,在徐紫川的臉頰上飛快的親了一下。

  徐紫川眼睛瞪的老大,怔愣了半天才回過神來。

  頭一次見徐紫川的臉這麼紅,也是頭一次見徐紫川這般不知所措的樣子。

  好有趣,好可愛。

  「我…我抓藥去了。」徐紫川起身。

  「抓藥?我不是才喝了藥?」

  「抓別…別的藥。」徐紫川看都不敢看衛泱,說完就逃也似的跑了出去。

  徐高冷竟然變成徐嬌羞了。

  她原本可是打算好了要攻下徐紫川的嘴唇的。

  衛泱慶幸,慶幸她臨時改變主意,只親了徐紫川的臉頰。

  否則,徐嬌羞還不知要羞成什麼樣呢。

  衛泱想著徐紫川,唇角勾起一絲淡淡的笑意。

  倘若這個人不曾出現在她生命中,那她的人生將變的何等殘缺。

  ……

  儘管以成王為首的一眾宗親,對端王戕害皇上,意圖謀反這樁案子提出了許多置疑。

  並聯名上書要求複議。

  但在事發的第九日,端王還是被樊昭下令,以弒君謀反的罪名賜死了。

  意圖謀反可是大罪,按照正常的流程,一樁謀反案從查證到最終判決論處,少說也要三五個月,多則甚至要七八個月才能結案。

  而眼前這樁謀反案,還是與親王有關的謀反案,竟然只用了短短九日就結案了。

  究竟是真的罪證確鑿,還是案子判的太過草率?

  這簡直就與當年楚貴妃連同忠勇侯謀反一案,驚人的審查和判決速度如出一轍。

  時隔十年,樊昭又親手製造了自己政治生涯中的又一里程碑似的「傑作」。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