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雖然他們不會造車,但做晶片是他們的強項,而新能源汽車需要大量晶片, 包括計算控制晶片、傳感晶片、存儲晶片、通信晶片、能源供給晶片等,他們大有用武之地。

  本來藺征西是想找比亞迪合作的,不過晏旻知道,某為會跟比亞迪合作開發新能源汽車, 他不打算截胡,便選擇了跟行遠機械合作的未來汽車。

  旻西設計晶片, 行遠提供電池,未來設計、生產汽車, 三方都發揮各自的優勢,相信會把未來汽車打造成為一個能領馭未來的電動汽車品牌。

  汽車晶片的精度要求不高,28納米就足夠, 如果想梗高端一些,那就做14納米的晶片,這些旻西都可以自行生產, 完全不用擔心會被制裁。

  就在旻西跟未來簽訂好合同之時, 阿斯麥爾終於給了振中答覆, 於月底交付兩台20納米的DUV光刻機。

  得知這一消息,晏旻並沒有高興,還是等機器到手再高興不遲,免得白高興一場。

  機器還沒運到,A國制裁名單就出來了。頭一批被制裁的中國企業中,旻西科技和某為赫然在列,制裁的內容是他們進出口A國的產品都需要經過A國的同意,也不能跟A國的公司進行合作。

  這其實就是在禁止他們向A國出口產品,兩家公司的晶片、手機以及通訊設備都不能出口到A國去。

  某為本來已經跟A國一些通訊公司簽訂了合作協議,因為這個名單,合作不得不中止。

  他們還在A國設立了一些工廠,看來也要撤離A國,損失不算小,但好在不是主要業務,不到傷筋動骨的地步。

  晏旻一直都提防著跟A國合作,旻西沒在A國設廠,在其國的主要業務是晶片,這幾年加密數字貨幣帶火了「挖礦」活動,也帶火了GPU,因為礦機需要算力強大的GPU,旻西科技的GPU也跟著火了一把,賺了不少錢。

  不過旻西在A國的業務也不算多,畢竟美國也有一個非常有名的GPU公司,這幾年勢頭旺盛,跟旻西的GPU不分伯仲,一直在競爭市場。

  失去A國市場對兩家公司都有不同程度的損失,但也不算大。

  但晏旻知道,這才僅僅是開始,真正的困難還沒有到來。

  福禍總是相依的,有壞消息,就有好消息。

  2019年8月,振中終於收到了來自荷蘭的兩台20納米的DUV光刻機。

  晏旻和藺征西得知這個消息,心頭的大石終於放了下來,接下來他們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突破7納米的晶片工藝。

  這個工藝非比尋常的難,直至現在,也只有台基電用DUV光刻機實現了7納米的光刻工藝,三星的7納米工藝還是用EUV光刻機實現的,所以旻西想要完成7納米工藝,需要做好長期攻堅的準備。

  旻西和振中依舊採用合作的辦法,從深圳派遣大批工藝工程師去上海長駐,直至7納米工藝攻克為止。

  19年,旻西的手機業務繼續突飛猛進,銷量突破了2.3億部,市場份額首次登頂全球第一。

  某為則以2.2億部位居第二名。蘋果則跌破了兩億部,以1.9億部位居第三,這是中國手

  機品牌首次超越蘋果。

  旻西和某為在高端市場份額內的占比超過了40%,而蘋果的占比則跌破了50%。

  旻西的年營業額突破了7610億人民幣,較上年增加了12.4%,淨利潤646億人民幣。

  晏旻感到欣慰的同時,也忍不住苦笑,就是他們這種突飛猛進的勢頭,才把A國嚇得開始不講武德,不再按常理出牌了。

  其實從去年西方國家無端扣留某為的財務總監就看出來了,A國正在用對付阿爾斯通與東芝的辦法對付某為。

  晏旻和藺征西也跟自家高管再三叮囑了,別去五眼聯盟的國家,免得被瘋狗亂咬一口。總而言之,不把把柄給A國抓到就對了。

  豐收的喜悅並沒有持續太久,年底的新冠疫情陰雲籠罩在了全國人民的頭頂上,以致於大家這個年都過得人心惶惶。

  武漢的疫情牽動著全球華人的心,有能力的人全都在儘自己所能捐款捐物。

  晏旻和藺征西也沒有閒著,不僅捐款捐物,還組織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公司員工購買口罩、防護服、醫藥等抗疫物資寄往武漢。

  全國人民神經緊繃了三個月,終於在四月武漢解封之時才放鬆下來。

  不過中國人民的生活恢復平靜的時候,病毒卻在世界各地都蔓延開來。

  國外的情況跟中國不一樣,那些國家可沒辦法舉全國之力封鎖抗疫,病毒無法徹底消除,全球疫情完全失控,人們的生活再也回不到從前了。

  全世界都亂成了一鍋粥,唯有抗疫成功的中國恢復了正常生產,一時間出口量激增。

  A國在這個時候卻再次升級了對華制裁,尤其是對某為和旻西這樣的企業,明確禁止使用A國的晶片設計軟體、禁止含有A國技術含量的晶片企業為他們代工晶片,禁止含有A國技術成分的晶片出口給他們。

  這一招就是要徹底阻斷他們生產高端手機的可能,因為目前精度最高的晶片都用在高端手機上,而能生產5納米晶片的只有台基電,生產7納米晶片的只有三星和台基電。

  不給他們生產晶片,不許跟A國企業跟他們合作,自然就沒辦法再推出高端手機。

  旻西和某為得知這一消息,趕緊給自己的代工廠下了大量晶片訂單,以備以後所需,但這也只是杯水車薪,只能解決短時間內的需求,賣完這些,以後就再也沒有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