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晏旻和藺征西當然也很愁,這賠償款起碼得幾億,他們公司一年雖然能夠盈利十幾二十個億,但那還不是淨利潤,而且是全年的盈利,甚至有的還只是帳目,錢並沒有到帳。

  企業到了他們的規模,欠債與被欠債都是正常的,不可能每筆帳都能及時到位。

  他們公司算是財務狀況比較好的,平時有數億的流動資金,但如果需要現金,沒有特意準備的話,一時間能拿出兩個億都算是好的。

  他們還真認真討論過,真要賠償的話,這錢該怎麼籌集。

  向客戶催要拖欠的貨款,延長合作商的貨款交付日期,跟朋友借錢,向銀行貸款,在公司內部進行融資,總而言之,十八般手藝怕是都要使出來才行。

  但是沒敢向股市出售股票換現金,他們現在這情況,再出售股份不是自尋死路麼。

  兩人粗略估算了一下,籌集兩三個億還是可能的,再多,就要看運氣了。

  如果賠償金額超出五個億,這就意味著,他們沒辦法一次性付清所有的賠償款,那就還得被台基電捏住脖子。

  如果僅僅是賠錢,台基電都算是仁義的,更可怕的是他們會利用各種渠道來限制打壓他們,甚至還會提出各種過分的要求,比如索要旻西的股份,逼迫晏旻和藺征西離職等。

  除了賠錢,他們不打算向台基電做任何妥協。

  他們已經做好最壞的打算,以後可能再也買不到先進的光刻機,旻西的晶片廠只能處於中低端了,除非國產光刻機實現突破。

  晏旻有一種深深的無力感,哪怕是他有著超前的預見能力,但很多事情他依舊無力改變,被歷史洪流裹挾著向前,一些本來就無能為力的事,此刻依舊無能為力。

  國產光刻機的研發進度比從前是快了一些,但也僅限於是快了一些,短時間內不可能追趕上世界頂尖水平。

  這是晏旻一己之力無法改變的事,有時候他在想,也許當初就該去做光刻機的,可就算他去做光刻機,也得是萬丈高樓平地起,不可能一步登天,憑空造出最先進的光刻機來。

  過完年不久,藺征西又去了一趟美國,因為美國法院要求原被告方進行庭外協商賠償款。

  對方把賠償款降到了5億美金,而旻西這邊只加到4億人民幣,雙方唇槍舌戰,據理力爭,不肯相讓。

  台基電要求法院裁定,旻西也同意法院裁定。

  最後法院裁定旻西科技賠償台基電2.26億美金。這個金額遠超旻西科技所能承受的範圍,他們不服法院判定,向更高一級法院提起上訴。

  晏旻跟藺征西商量好了,如果賠償金額超出他們的承受能力,就把案子拖下去,說不定以後國家有機會出面幫他們處理這件事。

  藺征西不知道明年就會爆發次貸危機,但知道他們已經通過了國家扶持項目重點企業申請,國家出面的機會只要有,哪怕很小,也是值得一試的。

  結果就在旻西科技提出上訴之後,藺征西接到了一份來自台灣的通知,台灣稅務部門給他發了一份罰單,理由竟是他瞞報在大陸的真實收入,偷稅漏稅,責令期限內補齊2000萬新台幣的稅款,並且另行繳納1000萬的罰金,否則將會面臨刑事懲罰。

  藺征西看到這個罰單,給他氣樂了。

  他雖是台灣戶籍,但10歲起就沒在台灣長住過。他本來有的是機會拿美國護照,不過他的家人都熱愛祖國,不肯放棄中國國籍,就一直都沒入美籍,只是拿了綠卡。

  回大陸創業之後,儘管根本不在台灣住,他每年還是依法向台灣納了稅,就這樣,對面居然還說他偷稅漏稅!簡直是欺人太甚!

  很顯然,這事是特意針對藺征西的,某些人為了向他潑髒水,竟然連偷稅漏稅的罪名都給他羅列上了,這不是故意噁心人嗎?

  藺征西憤恨地說:「這明顯就是敲詐!從此以後我再也不會向台灣繳一分稅款,大不了以後不回台灣,反正我父母都在大陸。家裡的親戚也可以來大陸見面。」

  晏旻說:「其實你可以放棄台灣戶籍,直接在大陸入籍,比如上深圳戶口。」

  藺征西睜大眼:「可以嗎?」

  「為什麼不可以?你是台灣省的人,把戶口換到廣東省而已,屬於正常的戶口遷移,只是程序稍微麻煩一些,得去移民局辦理。」晏旻笑著說。

  藺征西認真說:「不開玩笑,我是說真的,真可以換成大陸戶籍?」

  「我也不是開玩笑,應該是可以的,明天我們去移民局問問。」晏旻說。

  「好!」

  晏旻又笑著說:「不過你得想好了,換成深圳戶口,你的台胞優勢就完全沒有了。」

  藺征西想了想:「我沒發現有什麼優勢,其實還挺麻煩的,隔幾年就要回去辦理通行證。」

  而且也沒什麼損失,公司以前屬於合資企業,國家會在頭幾年給予稅收免減政策,如今公司都開了十幾年,免減政策早已結束。再說就算沒有免減損失也不大,畢竟他們行業也一直享受高新科技稅收優惠。

  就是沒有了台資這層關係,以後跟國外採購先進設備就沒了優勢,可他們公司已經被美國特意針對了,就算還是台資,怕是也沒什麼優勢可言了。

  當天,晏旻就去陪藺征西諮詢如何入籍事宜。

  得到的答覆是先去台北外交部放棄台灣護照,然後在大陸移民局辦理移民手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