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季憲銘對此嗤之以鼻,當年兩家關係好的時候,嫂嫂還曾帶莫廷住在過鎮國公府上呢。現在這裡李老頭捨不得鬆口四姑娘,要麼是對四姑娘另有安排用處,要麼就是他們家年長的姑娘嫁不出去吧。不管什麼理由,也沒有聽說中途換人的道理。更何況小侄兒私下跟他千叮萬囑,一定要娶四姑娘李宛茹,若是其他的人,他寧願終身不娶。

  季憲銘是家中幼子,同侄子年歲差距不大,關係甚好,自然有成人之美的心意,言辭上難免犀利直接,老管事怕他得罪李老太爺,最終換成李老太爺不認這門婚事,於季家可就真沒辦法躲避公主,所以也站了出來,說:「可否請李老太爺直言,是想將那位姑娘嫁給我家少爺。」

  李老太爺見他更為妥當識相,開口道:「是我家二房嫡出次女,李宛寧,年約十七,模樣可人,性子單純,八字我都測過了,同你家季莫廷少爺十分匹配。」

  季憲銘一聽,立刻想出言反駁,卻被老管事攔住,道:「奴才明白了。但是婚姻大事需要同我家老太爺稟告後方可以決定,所以我們先快馬加鞭把此地的變故通知回府,再議。」

  李老太爺點了頭,一句乏了便不再同他們應酬。李老太爺不太想同季家做親,所以並未留他們住下,季家一行人在縣城裡尋了酒樓,單獨住下。

  季憲銘回想起今日李老太爺淡淡的態度,不由得氣憤起來,道:「王伯,我看這李家絕對有問題,幾個月前,他們寫信給我爹詢問婚事,白紙黑字寫的四姑娘李宛茹,怎麼現在就變成了李宛寧。莫不是李宛寧是個麻子臉?不好嫁?他們就不怕我們不認這婚事了。」

  被喚作王伯的人嘆了口氣,心想,人家當然不怕他們不認這婚事,李老太爺好歹是曾經的鎮國公呀,怕是早把京城裡的狀況打探清楚。於季家而言,退而求其次娶李家其他房的女孩,倒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二房是他們家庶出吧!莫廷好歹是正房嫡子,娶他們家一個庶出嫡女,這李老太爺說話太恬不知恥,算盤打的真精明。哼!」

  王伯吩咐人上茶,一邊安撫家裡的少爺,一邊說:「公子,我們暫且等等老太爺的指示吧。同時我也讓人去附近打探,李家近來是否出過什麼事情,原本以為此次談婚事應該會極其順利,沒想到李老太爺態度轉變的也太出人意料。現在的李家明明一無所有,卻拿喬起來定是有事情。」

  城外人關注京城動向是理所當然,他們身在京城,對外面的事情反而沒有去注意太多。直到傍晚時分,有人告訴王伯宮裡懷了孕的王才人娘家嫡出長孫就住在李府上時,一切似乎變得明了。

  「王家的嫡出長孫,可不是就是前陣子惹到了李家的那個王煜?」

  季憲銘努力回想著什麼,繼續道:「難怪突然就銷聲匿跡了,也無人提起,原來躲到了這裡。真會躲,居然是歐陽家地盤上,怕是靖遠侯自個都沒注意。」

  老管事眉頭皺起,說:「那王煜年前來的,如今不過四五個月時間,算起來上一次李老太爺給老爺寫信確實是在半年前,難道其中變故是因為這個王煜嗎?」

  季憲銘眯著眼睛,冷冷笑道:「這個李老太爺,心思太大,剛才聽下人說,王煜前陣子受過傷,就是因為同當地楊家的一名遠親因為李家四姑娘起了口角,才造成的。」

  「楊家……」老管事急忙拿起筆墨,說:「王才人外祖母家就是楊家,這兩家看起來勢弱,卻搞不好日後會因為王才人的身份受到重用,王才人出身低賤,但是這低賤未必就是壞事,尤其是對於現在的皇帝來說,怕是會狠狠的提拔這本來低賤的人呢,總比用功高震主的老氏族子弟省心吧。」

  季憲銘眉頭緊皺,道:「那這麼說我們還動不得李家了?」

  老管事嘆了口氣,說:「動什麼李家,三公主殿下看上莫廷,你以為我們推的了嗎?三公主再怎麼樣也是皇帝的嫡親妹妹,更是太后娘娘的嫡親閨女,你沒個正當理由就敢將她往外推,豈不是打了皇帝的臉面。現在我們還需要李家幫忙呢,態度只好放的低一些。」

  季憲銘無語的扯了下唇角,喃喃的說:「公主殿下哪怕看上其他的人,偏偏是莫廷。莫廷的性子呦,本就是執拗之人,否則父親早就給他定下其他親事兒了,才不會同李家這種落魄戶談。這要是公主強嫁,莫廷來了個魚死網破,咱們家就真成了皇家眼中釘了。」

  老管事無奈的搖了搖頭,道:「或許正因為莫廷對公主殿下不屑一顧,為人正直,公主才會傾心呢,對不。所以奴才其實認為李老太爺肯給個女兒,不管是誰都好,先解了燃眉之急才是。日後莫廷就算不喜歡這位姑娘,看在她是四姑娘姐姐的面子上,怕也不會鬧的太兇。退一萬步講,先把皇家應付過去,好歹是履行正經的媒約,太后娘娘,公主殿下,皇上,季家都好看一些。否則傳出去莫廷不娶公主,以三公主那得理不饒人的性子,整個季家一天都安生不了。」

  季憲銘也曉得這個道理,沉默片刻,說:「這事情不能讓莫廷知道。臨行前他曾找過我,他同四姑娘早就私定終身,李家受難時遠行,他追送出幾十里地,後來跟著走了一段路直到哥哥將他強壓回去,所以莫廷絕對不會接受什麼二房嫡出次女的,這件事情必須瞞著他。」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