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新鮮的沒帶,帶了醃製過的野味,也算是一片心意。

  顧春芽笑了笑,“野黃羊倒是沒嘗過,謝謝成管事了。”

  吳縣是三處田莊中最大的,一共擁有五十傾良田,又是在魚米之鄉,收成定是最多的,若是她沒有估算錯,一年總不會少於兩千五百兩。

  當然,若是遇到天災又未可知了。

  她又去看另外三個人。

  “回太太,小的叫袁登,是雲縣莊上的。”一個高個子,皮膚黝黑的中年漢子說道,又指著他身邊的婦人,“這是我娘子李琴。”

  那婦人也是高個子,手大腳也大,見顧春芽看過來,憨厚的沖她一笑。

  顧春芽道,“哦,那些雞羊豬是你們帶來的?”

  雲縣就在京城郊外,離此地不過十幾里路,不像另外兩處田莊,都要半個月到一個月的路程。

  “是啊,莊上養的,以往爺也不住在京城,不好送。”袁登笑道。

  顧春芽看向最後一個人。

  那人有些焦急,解釋道,“回太太,小的叫周大英,原來我爹也想親自來的,結果病了,他年紀大了,我……不,小的怕他吃不消,說服爹,讓小的來,我娘要照顧爹,也沒有來,還請爺跟太太見諒啊!”

  第一次見當家主母,三個田莊的大管事是該親自來見一見的,這漳州田莊的大管事卻病了,由他兒子代替來的。

  這五個人中,此人最年輕,看起來不過十五六歲的樣子。

  顧春芽看著他,問道,“你們田莊今年上繳了多少銀兩啊?”

  第250章 帳本

  周大英被她突然這麼一問,愣了愣,才說道,“四百五十兩。”

  顧春芽很高興,“都種了什麼呢?我是沒有去過田裡,不太清楚這些,你們也養了牲畜了嗎?”

  “多數都種稻穀,還有些蔬菜,豆子,日常要吃的,莊上的人比較多。今年試種了竹蔗,我爹就是為那個得病的,第一次種花費的精力多,不過我爹說這個賺錢呢,漳州又新近開了幾家製糖工坊,好些人家都種了竹蔗,我爹說不能錯過這個機會。”

  竹蔗是甘蔗的一種,也是製糖的重要原材料。

  顧春芽聽了點點頭,“那比種稻穀,哪個更賺錢啊?”

  不等周大英回答,成春榮笑了一聲道,“太太,竹蔗雖然好,可以製糖,但到底不保險啊,哪裡像稻穀,小麥,別人總要吃的,也不可能賣不掉。竹蔗就不一定了,大英,這回你爹是太急了,你都說了好多家種竹蔗,萬一太多了,那就得賤價賣出去了啊,可是虧了!還有啊,竹蔗得了病,那得要全部拔掉的,治都治不好。”

  周大英臉一下子通紅,急道,“不可能賤價賣出去的,種的人也不是太多,我爹又不是沒去看過。”

  成春榮露出一副不跟小孩子計較的模樣,只是笑了笑。

  顧春芽問袁登,“袁大叔,你怎麼看?”

  袁登也沒有立即回答,想了想道,“還得看情況罷,也不知周老哥那邊到底怎麼樣。”

  他給了一個模糊的答案。

  顧春芽又問成春榮,“那你們是都種了稻穀,小麥了?”

  “是啊,不過……”成春榮痛心疾首的道,“今年發大水。淹了一小半,實在對不住爺跟太太!”

  “天災麼,沒有辦法。”顧春芽大度的道,“你們也都是盡心盡力的,相公跟我對這些全不了解,都靠你們了,今年你們又辛苦了一年啊!”

  “應該的。”眾人忙道。

  “對了。”顧春芽還有一個疑惑,“你們三處地方距離不一樣,怎麼會在同一天到了呢?”

  成春榮笑道,“是早就說好先在袁大哥那裡聚集。然後再一起來的,人多熱鬧麼,算是一起拜年了。”

  顧春芽笑道。“原來是這樣,既然都來了,你們就在這裡多住幾天罷。”

  那幾個人就有些發愣。

  以前傅琅沒成親前,那是從來不留他們的,沒想到顧春芽會這麼說。

  “就住夢鄉客棧好了。錢我來付。”她把明月叫來,取了張銀票給她,“你領著去,一律要上房。”

  明月點點頭。

  周大英有些著急,“太太,我爹還生著病呢。”

  “我知道。不過多住兩日而已,你們難得來一趟,等相公跟我空了。得請你們吃頓飯呢。”她笑眯眯道。

  眾人連說不敢。

  明月隨後便帶了他們去客棧。

  傅琅從頭到尾也沒有說什麼話,眼見她事情辦完了,疑惑道,“這就好了?也沒見你查帳麼,還說請他們吃飯?”

  “帳本都沒看呢。怎麼查?再說,不請吃飯。怎麼有藉口留他們?”顧春芽道,“一會兒你把他們今年記的帳拿給我,我仔細瞅瞅。”

  傅琅道,“我看那周大英挺老實的。”

  “老實是老實,就是他們家有點兒自作主張,種竹蔗前怎麼也沒來問問?”顧春芽瞧著他,“哦,是不是你放權的?隨便他們種什麼?”

  傅琅有些尷尬,“什麼放權,是沒管他們,不過你說起來,他們是有些過分了,居然問都不問我一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