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頁
當然由於有些物品比較大,做起來費時費力的。所以對於大件物品,只要求一比一縮小還原。
等到所有人的作業做完之後,沈瑤華便會把大家聚到一起交流心得,這時不僅能在交流中解決圖紙變為實物過程中的難題,還能順帶看看有沒有人在此基礎上能有所創新。
交流完心得之後,才會開始下一課,講解一張新的圖紙,接著做作業,如此循環往復。
因為要求所有人都必須住在沈瑤華準備的宅子中,雖然是一人一間屋子。不過他們倒也喜歡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邊做就邊交流心得。
隨著所學圖紙越來越多,不管之前因為什麼原因來到這裡學習的木匠,現在見到沈瑤華都是打心底里的尊敬她。
尤其是那三個最後一早上才趕上的木匠,更是十分慶幸,他們選擇脫離了那邊同盟來到了這裡。
因為每一次沈瑤華都會等到最後一個人提交作業之後,才會教授下一課。為了能夠儘快看到新的圖紙,學到新的東西,這些木匠都卯足了勁,做的一個比一個快,同時還會鞭策做得稍微慢一些的人。
所以速度上也倒是加快了許多,就這樣整整學習了四個多月之後,沈瑤華終於宣布結課了。
城中的傳言,並沒有因為開課而停過,不過傳言的內容倒是有些許的變化。
從最開始所有人都等著看笑話,可是一連幾個月都沒有傳出什麼消息,也沒有大家猜想的退學了的。
在加上那些青州本地的木匠,中途休息日回家之時,有些人去打探消息,他們也只是神神秘秘的,什麼都不說。
就開始有人猜測,沈瑤華教授的東西一定是有用的。
快結課前幾日,謠言已經越傳越離譜了。
說什麼沈瑤華家是宮廷御用木匠,因為家道中落在流落到,所以才開班準備把一家的技藝都傳授出去。
對於這個傳言沈瑤華聽完覺得有些好笑,不過也沒有管。
此時青州一座宅子,兩個獐頭鼠目的男子,真在商討對策。
「沈大人召我們回京,我們該怎麼辦?萬一露餡了豈不是……這沈大小姐怎麼能搞出這麼多事。」
「怕什麼?沈大人讓我們盯著沈大小姐,就是怕沈小姐離開青州,去京城惹事。我們匯報的也沒有什麼問題。沈小姐無論是的確一直在行商,只是生意做得大了些,確實沒有離開青州去京城不是。」
「老哥說的對,就是大人責問起來,那也是傳話的人沒有說清楚。不干我哥倆啥事。」
若是周行在這,就會知道,這兩個人就是當初沈邑派來盯著沈瑤華的。不過兩人一直沉迷女色,離開青州後就一直沒回來,每次通過看宅院的老丈接收京城來信。
這不剛得到消息,沈邑召他們回京,這才回到青州,發現沈瑤華已經不僅僅是一間食肆的掌柜了,所做的生意比他們想像的大得多了。最重要的是還在其它州府開了很多分店,兩人也就猜測,在他們花天酒地的時候,沈瑤華可能已經出過青州了。
不過兩人很顯然打算繼續糊弄京城那邊。
至於京城那邊為何突然召人回去?
一是因為這兩人在這邊盯了幾年,匯報回去沈瑤華這邊一直無事發生。
所以在京城沈家人眼裡,沈瑤華就是在青州開了一間食肆。他們猜想沈瑤華可能這輩子都會靠這個食肆謀生,估計也翻不起什麼風浪。
當然還有更重要的原因。
自從太子變為平王之後,太子妃沈寧蓁也變成了平王妃。
沈家的地位也一落千丈,變得尷尬起來。
沈家與太子聯姻,本來是皇帝的意思。但是接連的事情,沈家的站位,使得皇帝直接遷怒於沈邑。皇帝不喜,政敵自然都想撲過來踩上一腳。
皇帝以前頗為寵幸沈邑時,朝臣幾本參奏,自然是傷不了他。這也是沈邑把看著沈瑤華的兩人召回來的原因,他怕若是有人發現沈瑤華的存在,這時參他一本,他的官位可能就岌岌可危了。
畢竟皇帝對他的態度大不如前。
之前若是有人說他做了這等拋妻棄子之事,頂多是不痛不癢的斥責幾句;但現在若是揪出他的錯來,皇帝恐怕會就著這個錯嚴懲。
第91章 消息
皇帝身體每況日下, 而且變得喜怒無常。
前幾日剛把一個忠興耿耿勸諫的大臣給砍了,現在整個朝堂之上的官員都岌岌可危。
前幾日,後宮中傳來的消息, 皇帝竟想立老四位太子。
若真的是四皇子登上皇位, 早已經站隊和其他皇子綁在一條繩上的人, 勢必都沒有什麼好下場。
一場更為猛烈的鬥爭即將來臨。
近日, 青州城內也是發生了封天覆地的變化。
市面上出現了各種新奇的家具,農具。
那些家具用品的設計,別具一格。那些農具, 更是個頂個的好用, 買過的人都讚不絕口。
青州百姓這一問才知道,原來做出這麼些新奇的東西的木匠, 全都是去參加了沈氏商行的培訓的。
百姓們自然沈瑤華夸的絕無僅有。尤其是那些農戶, 正值收割季節,各種省時省力,且快速高效的農具, 一下子就征服了百姓們的心。
這下沈瑤華再說自己會什麼, 可能都有人相信。
她甚至都聽到了一些比較離譜的傳言。
等到所有人的作業做完之後,沈瑤華便會把大家聚到一起交流心得,這時不僅能在交流中解決圖紙變為實物過程中的難題,還能順帶看看有沒有人在此基礎上能有所創新。
交流完心得之後,才會開始下一課,講解一張新的圖紙,接著做作業,如此循環往復。
因為要求所有人都必須住在沈瑤華準備的宅子中,雖然是一人一間屋子。不過他們倒也喜歡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邊做就邊交流心得。
隨著所學圖紙越來越多,不管之前因為什麼原因來到這裡學習的木匠,現在見到沈瑤華都是打心底里的尊敬她。
尤其是那三個最後一早上才趕上的木匠,更是十分慶幸,他們選擇脫離了那邊同盟來到了這裡。
因為每一次沈瑤華都會等到最後一個人提交作業之後,才會教授下一課。為了能夠儘快看到新的圖紙,學到新的東西,這些木匠都卯足了勁,做的一個比一個快,同時還會鞭策做得稍微慢一些的人。
所以速度上也倒是加快了許多,就這樣整整學習了四個多月之後,沈瑤華終於宣布結課了。
城中的傳言,並沒有因為開課而停過,不過傳言的內容倒是有些許的變化。
從最開始所有人都等著看笑話,可是一連幾個月都沒有傳出什麼消息,也沒有大家猜想的退學了的。
在加上那些青州本地的木匠,中途休息日回家之時,有些人去打探消息,他們也只是神神秘秘的,什麼都不說。
就開始有人猜測,沈瑤華教授的東西一定是有用的。
快結課前幾日,謠言已經越傳越離譜了。
說什麼沈瑤華家是宮廷御用木匠,因為家道中落在流落到,所以才開班準備把一家的技藝都傳授出去。
對於這個傳言沈瑤華聽完覺得有些好笑,不過也沒有管。
此時青州一座宅子,兩個獐頭鼠目的男子,真在商討對策。
「沈大人召我們回京,我們該怎麼辦?萬一露餡了豈不是……這沈大小姐怎麼能搞出這麼多事。」
「怕什麼?沈大人讓我們盯著沈大小姐,就是怕沈小姐離開青州,去京城惹事。我們匯報的也沒有什麼問題。沈小姐無論是的確一直在行商,只是生意做得大了些,確實沒有離開青州去京城不是。」
「老哥說的對,就是大人責問起來,那也是傳話的人沒有說清楚。不干我哥倆啥事。」
若是周行在這,就會知道,這兩個人就是當初沈邑派來盯著沈瑤華的。不過兩人一直沉迷女色,離開青州後就一直沒回來,每次通過看宅院的老丈接收京城來信。
這不剛得到消息,沈邑召他們回京,這才回到青州,發現沈瑤華已經不僅僅是一間食肆的掌柜了,所做的生意比他們想像的大得多了。最重要的是還在其它州府開了很多分店,兩人也就猜測,在他們花天酒地的時候,沈瑤華可能已經出過青州了。
不過兩人很顯然打算繼續糊弄京城那邊。
至於京城那邊為何突然召人回去?
一是因為這兩人在這邊盯了幾年,匯報回去沈瑤華這邊一直無事發生。
所以在京城沈家人眼裡,沈瑤華就是在青州開了一間食肆。他們猜想沈瑤華可能這輩子都會靠這個食肆謀生,估計也翻不起什麼風浪。
當然還有更重要的原因。
自從太子變為平王之後,太子妃沈寧蓁也變成了平王妃。
沈家的地位也一落千丈,變得尷尬起來。
沈家與太子聯姻,本來是皇帝的意思。但是接連的事情,沈家的站位,使得皇帝直接遷怒於沈邑。皇帝不喜,政敵自然都想撲過來踩上一腳。
皇帝以前頗為寵幸沈邑時,朝臣幾本參奏,自然是傷不了他。這也是沈邑把看著沈瑤華的兩人召回來的原因,他怕若是有人發現沈瑤華的存在,這時參他一本,他的官位可能就岌岌可危了。
畢竟皇帝對他的態度大不如前。
之前若是有人說他做了這等拋妻棄子之事,頂多是不痛不癢的斥責幾句;但現在若是揪出他的錯來,皇帝恐怕會就著這個錯嚴懲。
第91章 消息
皇帝身體每況日下, 而且變得喜怒無常。
前幾日剛把一個忠興耿耿勸諫的大臣給砍了,現在整個朝堂之上的官員都岌岌可危。
前幾日,後宮中傳來的消息, 皇帝竟想立老四位太子。
若真的是四皇子登上皇位, 早已經站隊和其他皇子綁在一條繩上的人, 勢必都沒有什麼好下場。
一場更為猛烈的鬥爭即將來臨。
近日, 青州城內也是發生了封天覆地的變化。
市面上出現了各種新奇的家具,農具。
那些家具用品的設計,別具一格。那些農具, 更是個頂個的好用, 買過的人都讚不絕口。
青州百姓這一問才知道,原來做出這麼些新奇的東西的木匠, 全都是去參加了沈氏商行的培訓的。
百姓們自然沈瑤華夸的絕無僅有。尤其是那些農戶, 正值收割季節,各種省時省力,且快速高效的農具, 一下子就征服了百姓們的心。
這下沈瑤華再說自己會什麼, 可能都有人相信。
她甚至都聽到了一些比較離譜的傳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