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頁
她擁有鎮王府的財富,加上父親隱姓埋名之後選擇了經商,富裕程度遠超常人所想像,可這份禮物單子上的東西,有許多是她都沒有見過的。
到底是蠅營狗苟幾十年的家底,當真不俗。
蕭恪只掃了一眼那禮物單子就扔去了一旁:「將把柄往我的手上送,這等蠢貨我本以為應當是難得一見的,沒想到還不少。」言詞之間嘲諷意味十成十。
「臣妾瞧著,他們還是太看輕陛下了。」蘇清意撿回那張禮物單子,和拜帖並在一塊兒,叫鈴鐺收好,這可是罪證,後面還用得上的。
這樣的罪證她這裡還有好幾份。
蕭恪意味深長地一笑:「明明是我被清意的美色給迷了眼,才讓他們得了這麼一個邪門歪道。」
蘇清意乜他一眼:「怎麼什麼好話都是陛下的?臣妾就是那妲己轉世?」
蕭恪告饒:「我錯了我錯了,別惱。」
蘇清意歪過頭去,自顧自地捻了一塊蜜餞吃,不再理他。
「晚上回來和你一道用膳,我叫了人進宮,先去宣政殿。」蕭恪撣撣衣袍起身,「還有人往你這裡送東西,你就照單全收。」
蘇清意小手一揮,姿態散漫:「陛下慢走,臣妾就不送了。」
蕭恪臨走前搶了蘇清意的梅子蜜餞,一個不剩,直接連碟子一起給端走。
蘇清意:「……」
陛下,數數您都活了多少年了好嗎?
蕭恪離開後,蘇清意就開始琢磨這些試圖從她這裡找一條出路的那些人,截至今日,往她這裡遞拜帖的已經有六家了,蕭恪的意思是讓她只收但不坐任何表示,等更多的人把賄賂皇后的罪證給眼巴巴地送上來之後再做處置。
這些人也是有意思得很,他們也不用腦子想一想,蕭恪看起來像是因為喜歡一個人就為了這人連原則都不要的皇帝嗎?
她能夠得到蕭恪的喜歡,那是因為她對於蕭恪來說是有價值的、有意義的,也是能和他並肩同行的,若她只是一個空有美貌的女子,就算是蕭恪為了銀子將她迎進成王府,也只會好吃好喝地供著她,而不會日日留宿她的清疏院。
如果她不是蕭恪的助力,反而還跟蕭恪唱反調,以蕭恪的性格,只會把她冷落到一邊去,雖然不至於殺了,卻也不會喜愛。
不要把一個男人深深的喜愛看得太淺薄,更不能把一個有能力也有野心的皇帝看得太淺薄。
蕭恪是真正可以遨遊四海的龍,跟先帝那樣的爬蟲,天差地別。
……
蕭恪很懂慢火煮青蛙,他不會大張旗鼓地去動人,每次動一下,看起來小打小鬧,可蕭恪下一次動手,就會在前一次的基礎上更深一步,當有些人終於回過神來,朝堂都已經被蕭恪整肅得差不多了。
那一批自認為沒有踩到蕭恪底線,試圖給蘇清意送禮物,求蘇清意保他們的官員和勳爵,則是被蕭恪在朝堂上直接甩了一臉的拜帖和禮物單子,痛斥過後再命人摘了他們的官帽給拖出去。
亦有官員認為蕭恪大動干戈,在早朝時提出:「陛下,這麼多人被查抄,官職空缺,怕是不利啊!」
他擔心得確實有道理,那麼多的官員被擼了下去,原本他們幹的活就沒了人干,自然職能無法維持下去。
蕭恪也明白這個道理,但是大渝刮骨療毒勢在必行,他要是為了一時的鬆快而畏手畏腳,後期再要將這些蛀蟲處理掉,只會更加麻煩。
「諸位都是大渝的股肱之臣,難道暫時代一代都做不到?」蕭恪沉著臉,冷冽的目光掃過堂下的一眾朝臣,「若是自認無能,那不如現在就請辭好了。」
話都說到了這個份上,要再跟蕭恪唱反調,那就是承認自己無能,能不配位。
由此,朝堂之上再無別的聲音,等開年之後科舉,新一撥的舉子選□□,整個朝堂,都將會成為蕭恪的一言堂。
在登基大典和封后大典前,蕭恪肅清了朝堂,安安心心地等著這場盛大的儀式。
因為登基大典會和封后大典一起舉行,而大渝還從未出現過這樣的先例,既要能夠體現皇帝的威嚴,又要能夠體現皇后的尊貴,禮部的一眾人可謂是摳破了腦袋,方案反反覆覆地修改了多次,才敢呈上去給蕭恪過目。
蕭恪在禮部呈上來的方案上作了一些修改,再交由了禮部去辦。
禮部一干人看著蕭恪修改過的地方,不由得更加頭疼。
他們陛下竟然要皇后同上太和殿,而不是他先上太和殿,再讓皇后上太和殿。
這可不是先後順序上的簡單差別。
蕭恪沒改之前,儀式之中,皇帝先登上太和殿,接受群臣朝拜,朝拜過後再迎皇后,皇后要在太和殿下先行參拜皇帝,再去到皇帝的身邊,還得再拜,然後才能接受群臣的朝拜。
而蕭恪大手一揮,將儀式改成了他和皇后同時上太和殿,執手而上,在太和殿上一同敬奉上天,一起接受群臣朝拜,也就是省去了皇后拜皇帝的環節。
「陛下這麼改,不符合禮制啊……」有禮部官員說道。
「陛下要改,咱還能攔著不讓陛下改?再說了,陛下自己都無意見,我們這些當臣子的何必去多嘴多舌?」同僚道。
最終還是禮部尚書拍板,就按蕭恪吩咐的去做。
「陛下是大渝的皇帝,合不合禮制不是咱們這些老傢伙說了算的,而是陛下說了算。」
到底是蠅營狗苟幾十年的家底,當真不俗。
蕭恪只掃了一眼那禮物單子就扔去了一旁:「將把柄往我的手上送,這等蠢貨我本以為應當是難得一見的,沒想到還不少。」言詞之間嘲諷意味十成十。
「臣妾瞧著,他們還是太看輕陛下了。」蘇清意撿回那張禮物單子,和拜帖並在一塊兒,叫鈴鐺收好,這可是罪證,後面還用得上的。
這樣的罪證她這裡還有好幾份。
蕭恪意味深長地一笑:「明明是我被清意的美色給迷了眼,才讓他們得了這麼一個邪門歪道。」
蘇清意乜他一眼:「怎麼什麼好話都是陛下的?臣妾就是那妲己轉世?」
蕭恪告饒:「我錯了我錯了,別惱。」
蘇清意歪過頭去,自顧自地捻了一塊蜜餞吃,不再理他。
「晚上回來和你一道用膳,我叫了人進宮,先去宣政殿。」蕭恪撣撣衣袍起身,「還有人往你這裡送東西,你就照單全收。」
蘇清意小手一揮,姿態散漫:「陛下慢走,臣妾就不送了。」
蕭恪臨走前搶了蘇清意的梅子蜜餞,一個不剩,直接連碟子一起給端走。
蘇清意:「……」
陛下,數數您都活了多少年了好嗎?
蕭恪離開後,蘇清意就開始琢磨這些試圖從她這裡找一條出路的那些人,截至今日,往她這裡遞拜帖的已經有六家了,蕭恪的意思是讓她只收但不坐任何表示,等更多的人把賄賂皇后的罪證給眼巴巴地送上來之後再做處置。
這些人也是有意思得很,他們也不用腦子想一想,蕭恪看起來像是因為喜歡一個人就為了這人連原則都不要的皇帝嗎?
她能夠得到蕭恪的喜歡,那是因為她對於蕭恪來說是有價值的、有意義的,也是能和他並肩同行的,若她只是一個空有美貌的女子,就算是蕭恪為了銀子將她迎進成王府,也只會好吃好喝地供著她,而不會日日留宿她的清疏院。
如果她不是蕭恪的助力,反而還跟蕭恪唱反調,以蕭恪的性格,只會把她冷落到一邊去,雖然不至於殺了,卻也不會喜愛。
不要把一個男人深深的喜愛看得太淺薄,更不能把一個有能力也有野心的皇帝看得太淺薄。
蕭恪是真正可以遨遊四海的龍,跟先帝那樣的爬蟲,天差地別。
……
蕭恪很懂慢火煮青蛙,他不會大張旗鼓地去動人,每次動一下,看起來小打小鬧,可蕭恪下一次動手,就會在前一次的基礎上更深一步,當有些人終於回過神來,朝堂都已經被蕭恪整肅得差不多了。
那一批自認為沒有踩到蕭恪底線,試圖給蘇清意送禮物,求蘇清意保他們的官員和勳爵,則是被蕭恪在朝堂上直接甩了一臉的拜帖和禮物單子,痛斥過後再命人摘了他們的官帽給拖出去。
亦有官員認為蕭恪大動干戈,在早朝時提出:「陛下,這麼多人被查抄,官職空缺,怕是不利啊!」
他擔心得確實有道理,那麼多的官員被擼了下去,原本他們幹的活就沒了人干,自然職能無法維持下去。
蕭恪也明白這個道理,但是大渝刮骨療毒勢在必行,他要是為了一時的鬆快而畏手畏腳,後期再要將這些蛀蟲處理掉,只會更加麻煩。
「諸位都是大渝的股肱之臣,難道暫時代一代都做不到?」蕭恪沉著臉,冷冽的目光掃過堂下的一眾朝臣,「若是自認無能,那不如現在就請辭好了。」
話都說到了這個份上,要再跟蕭恪唱反調,那就是承認自己無能,能不配位。
由此,朝堂之上再無別的聲音,等開年之後科舉,新一撥的舉子選□□,整個朝堂,都將會成為蕭恪的一言堂。
在登基大典和封后大典前,蕭恪肅清了朝堂,安安心心地等著這場盛大的儀式。
因為登基大典會和封后大典一起舉行,而大渝還從未出現過這樣的先例,既要能夠體現皇帝的威嚴,又要能夠體現皇后的尊貴,禮部的一眾人可謂是摳破了腦袋,方案反反覆覆地修改了多次,才敢呈上去給蕭恪過目。
蕭恪在禮部呈上來的方案上作了一些修改,再交由了禮部去辦。
禮部一干人看著蕭恪修改過的地方,不由得更加頭疼。
他們陛下竟然要皇后同上太和殿,而不是他先上太和殿,再讓皇后上太和殿。
這可不是先後順序上的簡單差別。
蕭恪沒改之前,儀式之中,皇帝先登上太和殿,接受群臣朝拜,朝拜過後再迎皇后,皇后要在太和殿下先行參拜皇帝,再去到皇帝的身邊,還得再拜,然後才能接受群臣的朝拜。
而蕭恪大手一揮,將儀式改成了他和皇后同時上太和殿,執手而上,在太和殿上一同敬奉上天,一起接受群臣朝拜,也就是省去了皇后拜皇帝的環節。
「陛下這麼改,不符合禮制啊……」有禮部官員說道。
「陛下要改,咱還能攔著不讓陛下改?再說了,陛下自己都無意見,我們這些當臣子的何必去多嘴多舌?」同僚道。
最終還是禮部尚書拍板,就按蕭恪吩咐的去做。
「陛下是大渝的皇帝,合不合禮制不是咱們這些老傢伙說了算的,而是陛下說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