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頁
蕭恪表面上看起來遠遠沒有太大的危險性,又或者說,蕭恪曾經只是收斂著自己的爪牙沒有發力,否則敢招惹他的人,有一個算一個,怕是都沒有好果子吃。
其實蕭恪這樣做的原因也很簡單,以前他不是皇帝,而他想要成為皇帝,那自然而然的就不能將事情做絕了,有些人他還用得著,他現在是皇帝了,皇帝是什麼人?是這個國家的主人,他還是還像從前那般客客氣氣的,那他才是要完蛋了。
「陛下聖明!」蕭恪自己的人在此時立即站出來呼應,有了他一個高呼,其他的人也紛紛地跪了下去,嘴裡高喊「陛下聖明」。
要麼就按照蕭恪說的,立蘇清意為皇后,要麼就得有人站出來,誰敢站出來?上一個被剝了官服拖出去的就是前車之鑑。
蕭恪很滿意這些人的識時務:「既然諸位愛卿都沒有意見,那麼立後大典就同朕的登基大典一道舉行,禮部全權負責。」
眾人的心頭又是一顫,立後大典和登基大典一道舉行,這是多高的榮寵?
這位新帝,是真的把蘇氏給放在了心上。
直至散朝,都還有朝臣不理解,蕭恪怎麼就為了一個女人做到這個份上了?
「想必你們家裡一定成天雞飛狗跳吧?」有人站出來嘲諷了兩句,「有的人打著用女人勾住陛下的主意,也不看看陛下是不是會沉溺於女色之中。」
新帝不是先帝,不是一個看見美人就會走不動道的男人,拿對付先帝的手段去對付他,活該沒有好結果。
況且若是新帝自己想,那後宮中還能少得了女人?長得好看的宮女多了去了,當皇帝要寵幸幾個宮女也無可厚非,且瞧著吧,看看新帝究竟是真的對蘇氏極盡寵愛還是一時新鮮,時間會證明的。
蕭恪今個擺平了立後一事,心情那叫一個輕鬆愉快,連批摺子時的效率都提高了不少。
蘇清意人在太極宮哄孩子,一道聖旨就來了,還是蕭恪親筆寫的,蓋著國璽和蕭恪的私印。
寧福宣讀聖旨,蘇清意領著一大幫人跪下接旨,這聖旨她越聽越顯得不正經,前面還是非常嚴肅的,到後面蕭恪怎麼花了那麼大的篇幅來誇她?這是立後的聖旨嗎?不知道的還以為這是褒獎她的聖旨。
「娘娘,領旨謝恩吧。」寧福將聖旨合好,彎下腰將聖旨放入了蘇清意的手中。
蘇清意接下了聖旨:「臣妾領旨謝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謝過恩後蘇清意被扶著起身,寧福又笑眯眯地從身後的小太監那裡拿過一個托盤:「皇后娘娘,請接過鳳印。」
鳳印下方是一塊漢白玉,上面是黃金鑲的鳳凰,象徵意味十足。
蘇清意把聖旨交給鈴鐺,又拿起了鳳印,這鳳印不光是皇后的身份象徵,在某些時刻,皇帝無法作為時,鳳印蓋下,也是算數的。
這鳳印還是至高無上的權力,是一個女子所能拿到的最高權柄。
「陛下還有政務要處理,讓奴婢轉告娘娘,午膳不必等了。」寧福躬身,「陛下說,娘娘怎麼高興就怎麼來。」
蘇清意捧著那枚沉甸甸的鳳印,腦子有點發懵。
蕭恪當真是……在用心待她。
寧福宣讀完了聖旨之後回去復命,蘇清意讓鈴鐺把冊立為後的聖旨和鳳印都收好,坐在小晚晚的搖籃邊出神。
蕭恪真的做到了打破阻礙立她為皇后,朝堂上定然是有人反對的,蕭恪是如何處理的?
炭火盆子裡的火星炸了一下,將蘇清意給炸得回了神。
她想了想,覺得不能就這麼坐著,她也得做點什麼。
「碧靈,讓御膳房直接將午膳送去宣政殿。」她要找蕭恪一道用午膳去。
……
晨起就等在皇宮大門外的婦人和她帶來的小姑娘,終於等到了聖母皇太后傳召,她們坐上皇宮裡專用的轎子,朝著永寧宮去。
轎子裡,那姑娘怯怯地拉著婦人問道:「母親,你說太后娘娘會答應讓女兒給陛下當皇妃嗎?」
婦人抱著女兒,十分自信:「這是自然的,你和陛下是表兄妹,親上加親有何不好?」
姑娘的臉上出現淡淡的紅暈,早就聽聞陛下年少有為,英姿勃發,而且是個很好很好的人,嫁給陛下,她一定會很幸福吧?
作者有話說:
第78章 木有
蘇清意慢慢地溜達著去了宣政殿, 本欲和蕭恪一道用個午膳,不曾想她人剛到宣政殿,聖母皇太后就派了人來請蕭恪去一趟永寧宮, 蘇清意正準備打道回府, 卻聽來傳話的宮女說請她也一道過去。
母后皇太后一貫不會來打擾蘇清意和蕭恪,除非是真的有事,兩個孩子本來就孝順,常常會去她那裡請安問候, 她便是不派人來叫也不會被冷落, 因而她都把時間留給蘇清意和蕭恪相處, 把他們都給請到永寧宮去, 也是稀奇。
蕭恪去永寧宮用午膳自然不會還穿著一身龍袍過去, 他去換便服, 蘇清意就在轎攆上等著他。
趁著蕭恪去換便服的空檔, 皇太后派來的宮女就湊到了蘇清意的身邊給蘇清意透消息, 也是皇太后讓她透給蘇清意知曉的。
「娘娘,今個太后娘娘的母族來了一個不怎麼親近的人,還帶了個姑娘來, 那意思是想把姑娘送進皇宮裡當妃子,太后娘娘的意思是, 由陛下親自拒絕, 也讓那姑娘見見您, 好知難而退。」那宮女說。
其實蕭恪這樣做的原因也很簡單,以前他不是皇帝,而他想要成為皇帝,那自然而然的就不能將事情做絕了,有些人他還用得著,他現在是皇帝了,皇帝是什麼人?是這個國家的主人,他還是還像從前那般客客氣氣的,那他才是要完蛋了。
「陛下聖明!」蕭恪自己的人在此時立即站出來呼應,有了他一個高呼,其他的人也紛紛地跪了下去,嘴裡高喊「陛下聖明」。
要麼就按照蕭恪說的,立蘇清意為皇后,要麼就得有人站出來,誰敢站出來?上一個被剝了官服拖出去的就是前車之鑑。
蕭恪很滿意這些人的識時務:「既然諸位愛卿都沒有意見,那麼立後大典就同朕的登基大典一道舉行,禮部全權負責。」
眾人的心頭又是一顫,立後大典和登基大典一道舉行,這是多高的榮寵?
這位新帝,是真的把蘇氏給放在了心上。
直至散朝,都還有朝臣不理解,蕭恪怎麼就為了一個女人做到這個份上了?
「想必你們家裡一定成天雞飛狗跳吧?」有人站出來嘲諷了兩句,「有的人打著用女人勾住陛下的主意,也不看看陛下是不是會沉溺於女色之中。」
新帝不是先帝,不是一個看見美人就會走不動道的男人,拿對付先帝的手段去對付他,活該沒有好結果。
況且若是新帝自己想,那後宮中還能少得了女人?長得好看的宮女多了去了,當皇帝要寵幸幾個宮女也無可厚非,且瞧著吧,看看新帝究竟是真的對蘇氏極盡寵愛還是一時新鮮,時間會證明的。
蕭恪今個擺平了立後一事,心情那叫一個輕鬆愉快,連批摺子時的效率都提高了不少。
蘇清意人在太極宮哄孩子,一道聖旨就來了,還是蕭恪親筆寫的,蓋著國璽和蕭恪的私印。
寧福宣讀聖旨,蘇清意領著一大幫人跪下接旨,這聖旨她越聽越顯得不正經,前面還是非常嚴肅的,到後面蕭恪怎麼花了那麼大的篇幅來誇她?這是立後的聖旨嗎?不知道的還以為這是褒獎她的聖旨。
「娘娘,領旨謝恩吧。」寧福將聖旨合好,彎下腰將聖旨放入了蘇清意的手中。
蘇清意接下了聖旨:「臣妾領旨謝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謝過恩後蘇清意被扶著起身,寧福又笑眯眯地從身後的小太監那裡拿過一個托盤:「皇后娘娘,請接過鳳印。」
鳳印下方是一塊漢白玉,上面是黃金鑲的鳳凰,象徵意味十足。
蘇清意把聖旨交給鈴鐺,又拿起了鳳印,這鳳印不光是皇后的身份象徵,在某些時刻,皇帝無法作為時,鳳印蓋下,也是算數的。
這鳳印還是至高無上的權力,是一個女子所能拿到的最高權柄。
「陛下還有政務要處理,讓奴婢轉告娘娘,午膳不必等了。」寧福躬身,「陛下說,娘娘怎麼高興就怎麼來。」
蘇清意捧著那枚沉甸甸的鳳印,腦子有點發懵。
蕭恪當真是……在用心待她。
寧福宣讀完了聖旨之後回去復命,蘇清意讓鈴鐺把冊立為後的聖旨和鳳印都收好,坐在小晚晚的搖籃邊出神。
蕭恪真的做到了打破阻礙立她為皇后,朝堂上定然是有人反對的,蕭恪是如何處理的?
炭火盆子裡的火星炸了一下,將蘇清意給炸得回了神。
她想了想,覺得不能就這麼坐著,她也得做點什麼。
「碧靈,讓御膳房直接將午膳送去宣政殿。」她要找蕭恪一道用午膳去。
……
晨起就等在皇宮大門外的婦人和她帶來的小姑娘,終於等到了聖母皇太后傳召,她們坐上皇宮裡專用的轎子,朝著永寧宮去。
轎子裡,那姑娘怯怯地拉著婦人問道:「母親,你說太后娘娘會答應讓女兒給陛下當皇妃嗎?」
婦人抱著女兒,十分自信:「這是自然的,你和陛下是表兄妹,親上加親有何不好?」
姑娘的臉上出現淡淡的紅暈,早就聽聞陛下年少有為,英姿勃發,而且是個很好很好的人,嫁給陛下,她一定會很幸福吧?
作者有話說:
第78章 木有
蘇清意慢慢地溜達著去了宣政殿, 本欲和蕭恪一道用個午膳,不曾想她人剛到宣政殿,聖母皇太后就派了人來請蕭恪去一趟永寧宮, 蘇清意正準備打道回府, 卻聽來傳話的宮女說請她也一道過去。
母后皇太后一貫不會來打擾蘇清意和蕭恪,除非是真的有事,兩個孩子本來就孝順,常常會去她那裡請安問候, 她便是不派人來叫也不會被冷落, 因而她都把時間留給蘇清意和蕭恪相處, 把他們都給請到永寧宮去, 也是稀奇。
蕭恪去永寧宮用午膳自然不會還穿著一身龍袍過去, 他去換便服, 蘇清意就在轎攆上等著他。
趁著蕭恪去換便服的空檔, 皇太后派來的宮女就湊到了蘇清意的身邊給蘇清意透消息, 也是皇太后讓她透給蘇清意知曉的。
「娘娘,今個太后娘娘的母族來了一個不怎麼親近的人,還帶了個姑娘來, 那意思是想把姑娘送進皇宮裡當妃子,太后娘娘的意思是, 由陛下親自拒絕, 也讓那姑娘見見您, 好知難而退。」那宮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