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頁
幾日之後的朝堂之上,紫衣侯慕容清向女帝大人告辭,稱從此之後偏安於後宮,不再參與政事。黎國大臣中以姬相為首的保守派對慕容清這一行為加之讚譽支持,稱其「才德兼備,足君儀天下」。
至於誓死追隨紫衣侯的那一支精銳的紫衫軍,帝後大人為免軍心渙散,舉薦了一位名不見經傳的將領蕭肅代為統領。
黎國民眾一片譁然,為帝後大人惋惜的同時也表示理解。只是對於這位聞所未聞的蕭肅大人頗為好奇。據說這位大人為人低調,卻也是個不折不扣的人才,只是少年時生過場怪病毀了容貌,便終日以面具遮顏。
這位在民眾間傳得頗為神秘的蕭肅,自然就是我們的慕容清,帝後大人。
「換了名字,換個身份。深深可是幫了我們大忙。」解了燃眉之急的女帝大人眉眼含笑,把我捧上了天。
「哪兒啊,我只是個想法,你們這做的可真是天衣無縫,舉一反三。」我丟了塊青梅含著。「要不要嘗嘗?剛剛摘的梅子,很好吃。」
宣黎拿了一顆,淺淺咬了一口,立刻蹙起眉。「這麼酸你也吃得進去?」
「很酸麼?還好。」我嚼了嚼,酸酸甜甜的味道好極了。「比起我昨天醃的檸檬可好多了。」
她搖搖頭。「服了你。對了深深,之前說封你做女官,你考慮得如何?」
「罷了。」我敬謝不敏。「我還是低調些吧。你也知道,我最受不了那些條條框框的,若是做了你的女官,一定要受那些約束。」
宣黎無奈:「好吧,那就隨你。」
「對了。」她從腰上摘下一塊玉牌。「這個給你。」
「什麼?」我接過來,手掌大小,長方形,上面刻了通行兩個行楷大字。
「這些日子在宮裡呆得悶了吧?這是出宮的牌子,拿著這個想什麼時候出去都行。」
我一下子興奮起來:「太好了,最近正想出去走走呢。」
宣黎看我如此激動,也抿了唇輕笑。「再怎麼想出去也得用了晚膳再說。」
我下意識地微微皺皺眉,黎國御廚的飯菜口味偏甜,吃了一兩次還可以,這些天每餐都如此,害的我聽到用膳便想逃。
宣黎看出我的心思,笑了笑也沒說什麼。
宮侍們送飯菜上來的時候,給了我足足的驚喜。那菜式,味道,完全就是我懷念的滄式飯菜。清淡,帶些淺淺的辣味。
「如何?」她笑眯眯地看著我狼吞虎咽的樣子。「看你這些天都沒什麼胃口,我想便是飯菜不合你的口味了。這個廚子可是從滄國來的,很正宗吧?」
「好-好吃!」我的胃口完全被打開,感覺到五臟六腑都很暢快。「宣黎,我真不知道怎麼謝你才好!」
她頓了頓,看了看我,神色中有些許異樣,立刻又恢復了正常。
「待會還有好東西呢。」
飯足菜飽,宮人們端上漱口的水。
「拿上來吧。」宣黎開口。
一個宮人手捧托盤,送了上來。
兩碟小小的點心,躺在托盤裡。無比熟悉,又無比懷念。
「香桂凍?」我不可思議地長大眼。「宣黎,你不會是把福臨樓的廚子給請來了吧?不成不成,我一定得見見這位廚子。」
「呃——」她遲疑了一下。「好。」隨即對著身旁的宮人耳語兩句。宮人恭敬而退。
片刻之後,一位老者恭恭敬敬地進了門。
一見之下,頗有些失望。還以為做出如此美味的廚師一定也如這美味一般賞心悅目,誰知——罷了。
黎都之行
弦兒和歌兒自從有了個比她們大三歲的小哥哥慕容遠陪伴之後,便不再賴著我不放,宣黎政事繁忙,慕容大哥更是沒個人影兒。在梓陽宮很寂寞地過了幾日,我便拿了通行玉牌出了門。
黎國的街道整潔寬敞,行人們步履沉穩,神色舒展。有人說看一個國家是否興旺,從它的街道和人民就可以看得出來,此言的確不虛。宣黎已故去的母后祁佑女帝已是個百年不遇的明君,將原本在三國中屬於最弱一方的黎國治理得日益昌盛。
到了宣黎這一代,人人都道德佑女帝宅心仁厚,胸懷天下,加之帝後大人也是難得的人物,自然是民心所向。伽羅由於翼帝一事已漸趨沒落,如今的黎國,已有趕超滄國之勢。
我找了個看上去生意紅火的路邊小攤坐下,要了份黎都特有的小吃「片兒面」。老闆娘是個二十幾歲的青年女子,一雙丹鳳眼,精明能幹。
所謂「片兒面」有些類似於我們現代的刀削麵。老闆娘託了揉好的麵團在左手裡,右手舉刀,刷刷幾下,薄薄的幾片麵皮便下了鍋。稍微燎煮片刻,盛進碗裡,配上黎都特有的芝麻醬料,咸香可口。
聞起來很香,調動了我的胃口,誰知幾口下肚,卻突然有些反胃。
老闆娘見我停了筷,表情怪異,關心地問:「怎麼,味道不對麼?」
我趕忙擺手:「不是,味道很好。大概是剛用過午膳不久又吃這個,不太消化。」
「難怪了。」老闆娘鬆了口氣。「小姐不是黎國人吧?」
我點頭笑道:「我是滄國人。怎麼?」
她瞭然地一笑。「咱們黎人都知道,這片兒面可不是用普通的麵粉,而是用一種叫做實心麥的作物磨粉而成。雖然看上去薄薄一片,一碗吃下去能頂一頓飯。小姐不知這個,吃下去自然漲胃。」
至於誓死追隨紫衣侯的那一支精銳的紫衫軍,帝後大人為免軍心渙散,舉薦了一位名不見經傳的將領蕭肅代為統領。
黎國民眾一片譁然,為帝後大人惋惜的同時也表示理解。只是對於這位聞所未聞的蕭肅大人頗為好奇。據說這位大人為人低調,卻也是個不折不扣的人才,只是少年時生過場怪病毀了容貌,便終日以面具遮顏。
這位在民眾間傳得頗為神秘的蕭肅,自然就是我們的慕容清,帝後大人。
「換了名字,換個身份。深深可是幫了我們大忙。」解了燃眉之急的女帝大人眉眼含笑,把我捧上了天。
「哪兒啊,我只是個想法,你們這做的可真是天衣無縫,舉一反三。」我丟了塊青梅含著。「要不要嘗嘗?剛剛摘的梅子,很好吃。」
宣黎拿了一顆,淺淺咬了一口,立刻蹙起眉。「這麼酸你也吃得進去?」
「很酸麼?還好。」我嚼了嚼,酸酸甜甜的味道好極了。「比起我昨天醃的檸檬可好多了。」
她搖搖頭。「服了你。對了深深,之前說封你做女官,你考慮得如何?」
「罷了。」我敬謝不敏。「我還是低調些吧。你也知道,我最受不了那些條條框框的,若是做了你的女官,一定要受那些約束。」
宣黎無奈:「好吧,那就隨你。」
「對了。」她從腰上摘下一塊玉牌。「這個給你。」
「什麼?」我接過來,手掌大小,長方形,上面刻了通行兩個行楷大字。
「這些日子在宮裡呆得悶了吧?這是出宮的牌子,拿著這個想什麼時候出去都行。」
我一下子興奮起來:「太好了,最近正想出去走走呢。」
宣黎看我如此激動,也抿了唇輕笑。「再怎麼想出去也得用了晚膳再說。」
我下意識地微微皺皺眉,黎國御廚的飯菜口味偏甜,吃了一兩次還可以,這些天每餐都如此,害的我聽到用膳便想逃。
宣黎看出我的心思,笑了笑也沒說什麼。
宮侍們送飯菜上來的時候,給了我足足的驚喜。那菜式,味道,完全就是我懷念的滄式飯菜。清淡,帶些淺淺的辣味。
「如何?」她笑眯眯地看著我狼吞虎咽的樣子。「看你這些天都沒什麼胃口,我想便是飯菜不合你的口味了。這個廚子可是從滄國來的,很正宗吧?」
「好-好吃!」我的胃口完全被打開,感覺到五臟六腑都很暢快。「宣黎,我真不知道怎麼謝你才好!」
她頓了頓,看了看我,神色中有些許異樣,立刻又恢復了正常。
「待會還有好東西呢。」
飯足菜飽,宮人們端上漱口的水。
「拿上來吧。」宣黎開口。
一個宮人手捧托盤,送了上來。
兩碟小小的點心,躺在托盤裡。無比熟悉,又無比懷念。
「香桂凍?」我不可思議地長大眼。「宣黎,你不會是把福臨樓的廚子給請來了吧?不成不成,我一定得見見這位廚子。」
「呃——」她遲疑了一下。「好。」隨即對著身旁的宮人耳語兩句。宮人恭敬而退。
片刻之後,一位老者恭恭敬敬地進了門。
一見之下,頗有些失望。還以為做出如此美味的廚師一定也如這美味一般賞心悅目,誰知——罷了。
黎都之行
弦兒和歌兒自從有了個比她們大三歲的小哥哥慕容遠陪伴之後,便不再賴著我不放,宣黎政事繁忙,慕容大哥更是沒個人影兒。在梓陽宮很寂寞地過了幾日,我便拿了通行玉牌出了門。
黎國的街道整潔寬敞,行人們步履沉穩,神色舒展。有人說看一個國家是否興旺,從它的街道和人民就可以看得出來,此言的確不虛。宣黎已故去的母后祁佑女帝已是個百年不遇的明君,將原本在三國中屬於最弱一方的黎國治理得日益昌盛。
到了宣黎這一代,人人都道德佑女帝宅心仁厚,胸懷天下,加之帝後大人也是難得的人物,自然是民心所向。伽羅由於翼帝一事已漸趨沒落,如今的黎國,已有趕超滄國之勢。
我找了個看上去生意紅火的路邊小攤坐下,要了份黎都特有的小吃「片兒面」。老闆娘是個二十幾歲的青年女子,一雙丹鳳眼,精明能幹。
所謂「片兒面」有些類似於我們現代的刀削麵。老闆娘託了揉好的麵團在左手裡,右手舉刀,刷刷幾下,薄薄的幾片麵皮便下了鍋。稍微燎煮片刻,盛進碗裡,配上黎都特有的芝麻醬料,咸香可口。
聞起來很香,調動了我的胃口,誰知幾口下肚,卻突然有些反胃。
老闆娘見我停了筷,表情怪異,關心地問:「怎麼,味道不對麼?」
我趕忙擺手:「不是,味道很好。大概是剛用過午膳不久又吃這個,不太消化。」
「難怪了。」老闆娘鬆了口氣。「小姐不是黎國人吧?」
我點頭笑道:「我是滄國人。怎麼?」
她瞭然地一笑。「咱們黎人都知道,這片兒面可不是用普通的麵粉,而是用一種叫做實心麥的作物磨粉而成。雖然看上去薄薄一片,一碗吃下去能頂一頓飯。小姐不知這個,吃下去自然漲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