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頁
如今金城房產洗白上岸,如日中天,建築標準和工程規範,也做到極盡體面。在金錢、公關、輿論三側打點下,當年的公案已無人再死磕正義公理,可以想見所有的糾紛,都在庭外完成了調解。
可這就像在睡夢中吞了蟲子,不知情時尚能相安無事,知道以後難免在意起疑。
沈珏既查到了這些舊聞,就沒法再假裝不知情。
當天,他認真打了稿子,給金錫鋮發了條措辭語氣都挺真誠的消息。真心感謝他一直以來的幫助,也堅定地表達拒絕。
他說:「快速聚攏流量和資金,不符合我家家長開書屋的初衷。月滿書屋想要發展,可是不急在一起,還望二叔諒解。」
父母都抬出來了,話就沒有再反駁的餘地。金錫鋮體面地為他們送上祝福,此後沒再打電話來。
一場冰天凍地的大降溫後,林州市遍地裝滿了綠色針葉樹、雪花裝飾和金紙彩球,聖誕節近在眉睫了。千帙閣選在平安夜前最後一個周六開市,開業當天,就吸引來萬眾目光。
且不說社交媒體上打卡者眾,返圖無數,即便平時不刷微博與直播的人,也難免要在林州本地論壇與各家報紙上,看到千帙閣大幅版面的宣傳軟廣,與接踵而至的安利帖。
甚至還出了個熱搜,#讀書的時光有多美好?#
「有多美好我是不知道。」褚何如從鼻子裡出氣,忿忿不平,「熱搜絕對是買的,這個我敢打包票。」
沈珏淡聲道:「找個時間,去考察看看。」
千帙閣開業大半個月,月滿書屋的生意明顯遭到衝擊。儘管許多老顧客對這種商業味濃重的網紅書店嗤之以鼻,忠誠度高,可散客與新客,假日出行結伴逛街,更願意選擇能吃能玩能社交的千帙閣。
撇開固定的基本收入,本月月滿書屋的總營收整整跌下四分之一。下個月一半時間是春節假日,生意只會更涼,營收恐怕將要更低。
從來新人換舊人。沈珏心裡清楚得很,月滿書屋這一波奇峰崛起,本質上是托那貨架中掉出來的兩件文物的福,吃的是網路走紅帶來的流量紅利。
這種引流方式,與千帙閣的打法無限類似,上位者以大吃小,是市場正常的疊代更新過程。
所以他想著要去研究一番千帙閣的經營模式,尋找彎道超車的機會。褚何如卻怎樣都不願去。他堅稱自己貧賤不能移,千帙閣這種歪門邪道耍花腔的偽書店,他死都不會踏進去一步。
沈珏只能自己去。
回林州以後,他其實沒什麼朋友。高中大學都就讀頭部名校的後果,就是同學要麼出國,要麼潛心讀博,要麼卷進大勢行業去搏浪擊沙。像他這樣回到家裡,繼承一個麻雀小書屋的,即便原本有交好的友人,到這時也沒有了。
但他不在乎,調查訪問,一個人向來都更有效率。
工作日,雙休,下午和晚上,沈珏挑了幾個標誌性的時段,前前後後跑了千帙閣四五回。
首先可以確定的是,千帙閣的官網與實體店高度一致,絕沒有商業欺詐。就像那些豪華的宣傳圖一般,千帙閣書店中,也將兩千餘平的門店,大手筆地切割成了幾個幾何形的寬敞區域。
圖書售賣區,露天花園茶座,生活體驗區,沙龍聚會區。走進千帙閣,置身於淡淡的檀木香氛中,放眼望去,皆是書香綠意,與走進哪位文人雅士的別墅無異。
海浪型的原木異形書架連綿不絕,仿佛知識的海洋呈現於眼前,給予人無限的崇高感覺。
只是選擇了這種異形的置物設計,就必須犧牲空間本身的基礎容量。占同樣面積大小的書架,異形設計的容量大約僅有普通的書架的三分之二。
也許是為了彌補這方面的損失,千帙閣的圖書,似乎都更傾向於新出版社印製、裝幀考究的重裝或是精裝本。外觀極具分量,價格動輒奔向四五十塊,存在感不容忽視。
圖書價格較平裝版本貴出百分二十,也就生生將利潤率提升至百分之五十以上。加之咖啡茶飲區的飲品、點心販售,生活體驗區的家居文創小屋補充,沈珏推測,千帙閣的整體營業利潤率應當相當優越,對得起它造價不菲的裝修環境。
周末晚上去店裡的那一次,沈珏還正巧撞上書店舉辦紅酒品鑑活動。生活體驗區里專門布置出來一圈小雅座,許多穿著得體的紳士淑女落座其中,面前放著兩隻大肚葡萄酒杯。
書店請了專家到場,講解葡萄酒的年份、產品、酒標故事與品酒分析,這些人面前的投影屏上,也孜孜不倦地播放著相關的品酒知識。
有顧客誤打誤撞,想進去找張椅子休息,立刻被書店的服務員攔下,詢問他是否有繳交入場會員費用。
「一百五十塊。」沈珏立著耳朵,聽到他們這樣講。
沈珏覺得索然無味,他把臉別開,去看別處。
晚上九點了,書店中仍是人潮擁擠。有讀書的人,也有袖著手逛來逛去,高談論闊的人。但最多的,仍是拿著杯飲品,找好角度在線條優美的書架前,自拍或被拍的人。
確實是繳交入場費,暫時享受一種理想中的生活,沈珏想。高端大氣有格調,與月滿書屋,完完全全不在一個戰場上。
也難怪有那麼多資本給千帙閣投資,這是它應得的。
見到此情此景,他不免要產生嚴肅的考慮。月滿書屋是否也需要一筆投資來襄助?而他們若是獲得投資,他又要打造一間什麼樣子的書店呢?
可這就像在睡夢中吞了蟲子,不知情時尚能相安無事,知道以後難免在意起疑。
沈珏既查到了這些舊聞,就沒法再假裝不知情。
當天,他認真打了稿子,給金錫鋮發了條措辭語氣都挺真誠的消息。真心感謝他一直以來的幫助,也堅定地表達拒絕。
他說:「快速聚攏流量和資金,不符合我家家長開書屋的初衷。月滿書屋想要發展,可是不急在一起,還望二叔諒解。」
父母都抬出來了,話就沒有再反駁的餘地。金錫鋮體面地為他們送上祝福,此後沒再打電話來。
一場冰天凍地的大降溫後,林州市遍地裝滿了綠色針葉樹、雪花裝飾和金紙彩球,聖誕節近在眉睫了。千帙閣選在平安夜前最後一個周六開市,開業當天,就吸引來萬眾目光。
且不說社交媒體上打卡者眾,返圖無數,即便平時不刷微博與直播的人,也難免要在林州本地論壇與各家報紙上,看到千帙閣大幅版面的宣傳軟廣,與接踵而至的安利帖。
甚至還出了個熱搜,#讀書的時光有多美好?#
「有多美好我是不知道。」褚何如從鼻子裡出氣,忿忿不平,「熱搜絕對是買的,這個我敢打包票。」
沈珏淡聲道:「找個時間,去考察看看。」
千帙閣開業大半個月,月滿書屋的生意明顯遭到衝擊。儘管許多老顧客對這種商業味濃重的網紅書店嗤之以鼻,忠誠度高,可散客與新客,假日出行結伴逛街,更願意選擇能吃能玩能社交的千帙閣。
撇開固定的基本收入,本月月滿書屋的總營收整整跌下四分之一。下個月一半時間是春節假日,生意只會更涼,營收恐怕將要更低。
從來新人換舊人。沈珏心裡清楚得很,月滿書屋這一波奇峰崛起,本質上是托那貨架中掉出來的兩件文物的福,吃的是網路走紅帶來的流量紅利。
這種引流方式,與千帙閣的打法無限類似,上位者以大吃小,是市場正常的疊代更新過程。
所以他想著要去研究一番千帙閣的經營模式,尋找彎道超車的機會。褚何如卻怎樣都不願去。他堅稱自己貧賤不能移,千帙閣這種歪門邪道耍花腔的偽書店,他死都不會踏進去一步。
沈珏只能自己去。
回林州以後,他其實沒什麼朋友。高中大學都就讀頭部名校的後果,就是同學要麼出國,要麼潛心讀博,要麼卷進大勢行業去搏浪擊沙。像他這樣回到家裡,繼承一個麻雀小書屋的,即便原本有交好的友人,到這時也沒有了。
但他不在乎,調查訪問,一個人向來都更有效率。
工作日,雙休,下午和晚上,沈珏挑了幾個標誌性的時段,前前後後跑了千帙閣四五回。
首先可以確定的是,千帙閣的官網與實體店高度一致,絕沒有商業欺詐。就像那些豪華的宣傳圖一般,千帙閣書店中,也將兩千餘平的門店,大手筆地切割成了幾個幾何形的寬敞區域。
圖書售賣區,露天花園茶座,生活體驗區,沙龍聚會區。走進千帙閣,置身於淡淡的檀木香氛中,放眼望去,皆是書香綠意,與走進哪位文人雅士的別墅無異。
海浪型的原木異形書架連綿不絕,仿佛知識的海洋呈現於眼前,給予人無限的崇高感覺。
只是選擇了這種異形的置物設計,就必須犧牲空間本身的基礎容量。占同樣面積大小的書架,異形設計的容量大約僅有普通的書架的三分之二。
也許是為了彌補這方面的損失,千帙閣的圖書,似乎都更傾向於新出版社印製、裝幀考究的重裝或是精裝本。外觀極具分量,價格動輒奔向四五十塊,存在感不容忽視。
圖書價格較平裝版本貴出百分二十,也就生生將利潤率提升至百分之五十以上。加之咖啡茶飲區的飲品、點心販售,生活體驗區的家居文創小屋補充,沈珏推測,千帙閣的整體營業利潤率應當相當優越,對得起它造價不菲的裝修環境。
周末晚上去店裡的那一次,沈珏還正巧撞上書店舉辦紅酒品鑑活動。生活體驗區里專門布置出來一圈小雅座,許多穿著得體的紳士淑女落座其中,面前放著兩隻大肚葡萄酒杯。
書店請了專家到場,講解葡萄酒的年份、產品、酒標故事與品酒分析,這些人面前的投影屏上,也孜孜不倦地播放著相關的品酒知識。
有顧客誤打誤撞,想進去找張椅子休息,立刻被書店的服務員攔下,詢問他是否有繳交入場會員費用。
「一百五十塊。」沈珏立著耳朵,聽到他們這樣講。
沈珏覺得索然無味,他把臉別開,去看別處。
晚上九點了,書店中仍是人潮擁擠。有讀書的人,也有袖著手逛來逛去,高談論闊的人。但最多的,仍是拿著杯飲品,找好角度在線條優美的書架前,自拍或被拍的人。
確實是繳交入場費,暫時享受一種理想中的生活,沈珏想。高端大氣有格調,與月滿書屋,完完全全不在一個戰場上。
也難怪有那麼多資本給千帙閣投資,這是它應得的。
見到此情此景,他不免要產生嚴肅的考慮。月滿書屋是否也需要一筆投資來襄助?而他們若是獲得投資,他又要打造一間什麼樣子的書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