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頁
「陛下的意思老夫人也聽見了,陛下日理萬機,實在是沒有功夫見不相干的人。若是有事,老夫人請去皇后娘娘那兒吧!」孫銘面露不耐煩。
「瞎狗眼的東西,竟敢對老娘這樣說話。不看看老娘是誰,再怎麼著也不是你這狗東西能看不起的。等老娘見著了陛下,可得叫陛下把你給治治。」宋老夫人一聽,頓時跳起來罵到。
宣政殿前本安靜得緊,伺候的宮人們都候在外面,聽聞這潑婦罵街的模樣,不由好奇地張望。
宋刺史臉上不好看,他有些後悔今日帶了自己母親來,便連忙扯了扯宋老夫人,解釋道:「孫公公恕罪,家母有眼不識泰山,在下在這裡替您賠罪了。」說罷,便拱手行了一禮。
宋老夫人這些年因為自己兒子,被人捧習慣了,還沒有遇見過忤逆她的人,哪怕是在皇宮也沒有收斂一二。見到自己兒子都如此低三下四,也有些不安起來。
孫銘並不惱,只不過嘴角似笑非笑,讓人忍不住打寒顫。
「宋老夫人說得對,在下只不過是個奴才,怎麼擔當得起宋刺史賠罪?不過宋刺史可要注意,哪日宋老夫人衝撞了貴人可不好。好了,時辰不早了,宋老夫人和宋夫人去皇后娘娘那裡見禮吧!」
幾人說話時,宋夫人一直站在一側神情溫婉,若是不說話,真的很容易讓人忽略過去。聽到孫銘提起自己,宋夫人遲疑片刻,蹙眉道:「孫公公,我母親沒有惡意,言辭不當處還請公公恕罪,我在這裡代母親給您賠罪。」
「不敢當,宋夫人什麼人,奴才是什麼人,哪敢得宋夫人的賠禮。」孫銘擺擺手 看了一眼三人,冷笑道:「別說奴才不提醒你們,陛下不喜歡的,趕著往上送也沒用。有那些鑽營的功夫,還不如想著如何親近皇后娘娘。」
「這便不牢孫公公費心了。」宋刺史臉上有些掛不住,拱手行了一禮,硬邦邦道。
「多謝孫公公提醒。」不同於宋老夫人和宋刺史的變色,宋夫人臉上依舊笑盈盈,溫柔似水。
這倒讓孫銘多看了一眼,不過也沒有往心裡去。再聰明又如何,可惜她那女兒沒這般聰明。
離開宣政殿後,宋刺史見周圍無人便停了下來,臉上浮現出怒氣,「都是你幹的好事。是你說陛下與見櫻有情分在,我才厚著臉皮進宮求見陛下,結果陛下連見都不見我,我這張臉都要丟盡了。這趟進宮,誰不知道我們幹什麼?你叫我明日如何去見同僚?」
宋刺史前月才從洛陽回來,因在任時政績還不錯,加上洛陽刺史告老還鄉,吏部便奏請了蕭澤,任他為刺史。任令已經下來,他在長安還能留半個月,準備打點打點同僚便離開,誰知道妻子忽然提到嫡女婚事。
當年,他曾為嫡女訂過一門親事,不過後來因男方病故,所以婚事作罷。再後來,他再想給嫡女定親,嫡女又說要給未婚夫守三年,一直拖到如今。這次妻子提起皇上後宮至今空虛,加上嫡女年歲大了,已經快要雙十年華,他便想著後宮有一份助力也好,便進宮來求見皇上。
可陛下的反應,卻應該是早就知道他們主意,所以直接拒了他的求見。
「夫君是多慮了,昨日端午剛過。陛下有積壓的奏摺未處理也有可能,再加上命婦進宮拜見皇后娘娘本就是規矩。皇上不是說,等用午膳時他會回鳳棲宮,見咱們一面嗎?」宋夫人溫言細語道。
宋刺史眼中閃過一抹厭惡,甩甩衣袖道:「最好如你所說,否則此事不成的話,我便親自為見櫻擇一良婿,儘快嫁出去。」
他這夫人從來不似表現出來的那麼溫婉,當年自從他親眼看見她面帶微笑,親手掐死皖娘的孩子,他便知道她是個蛇蠍毒婦。
「夫君放心,見櫻自幼與陛下感情深厚,您又不是不知曉。當年先帝不是還戲言,要將見櫻許配給陛下做側妃嗎?」宋夫人握緊拳頭,面色不變。
「最好如此!」宋刺史一甩一宿,不再看她,對一旁的宋老夫人道:「母親,宮中不比咱們府上隨意,宮裡規矩森嚴,稍有不慎便會觸怒貴人。前些日子舞陽郡主就因刺上皇后,被削了爵位,還和孟大人一人領了十鞭子,至今還在家中養傷不好意思出門。您說話行事小心謹慎一些,有事讓蘇氏說就可以,您……少說一點。」
宋老夫人眼睛一瞪,「你這是嫌我不會說話,怕給你丟人?你還是從老娘肚子裡蹦出來的呢!如今敢嫌棄起老娘來了?」
宋刺史有些頭疼,自己母親蠻不講理的性格,怕是無人能及。
「兒子是關心您,怕您惹怒了宮中貴人。您昨日對皇后娘娘出言不遜,陛下已是沒有追究,今日萬不可再胡鬧。」
宋老夫人想著昨日那高高在上,一身珠光寶氣的模樣,心裡就泛起了酸水。心想那本該都是她家見櫻的,偏生讓個小妖精給占了。她昨日是忍了又忍才自認為文鄒鄒的酸了一句,根本沒有罵人。誰知道就被訓斥了,她可覺得委屈了。
「好了,蘇氏你好生照顧母親,我先去衙署。至於見櫻的事情,一會兒你見到陛下知道該如何說嗎?」
蘇氏是宋夫人的姓氏,她屈膝行了一禮,「夫君放心,妾身會盡力而為的。」
「你那本事怎會不成?」宋刺史有些嘲諷,說完後見宋夫人眼中就閃過一絲痛意,他便覺得心中痛快。
「瞎狗眼的東西,竟敢對老娘這樣說話。不看看老娘是誰,再怎麼著也不是你這狗東西能看不起的。等老娘見著了陛下,可得叫陛下把你給治治。」宋老夫人一聽,頓時跳起來罵到。
宣政殿前本安靜得緊,伺候的宮人們都候在外面,聽聞這潑婦罵街的模樣,不由好奇地張望。
宋刺史臉上不好看,他有些後悔今日帶了自己母親來,便連忙扯了扯宋老夫人,解釋道:「孫公公恕罪,家母有眼不識泰山,在下在這裡替您賠罪了。」說罷,便拱手行了一禮。
宋老夫人這些年因為自己兒子,被人捧習慣了,還沒有遇見過忤逆她的人,哪怕是在皇宮也沒有收斂一二。見到自己兒子都如此低三下四,也有些不安起來。
孫銘並不惱,只不過嘴角似笑非笑,讓人忍不住打寒顫。
「宋老夫人說得對,在下只不過是個奴才,怎麼擔當得起宋刺史賠罪?不過宋刺史可要注意,哪日宋老夫人衝撞了貴人可不好。好了,時辰不早了,宋老夫人和宋夫人去皇后娘娘那裡見禮吧!」
幾人說話時,宋夫人一直站在一側神情溫婉,若是不說話,真的很容易讓人忽略過去。聽到孫銘提起自己,宋夫人遲疑片刻,蹙眉道:「孫公公,我母親沒有惡意,言辭不當處還請公公恕罪,我在這裡代母親給您賠罪。」
「不敢當,宋夫人什麼人,奴才是什麼人,哪敢得宋夫人的賠禮。」孫銘擺擺手 看了一眼三人,冷笑道:「別說奴才不提醒你們,陛下不喜歡的,趕著往上送也沒用。有那些鑽營的功夫,還不如想著如何親近皇后娘娘。」
「這便不牢孫公公費心了。」宋刺史臉上有些掛不住,拱手行了一禮,硬邦邦道。
「多謝孫公公提醒。」不同於宋老夫人和宋刺史的變色,宋夫人臉上依舊笑盈盈,溫柔似水。
這倒讓孫銘多看了一眼,不過也沒有往心裡去。再聰明又如何,可惜她那女兒沒這般聰明。
離開宣政殿後,宋刺史見周圍無人便停了下來,臉上浮現出怒氣,「都是你幹的好事。是你說陛下與見櫻有情分在,我才厚著臉皮進宮求見陛下,結果陛下連見都不見我,我這張臉都要丟盡了。這趟進宮,誰不知道我們幹什麼?你叫我明日如何去見同僚?」
宋刺史前月才從洛陽回來,因在任時政績還不錯,加上洛陽刺史告老還鄉,吏部便奏請了蕭澤,任他為刺史。任令已經下來,他在長安還能留半個月,準備打點打點同僚便離開,誰知道妻子忽然提到嫡女婚事。
當年,他曾為嫡女訂過一門親事,不過後來因男方病故,所以婚事作罷。再後來,他再想給嫡女定親,嫡女又說要給未婚夫守三年,一直拖到如今。這次妻子提起皇上後宮至今空虛,加上嫡女年歲大了,已經快要雙十年華,他便想著後宮有一份助力也好,便進宮來求見皇上。
可陛下的反應,卻應該是早就知道他們主意,所以直接拒了他的求見。
「夫君是多慮了,昨日端午剛過。陛下有積壓的奏摺未處理也有可能,再加上命婦進宮拜見皇后娘娘本就是規矩。皇上不是說,等用午膳時他會回鳳棲宮,見咱們一面嗎?」宋夫人溫言細語道。
宋刺史眼中閃過一抹厭惡,甩甩衣袖道:「最好如你所說,否則此事不成的話,我便親自為見櫻擇一良婿,儘快嫁出去。」
他這夫人從來不似表現出來的那麼溫婉,當年自從他親眼看見她面帶微笑,親手掐死皖娘的孩子,他便知道她是個蛇蠍毒婦。
「夫君放心,見櫻自幼與陛下感情深厚,您又不是不知曉。當年先帝不是還戲言,要將見櫻許配給陛下做側妃嗎?」宋夫人握緊拳頭,面色不變。
「最好如此!」宋刺史一甩一宿,不再看她,對一旁的宋老夫人道:「母親,宮中不比咱們府上隨意,宮裡規矩森嚴,稍有不慎便會觸怒貴人。前些日子舞陽郡主就因刺上皇后,被削了爵位,還和孟大人一人領了十鞭子,至今還在家中養傷不好意思出門。您說話行事小心謹慎一些,有事讓蘇氏說就可以,您……少說一點。」
宋老夫人眼睛一瞪,「你這是嫌我不會說話,怕給你丟人?你還是從老娘肚子裡蹦出來的呢!如今敢嫌棄起老娘來了?」
宋刺史有些頭疼,自己母親蠻不講理的性格,怕是無人能及。
「兒子是關心您,怕您惹怒了宮中貴人。您昨日對皇后娘娘出言不遜,陛下已是沒有追究,今日萬不可再胡鬧。」
宋老夫人想著昨日那高高在上,一身珠光寶氣的模樣,心裡就泛起了酸水。心想那本該都是她家見櫻的,偏生讓個小妖精給占了。她昨日是忍了又忍才自認為文鄒鄒的酸了一句,根本沒有罵人。誰知道就被訓斥了,她可覺得委屈了。
「好了,蘇氏你好生照顧母親,我先去衙署。至於見櫻的事情,一會兒你見到陛下知道該如何說嗎?」
蘇氏是宋夫人的姓氏,她屈膝行了一禮,「夫君放心,妾身會盡力而為的。」
「你那本事怎會不成?」宋刺史有些嘲諷,說完後見宋夫人眼中就閃過一絲痛意,他便覺得心中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