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南下9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皇太后同意嗎?」費思媛認真的問道。回憶前世是件極其痛苦的事情,為了找到與想見的共同點,費思媛堅持要聽完自己和福臨的那段歷史,讓世人迷糊的歷史。

  「同意,但條件苛刻。」羅心喚的痛苦壓抑到了極點。

  「福臨的十四條罪狀是他自己寫的?還是太后的意思?」費思媛很懷疑十四條罪狀完全是福臨的意思。

  「那十四條罪狀是不是福臨自己寫的,那個不重要,重要的是那十四條罪狀,福臨是認可的。正是有了那十四條罪狀,才讓福臨有去難回,徹底斷了執政的念頭。事實上那十四條罪狀是皇太后嚇唬兒子福臨的,她不想苦心經營多年的大清江山旁落他人之手。她以為孝順的兒子福臨能認清形勢,回心轉意,專心江山社稷,不在迷戀佛經,想出家為僧。」

  「照你這麼說順治皇帝的人生悲劇,母親孝莊皇太后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哦!」

  「在她看來她的兒子福臨是個永遠長不大的孩子,他的一切都需要她親自精心調製,才不被人算計。就算兒子一時糊塗,也沒關係,她有足夠的能力和勢力來穩定時局,保住兒子福臨的皇位。可福臨對她的政治觀點和執政理念並不認可,母子之間的矛盾日漸突出,不可調和。

  福臨主張仁政,皇太后主張暴政,她的原則是對那些暴亂之徒,不應該心慈面軟,應給予嚴厲的打擊,否則,你今天放他一馬,明天他就會提著屠刀來砍你的腦袋。她的保護意識特別強烈,可能是經歷了太多的風風雨雨吧?她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明白了怎樣維護國威,皇權,保證她兒孫們的生命安全,她一生都在致力於這方面的工作,而且樂此不疲。」

  「是啊!從做家長的角度來考慮,孝莊皇太后好像也沒錯呀!她盡到了做家長的責任和義務,她是一個好母親,好奶奶,一個有政治頭腦的女強人,很了不起!很偉大的女性。」

  「是的,現在看來母親確實偉大,沒有人能超越她對歷史的貢獻,她是個顧全大局的了不起的女性。但是,在那個年代,母親太過強勢,做兒子的就會失敗,因為母親的鋒芒蓋過了兒子的發展,這就是順治皇帝的人生悲劇。」

  「這跟強勢沒有關係?是當時的生存環境造就了孝莊皇太后的成功。順治皇帝的失敗,是個人性情的事,不能全怪孝莊皇太后。」費思媛好像突然明白了母親前世的生存環境和責任,她對母親沒有仇恨情緒,相反她對孝莊皇太后產生了崇敬之情。

  「是的,當時福臨年幼無知,任性。可能還理解不了母親的偉大的胸懷。等他意識到沒有資格怪罪偉大的母親時,他選擇了棄政,不想與母親為仇,他把自己像放氣球一樣放飛了。」羅心喚深深地長嘆一聲,閉住眼睛休息一會,他的情緒太激動了。

  「順治皇帝真的南下了嗎?一個人?還是帶了許多清兵?」費思媛的呼吸急促,心神不安的問道。

  「是的,那個心碎的情聖順治真的南下了。他帶著一百五十名精銳清兵,大內高手,御醫,貼身太監,扮成鹽商,秘密南下,找鄭成功勸降去了。」

  費思媛心裡七上八下的直顛簸,默默的想:順治皇帝真的南下了嗎?

  「一路上,福臨一邊欣賞著大自然的優美風光,一邊體驗著民不聊生的悲慘生活,福臨的心徹底被震撼了。作為大清國的皇帝,他對黎民百姓都做了什麼?減租,賑災,發放救濟糧。可大多數老百姓,還是貧困交加,飢餓纏身啊!不少地方官員私吞了朝廷發放的救濟款,擴建自己的別院,鶯歌燕舞,花天酒地,醉生夢死,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卻沒有地方官員體恤他們的疾苦。」

  福臨啊!福臨,世外桃源,又一村,你在民間都看到了什麼?

  「他可以下旨懲辦貪官污吏呀!他不是皇上嗎?」

  「停,我的小姐,順治現在不是皇帝,他是得天花死了的人。死人是不能下旨的,他只能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如實的向朝廷稟報,向孝莊皇太后稟報,讓她定奪。」

  「啊!我忘了,順治已經死了。哦!就是說當時福臨已經沒有發言權了?」

  「也不是這樣,是順治自己還沒有還朝的打算。第一,他還沒有見到鄭成功,他的目的還沒有達到。第二,他要去費古秀生活過的地方看看,費古秀生前,他答應過她要陪她一起回江南看外祖母的家人。是他們給了費古秀無微不至的關懷和照顧,讓她度過了快樂的童年時光。費古秀臨終還惦記著回江南去呢!想在江南過幾天無憂無慮,輕鬆自在的幸福日子。作為大清國的皇帝,費古秀的丈夫,順治連愛人的最後的願望都滿足不了,只能眼睜睜的看著愛妃抱憾而亡。」

  費思媛的心隨著羅心喚的停止講述,突然從高空落在了地上沉沉的。好一會的沉思,羅心喚才恢復了氣力,繼續講述自己的故事。

  「順治,哦!我還是叫他福臨吧!這樣更順口些。他見到了費古秀的外祖母,老人家慈祥,和善,待人很好,兩個舅舅在衙門做事,一幫聰明,可愛的表兄妹知書達理,勤奮好學。他們過著溫馨的家庭生活,地道一個書香門第之家啊!」

  「怎麼聽著像紅樓夢裡的章節呀?」費思媛喃喃的自言自語,臉上有了一絲苦笑。

  「哼!沒準曹雪芹就是以此素材寫成的紅樓夢呢?」羅心喚神秘的笑道。

  「是嗎?時間不對呀?曹雪芹是康熙年代的人,他出生時,順治已經死了幾十年了。」

  「你是作家嗎?難道你寫小說,照搬生活原樣?」羅心喚嬉笑道。

  「沒錯,提醒的精闢,請繼續講,別中斷,我正在興頭上呢?」費思媛強調道。

  「福臨擔心朝廷有變會危及到他們的生命和安全,建議他們離開杭州去南京逃生,他為他們備足了銀兩,以便安家之用,便離開了。安葬費古秀的事情,你知道了,就不講了。」

  「可以,迴避傷心細節。哪福臨見到鄭成功了嗎?」費思媛急切的問道。這個問題是世人關注的焦點。沒人給出正確的答案。




章節目錄